搜索到13348篇“ 免疫组化染色法“的相关文章
- 肺腺癌病理鉴别诊断中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的效能分析
- 2024年
- 目的 分析肺腺癌病理鉴别诊断中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的效能。方法 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院内诊治胸腔积液患者79例,采集胸腔积液细胞标本,分别行细胞涂片检查、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查,观察诊断效能,包括肺腺癌免疫组化指标(BerEP4、TTF-1、CK17、CD15),间皮细胞免疫组化指标(Desmin、WT-1、CK5/6)。结果 本组79例患者中,综合病理诊断肺腺癌50例,间皮性肿瘤29例,细胞块切片检查的诊断灵敏度为96.00%,特异度为89.66%,准确率为93.67%高于细胞涂片检查方法的80.00%、62.07%、73.42%(P <0.05)。对肺腺癌诊断,细胞块切片与细胞涂片检查免疫组化染色法对Desmin、CK5/6、WT-1、CD15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细胞块切片对BerEP4、CK17检出率高于细胞涂片(P <0.05)。间皮肿瘤中,不同检测法对CK5/6、BerEP4、WT-1、CD15、CK17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细胞块切片法对Desmin检出率高于细胞涂片法(P <0.05)。结论 通过胸腔积液检查进行肺腺癌与间皮肿瘤鉴别诊断中,与细胞涂片法对比,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诊断效能更高,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其中BerEP4、CK17对肺癌诊断价值较高,Desmin对间皮肿瘤诊断价值较高。
- 潘之楠阮顺爱
- 关键词:肺腺癌胸腔积液
- 免疫组化染色法及肿瘤标志物检测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检出率及诊断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评价免疫组化染色法及肿瘤标志物检测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检出率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直肠癌患者30例(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法及肿瘤标志物检测,观察检查结果。结果:抑癌基因KALL表达分布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正常组织中对比,P>0.05,观察组正常组织、癌旁组织、癌组织呈降低趋势,P<0.05。观察组肿瘤标志物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EA、CA12-5、CA19-9水平检测相比,观察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针对结直肠癌患者,免疫组化染色法能检出其抑癌基因有无异常,肿瘤标志物使诊断疾病、治疗及判断预后的依据,均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且能够精准检测出患者肿瘤标志物的水平,为临床量化评估患者病情提供依据。
- 袁芳
- 关键词:免疫组化染色法肿瘤标志物结直肠癌检出率
- 基于冷冻切片的直接免疫组化染色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基于冷冻切片的直接免疫组化染色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手术中送检的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乳头状癌组织各30例,采用直接免疫组化染色法、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CK19、Galectin-3的表达,对比两种染色法的时间、质量、阳性率及诊断准确率。结果直接免疫组化染色法耗时15 min,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耗时280 min,前者大幅缩短了时间。两种染色结果显示,CK19、Galectin-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率基本一致,直接免疫组化法的质量稍差。在诊断甲状腺前哨淋巴结转移癌中,冷冻切片的直接免疫组化染色法正确诊断率为100%,单纯HE染色正确诊断率为60.00%,诊断准确性显著提高。结论基于冷冻切片的直接免疫组化染色法较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大幅缩短了染色时间,染色质量近似,阳性率一致,在判断甲状腺不典型病变性质及甲状腺前哨淋巴结转移癌中具有重要价值。
- 刘凤磊刘凤磊何欣梁小芹常守凤王金穗卫旭东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冷冻切片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
- 胸腔积液应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的检测效果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分析胸腔积液应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的检测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6月-2019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80例,分别进行常规涂片免疫组化染色、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以内科胸腔镜引导下胸膜活检为金标准,比较2种检测方法结果以及免疫标记染色结果。结果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恶性检出率(40.00%)比常规涂片免疫组化染色(18.75%)高,不确定性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0%)低于常规涂片免疫组化染色(18.75%,P<0.05)。常规涂片免疫组化染色、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良性检出率(62.50%、60.00%)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恶性细胞CK-L、癌胚抗原(CEA)、CK5/6、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Calretinin具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良性细胞中Calretinin、CK5/6、WT-1阳性表达率较高。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正确诊断指数、符合率均显著比常规涂片免疫组高,阴性预测值低于常规涂片免疫组化。结论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可有效鉴别胸腔积液良恶性,检出率高,值得借鉴。
- 王海月程婷婷
- 关键词:胸腔积液免疫组化染色法
- 免疫组化染色法及肿瘤标志物检测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究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及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0月在该院治疗的24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来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4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基因检测法分别检测两组研究对象抑癌基因KAI1的表达情况,抽取两组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检测肿瘤标志物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正常组织中抑癌基因KAI1表达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正常组织、癌旁组织、癌组织抑癌基因KAI1表达分布占比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CA19-9检出率及检测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是肿瘤患者可选的重要检查,能检出患者抑癌基因的异常与否,有助于结直肠癌患者的诊断。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9-9等是结直肠癌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标志物。
- 雷文珍
- 关键词:免疫组化染色法结直肠癌肿瘤标志物
- 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结直肠癌MMR蛋白表达的时效性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分析DNA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蛋白在结直肠癌标本中表达的时效性,旨在探讨结直肠癌术后标本行MMR检测的有效时间。方法:选取东部战区总医院(原八一医院)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结直肠癌手术标本45例,每例均设置阳性对照后进行MMR蛋白(MLH1、MSH2、MSH6和PMS2)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在阳性对照均正常表达的情况下,MMR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2010、2011年的标本着色较弱,2012年标本着色有所减弱,2013年至2018年标本的着色程度基本相同。结论:MMR蛋白缺失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选取8年内的病理组织学蜡块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更具有效性。
- 曹晓卉杨志慧梅佳殷正进张缨
- 关键词:免疫组化染色结直肠癌错配修复蛋白
- 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pN0食管鳞癌淋巴结微转移临床意义
- 背景及目的: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术后生存率较低,淋巴结微转移为其主要原因之一。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pN0食管鳞癌根治术术后患者淋巴结中AE1/AE3的表达情况,旨在研究免疫组化法对pN0食管鳞...
- 蔡旭浩
- 关键词:食管鳞癌淋巴结微转移免疫组化染色肿瘤细胞分化
- 免疫组化染色法在对患者进行肝脏穿刺组织病理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研究免疫组化染色法在对患者进行肝脏穿刺组织病理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肝脏穿刺组织病理检查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组织标本染色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HE组(n=60)和免疫组化组(n=60)。采用HE染色法对HE组患者的组织标本进行染色,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对免疫组化组患者的组织标本进行染色。分析总结两种染色方式对组织切片质量和检查结果的影响。结果 :免疫组化组患者组织切片质量的优良率、接受病情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8.3%、96.7%,HE组患者组织切片质量的优良率、接受病情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3.3%、8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免疫组化染色法在对患者进行肝脏穿刺组织病理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 王平平
- 关键词:病理检查免疫组化
- 联用超声快速石腊病理切片制备法和免疫组化染色法诊断肿瘤性疾病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联用超声快速石腊病理切片制备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诊断肿瘤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年来我院病理科收取的100例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这100例患者的病情均经综合检查得到确诊。我们对每例标本取材2块,对其中一块标本联用常规石蜡切片制备法及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进行诊断,对另一块标本联用超声快速石腊病理切片制备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进行诊断。诊断结束后,比较用两种诊断方法进行诊断的准确率。结果:联用常规石蜡切片制备法及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对患者肿瘤进行诊断的准确率为82%,联用超声快速石腊病理切片制备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患者肿瘤进行诊断的准确率为96%,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用超声快速石腊病理切片制备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诊断肿瘤性疾病的准确率较高。此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包文劼
-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改良常规SP免疫组化染色法的探讨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在固定液和抗体的稀释方法上做一些改进后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影响。方法:取成年雌性SD大鼠异位的子宫内膜,分别固定于4℃的丙酮、常温丙酮和10%甲醛固定液中,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将3种固定液的切片分为两组,"一抗"分别采用倍比稀释、直接稀释的方法,做SP免疫组化染色实验比对。结果:4℃的丙酮作固定液与常温丙酮和10%甲醛处理的石蜡切片(经抗原修复)相比,抗原定位明确、阳性细胞表达率高,阳性细胞分布更均匀;抗体的倍比稀释常规直接稀释与对照,背景干净清晰。结论:用4℃的丙酮作固定液,"一抗"用倍比稀释的方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使得抗原定位明确、阳性反应与阴性背景对比清楚。
- 富青李萍熊凡姜霞陈欣怡
- 关键词:免疫组化固定液丙酮甲醛
相关作者
- 杨开颜

- 作品数:66被引量:191H指数:7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小鼠 苯 P73 乳腺癌组织 氨磷汀
- 周英琼

- 作品数:152被引量:355H指数:9
- 供职机构: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卵巢癌 悬挂架 刻度盘
- 武胜昔

- 作品数:186被引量:472H指数:11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受体亚型 小鼠 MRNA 脊髓背角 脊髓
- 王雅莉

- 作品数:63被引量:375H指数:12
- 供职机构:郑州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人乳头瘤病毒 新生儿 阴道分娩 水中分娩 CRP
- 周志明

- 作品数:135被引量:841H指数:16
-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 研究主题:卒中 闭塞性 卒中后 血管内治疗 颈动脉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