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21篇“ 免疫调节机制“的相关文章
- 小儿内科疾病中的免疫调节机制与治疗策略
- 2025年
- 当前,小儿内科疾病谱广泛且多变,其发病机制涉及遗传、环境及免疫调节等多个层面,而免疫调节作为核心机制之一,其异常状态被广泛认为是疾病起病和进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深入研究免疫调节机制,揭示其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联系,对于推动小儿内科疾病的精准医疗和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在系统梳理免疫调节机制在小儿内科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 李阳
- 关键词:免疫调节机制
- 儿童自身免疫性疾病实验室诊断和免疫调节机制研究进展
- 2025年
- 儿童自身免疫性疾病因免疫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异质性强,且与成人差异显著,成为儿科诊疗的重要挑战。近年来,随着分子诊断技术的革新和免疫调节机制研究的深入,儿童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抗体检测优化、外周血免疫指标动态分析和靶向治疗策略已有显著进展。然而,特异性研究数据的缺乏、诊断标准的成人化倾向和转化研究的滞后仍是制约儿童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实践的核心问题。文章系统评述了儿童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免疫调节机制研究和新兴治疗方向的进展。未来需通过构建儿童分层诊断体系、推进多组学技术整合和跨学科协作来实现从经验性诊疗到精准医学的跨越,最终改善相关疾病患儿的长期预后。
- 翁文浩
- 关键词:免疫调节机制
- 免疫调节机制在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研究进展
- 2025年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多见,往往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变差且会诱发多种肺部疾病。哮喘作为全球常见的、复杂的气道异质性疾病,威胁着全球人民的安全。由于哮喘合并COPD的概率较普通人大大增加,因此,两者之间存在众多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联系。本文就哮喘合并COPD的现状以及异常免疫应答尤其是T淋巴细胞亚群与其发生、发展关系方面做一个简要综述。
- 张银秀罗维贵
- 关键词:免疫调节淋巴细胞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PD-1/PD-L1在脓毒症免疫调节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脓毒症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感染反应,引起长期的免疫抑制和较高的复发感染率,出院后的患者仍面临着严峻的病死风险。脓毒症引起的免疫抑制,被认为是导致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临床研究表明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与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D-L1)通过负性调节宿主免疫能力介导免疫平衡,影响机体器官功能,增加病死风险。本文综述PD-1/PD-L1在脓毒症免疫调节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并表明该通路可能是脓毒症的潜在治疗靶点。
- 王嘉馨黄潇郝东
- 关键词:脓毒症免疫调节
- 柏籽提取物对犊羊腹泻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与模拟仿真分析
- 2025年
- 为探究柏籽提取物对犊羊腹泻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采用体外细胞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实验选取30头健康犊羊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通过检测血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变化,并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构建免疫调节模型。结果表明,柏籽提取物显著提高了IL-2和IFN-γ的表达(P<0.05),促进Th1型免疫应答。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具有一致性(R2=0.892),证实柏籽提取物通过调节T细胞亚群平衡可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 刘学贤郭春燕郝坤杰闫益波
- 关键词:免疫调节
- 桑叶免疫调节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 2024年
-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桑叶调控免疫功能的作用机制。依托TCMSP数据库获得桑叶有效活性成分和相应作用靶点,构建有效成分——靶点网络图。结合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筛选桑叶免疫调节交集基因,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并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络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桑叶的主要成分槲皮素、山柰酚、花生四烯酸、β-谷甾醇、四甲氧基木犀草素和豆甾醇等作用于TP53、AKT1、TNF、ESR1、IL6等关键靶点,参与癌症、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发挥了免疫调节作用。桑叶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及多途径的特点,对免疫调节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为桑叶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 陈少梅胡湘云曹艳红李建庆曹植植卢俊求陆莹王新松
- 关键词:桑叶免疫调节网络药理学信号通路
- 多糖体内过程与免疫调节机制研究方法和技术进展被引量:8
- 2024年
- 近年来,多糖因其安全性高、免疫活性好受到广泛关注。多糖体内过程的研究是多糖药物开发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目前在多糖药代动力学和免疫调节领域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然而,由于多糖既缺少生色基团,又无光吸收基团,且多糖本身分子结构复杂,致使多糖体内过程和免疫调节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缓慢。有效地结合多种技术手段可以突破多糖体内难示踪、免疫调节机制不明的瓶颈,促进多糖的开发与利用。本文系统归纳总结了近年来在多糖体内过程及其免疫调节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关键技术,以期为多糖的体内过程及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提供技术借鉴和研究思路。
- 朱赤云肖平方悦悦赖梦亭段金廒
- 关键词:多糖药代动力学免疫调节
- 白鲜皮免疫调节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分析及验证
- 2024年
- 本试验旨在探究白鲜皮的免疫调节能力及其机制。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出11个白鲜皮活性成分,利用GeneCard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预测到318个相关联的靶点基因,通过对药物靶点的筛选,获得63个疾病与药物共同的靶点。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使用Perl计算机程序语言对GO功能富集结果进行筛选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用1.3、2.6、5.2 g/kg BW(按生药量计)的白鲜皮提取物灌胃免疫抑制小鼠2周后检测小鼠体重、免疫器官指数、血清细胞因子含量、血常规指标。结果显示:白鲜皮中的黄芩素、β-谷甾醇、木犀草素、白鲜明碱、前茵芋碱、槲皮素等化合物通过调节AKT1、IL6、IL1B、JUN、PTGS2、VEGFA等重要靶点,参与调节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进而起到免疫调节的效果。小鼠免疫抑制试验发现,相比模型组,5.2 g/kg BW白鲜皮提取物对小鼠的体重没有产生显著影响(P>0.05),但极显著增加了小鼠的肝脏指数和脾脏指数(P<0.01);此外,5.2 g/kg BW白鲜皮提取物极显著提高了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免疫球蛋白A(Ig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P<0.01)。本研究展现了白鲜皮免疫调节多成分、多靶点作用的特点,可为白鲜皮在畜禽健康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张鹏张皓越王思源滕明芳陈渝林吕秋凤
-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免疫调节小鼠
- 伯氏疏螺旋体脂蛋白免疫调节机制研究进展
- 2024年
- 伯氏疏螺旋体是引起人类莱姆病的病原体,但其免疫致病机制尚未充分阐明,目前缺乏莱姆病的有效预防和治疗方法。伯氏疏螺旋体是编码丰富的脂蛋白,其中一些脂蛋白位于细菌表面,在细胞粘附或免疫逃避中发挥作用。综述的目的是总结伯氏疏螺旋体脂蛋白在免疫调节机制中的作用,有助于探索新的免疫调节途径和开发新的免疫治疗方法,促进对莱姆病疫苗的研发。
- 黄晓红孙博文
- 关键词:伯氏疏螺旋体脂蛋白免疫调节
- 生命信息观视阈下的单元专题复习——以“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为例
- 2024年
- 本文以高中生物学单元整体复习教学中“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这一专题为例,对相关的重要概念进行整合、重构。笔者采用“一脉—两线—三维”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活动,旨在促进生命信息观在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发展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最终达成学生对大概念的深度学习。
- 胡玉萍林伟
- 关键词: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
相关作者
- 孙威

- 作品数:20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基因治疗 发病 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 韩德民

- 作品数:1,176被引量:10,985H指数:51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研究主题:变应性鼻炎 鼻窦炎 鼻腔 喉肿瘤 喉癌
- 肖平

- 作品数:41被引量:154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板蓝根 免疫调节 多糖 板蓝根多糖 免疫调节机制
- 刘晓波

- 作品数:155被引量:540H指数:13
- 供职机构:广东药科大学
- 研究主题:机车车体 免疫毫微粒 单克隆抗体 无铅软钎料 轻量化
- 张萃

- 作品数:61被引量:183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东药科大学
- 研究主题:单克隆抗体 TRPC6 荔枝核 中药 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