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9篇“ 党政官员“的相关文章
- 地方党政官员跨部门数据共享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 数字政府建设已成为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重要举措,但跨部门数据共享不足却制约着地方政府数字化转型进程。推动跨部门数据共享不仅需要组织层面的系统完善,更需要官员的积极配合。因此,探索地方党政官员跨部门数据共享意愿影响因素,...
- 张洪汇
- 关键词:地方政府
- 文献传递
- 选举拟或协商:我国地方党政官员的民主认知
- 处理好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之间的关系是当前我国政治民主化建设中的焦点问题,也是影响我国民主政治发展未来的关键问题。这其中,地方党政官员对于两种民主形式地位与关系的态度尚未得到关注。地方党政官员是中央各项方针和政策的主要执行...
- 贾广萌
- 关键词:政治建设
- 文献传递
- 网络举证党政官员婚外情的方式与内容变化及影响
- 2015年
- 随着网络问责的发展,公众开始以网络为平台举报党政官员婚外情腐化生活行为,其网络举证方式经历了从最初的"代理人"实名方式,到后期的"第三方"匿名方式和"当事人"亲身经历方式的演变,举证内容经历了文字材料、"日记"、"短信"、"艳照"、视频、"自述"等多种变化,对相关事件的传播及查处,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但是,网络举证是一把"双刃剑",对过度的"娱乐"色彩与"轰动效应"的追求,并非是公众监督正常的走向,其出路在于明晰举证方式与内容的边界,完善制度化举报途径。
- 宋涛
- 关键词:党政官员
- 党政官员公共话语形象设计
- 2012年
- 随着新表达时代大幕的徐徐开启,党政官员从事各种公共管理工作,需要与人民群众、新闻媒体和其他各界人士进行更加广泛的沟通。党政官员如何塑造良好的公共话语形象,对于党政机关工作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如何讲话才能更具有个人魅力、不落俗套、态度诚实、言之有物,成为为政者必须面对的课题。本刊编辑部综合各种口才培训书籍,总结出以下几点关于党政官员公共话语形象设计的建议。供于参考。
- 关键词:党政官员公共话语人民群众新闻媒体机关工作
- 党政官员须革除自议自行陋习
- 2012年
-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各级党政官员普遍感觉到为政越来越难,党政部门因为所作的一些重要人事任免或有关民生的公共政策被网民追问时,时常陷入被动的境地。
- 王
- 关键词:党政官员陋习公共政策人事任免党政部门
- 中国党政官员学历变化和代际更迭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经过分析2011年换届的省或自治区的党委常委和十二届至十七届政治局委员的学历,得出学历层次提高和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学历增多的结论,与之相伴的是中国领导代际更迭的三部曲:革命运动型官员——技术专家型官员——公共管理型官员。中国党政官员学历转变和代际变迁由多种原因造成:教育的迅速发展给深造创造了条件,部分理工科的干部通过在职教育变成文科;党和国家对于知识的重视,高学历成了晋升的重要阶梯;人文社科类型高层次人才短缺,公共管理型官员治国成世界趋势。党政领导干部学历转变和代际转换的积极影响:公共管理型官员顺应时代的发展,加速推进现代化进程;巩固共产党执政的政治合法性,官员合格型权威提升;多学科门类的领导集体有利于科学决策;弥补治理中的价值理性不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推动党内民主的发展。
- 孙珠峰胡伟
- 关键词:党政官员
- 党政官员腐败心理及其防控对策
- 2011年
- 腐败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在当今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体制转换的关键时期,腐败问题表现尤为突出,各类腐败现象层出不穷,党政官员腐败问题已成为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焦点。官员违纪和腐败行为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行为,心理因素占据很大方面。
- 张小浩
- 关键词:党政官员腐败心理防控对策腐败问题经济转轨社会转型
- 党政官员与新媒体的冲突与调适被引量:1
- 2011年
- 党政官员具有良好的媒介素养,懂得媒体运作规律,掌握舆论引导策略,就能有效地利用媒体,树立党和政府的形象,提高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新的执政环境中,部分党政干部宗旨意识薄弱、党性修养欠缺,对新媒体认识不足,缺乏应对新媒体的经验和技能,因此与新媒体产生了冲突。党政官员要加强党性修养,提高媒介素养,掌握应对新媒体的技能,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
- 李书群
- 关键词:党政官员新媒体调适
- 论党政官员不当行为对党执政合法性的挑战——以群体性事件为视角被引量:2
- 2011年
- 群体性事件大都是由于党政官员的不当行为等造成的。而群众的拥护和认同是党执政合法性的基础之一,在社会转型阶段,如果再不以新思维面对这个问题,不仅政治稳定无从谈起,执政合法性也会受到挑战。而解决此问题的重要条件就是要求党政官员观念的转变,并以此促进其执政行为的改变。
- 谷满意
- 关键词:执政合法性群体性事件党群关系
- 论党政官员问责制——关于党政官员问责的概念、模式、程序和趋势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针对一部分官员存在职务不作为、职务违纪违规、职务犯罪三种违规症候,党和国家采取了对应的三种追究形式,即官员问责、纪律处分、刑事处罚。其中,党政官员问责制就是侧重职务不作为或不当作为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追究形式。党政官员问责制的模式包括六大要素,即主体、对象、范围、形式、程序和结果运用等。实施党政官员问责制,一要精确把握"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精髓;二要对官员问责具体涉及的法律法规、过错事实、官员过错与重大事故的因果关系、责任追究的种类十分清楚;三要明确问责主体(决定机关、办事机关)和问责程序并严格按党纪和相关行政法律法规办事。
- 时运生
- 关键词:廉政建设问责制
相关作者
- 李松

- 作品数:193被引量:104H指数:4
- 供职机构:《瞭望》编辑部
- 研究主题:新闻周刊 官员 领导干部 干部 政府部门
- 刘明福

- 作品数:29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国防大学
- 研究主题:中国梦 中华民族 生育 非政治化 执政党
- 于红

- 作品数:13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舆论监督 反腐倡廉建设 反腐倡廉 新闻媒体 人民内部矛盾
- 张锡恩

- 作品数:46被引量:73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央与地方关系 国家政权 依法治国 马克思主义
- 张伟

- 作品数:2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垂直管理 部门管理 地方管理 职责权限 党政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