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365篇“ 全肠外营养“的相关文章
基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肠外营养管控系统
基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肠外营养管控系统,包括智能TPN配方模块、药学智能审核模块、智能调配与质控模块、智能输注管理模块、实时动态监测模块和流程闭环管理模块;从处方优化到药学审核,从调配质控到输注管理,从动态监测到...
廖金花
某医院肿瘤患者肠外营养液给药方案合理性分析
2024年
目的评估某医院肿瘤患者肠外营养液给药方案的合理性,为临床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该医院202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住院肿瘤患者的肠外营养液给药方案进行综合性评估,包括适应证、品种、能量配比、成分配比以及稳定性等。结果共收集1016份肠外营养液医嘱,给药方案设计整体合理,但仍存在热量不足或过量、热氮比和糖脂比比例不合理、电解质浓度过高、品种选择不当等问题。结论为提高营养液的合理性,该院应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液方案;此,需要强化药师审核肠外营养液处方的能力,加强审方意识,促进与临床医师的紧密沟通,以提高肠外营养液的合理应用水平。
俞婷婷邹杰方慧许西西干斌梅郑英
关键词:全肠外营养液肿瘤患者合理用药
肠外营养液中钾离子浓度检测方法的建立与验证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基于离子选择电极法原理建立检测肠外营养液(TPN)中钾离子浓度的快速定性定量方法并进行验证,以期简化临床TPN中钾离子检测流程,为临床TPN中钾离子浓度分析提供依据。方法:根据TPN标准操作规程制备检测样本,经稀释后采用日立7180自动生化分析仪以离子选择电极法原理检测肠外营养液中钾离子含量,对临床常用3种TPN中钾离子进行测定以评价该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该方法钾离子浓度范围为6.71~44.74 mmol·L^(-1)时线性良好呈正相关,r=0.9998。TPN中钾离子极低、低、中、高4种浓度的准确度在98.5%~102.6%范围内,批内及批间精密度均小于10%。结论:本法灵敏准确,简便快速,适用于临床TPN中钾离子浓度的快速定性定量检测,可有效减少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临床输液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
杨彦平张雯雯李媛
关键词:全肠外营养液钾离子离子选择电极法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合并结直癌术后肠外营养支持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在糖尿病合并结直癌术后肠外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结直癌术后行肠外营养治疗(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的2型糖尿病患者64例,随机分成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人胰岛素(胰岛素泵组)和人胰岛素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泵入(静脉泵组)。分别监测2组患者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me in range,TIR)、葡萄糖高于目标范围时间(Time above range,TAR)、葡萄糖低于目标范围时间(Time below range,TBR)、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 blood glucose fluctuation amplitude,MAGE)、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胰岛素泵组TIR值高于静脉泵组[(76.72±8.54)%vs(72.12±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泵组TBR值低于静脉泵组[(13.72±5.28)%vs(16.7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泵组MAGE较静脉泵组血糖波动更小[(2.83±1.06)mmol·L^(-1)vs(3.39±1.06)mmol·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A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低血糖发生事件因样本量太小,无比较意义。结论:胰岛素泵用于控制糖尿病合并结直癌术后TPN患者血糖与静脉泵注胰岛素相比,TIR值更好,血糖更加平稳。
梁玮秦刘小芳李石梅陈小波
关键词:胰岛素泵血糖波动全肠外营养
术前肠外营养内联合肠外营养对克罗恩病手术治疗效果影响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评估术前采用肠外营养(TPN)与内联合肠外营养(EN+PN)进行营养预康复对克罗恩病(CD)合并梗阻或瘘病人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12-01—2021-12-01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普通科炎症性病治疗中心因CD合并梗阻或瘘需要采用TPN或EN+PN进行营养预康复后行手术治疗的200例病人临床资料。根据采用营养预康复方式不同分为TPN组(137例)和EN+PN组(63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方法比较TPN组与EN+PN组营养治疗效果与术后30 d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PSM前,经营养预康复治疗后,TPN组和EN+PN组病人白蛋白水平和血红蛋白水平均较营养预康复治疗前升高,EN+PN组的白蛋白水平高于TPN组[(35.7±4.4)g/L vs.(33.5±5.4)g/L,t=-2.79,P=0.003];EN+PN组C-反应蛋白低于TPN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1.1,20.5)mg/Lvs.9.9(2.3,30.0)mg/L,Z=-1.27,P=0.201];EN+PN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TPN组(112.5±15.5 g/L vs.105.3±18.8 g/L,t=-2.6,P=0.005)。以血红蛋白和白蛋白为匹配变量,按1∶2比例进行PSM后,TPN组和EN+PN组分别为96例和60例,两组预康复白蛋白水平和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手术治疗后,TPN组较EN+PN组造口率(50.0%vs.30.0%,χ^(2)=6.1,P=0.022)、浅表切口感染率(27.1%vs.10.0%,χ^(2)=6.6,P=0.018)、术后麻痹发生率(58.3%vs.33.3%,χ^(2)=9.2,P=0.004)和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70.8%vs.41.7%,χ^(2)=13.1,P=0.001)更高。此,TPN组较EN+PN组的住院时间长[11.0(7.0,16.0)d vs.8.0(6.7,11.0)d,Z=-2.4,P=0.013]。结论TPN和EN+PN均可用于营养预康复,且均可取得满意的效果,但采用EN+PN进行营养预康复在营养治疗效果和手术结果方面可能更佳,值得进一步研究验证。
孙振亚宋天润陈宇升郭振曹磊李毅朱维铭
关键词:克罗恩病全肠外营养肠内营养术后并发症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术后行早期营养联合肠外营养与单独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比较
2024年
目的比较早期营养联合肠外营养与单独肠外营养支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术后辅助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抽取2021年3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一科收治的SAP手术患者101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1例)。对照组术后行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采用早期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细胞免疫水平(CD4^(+)、CD8^(+)、CD4^(+)/CD8^(+))、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结果治疗7 d后,两组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两组CD4^(+)、CD4^(+)/CD8^(+)水平高于治疗前,CD8^(+)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两组APACHE-Ⅱ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单独肠外营养,SAP术后行早期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患者营养状态与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更理想,继而有助于进一步减轻患者病情。
赵圆圆范静雯崔胤宋斌
关键词:胰腺炎肠内营养肠外营养营养指标细胞免疫
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点评实践管理对肠外营养液配置中适应证不合理、能量配比不合理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观察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点评实践管理对肠外营养液配置中适应证不合理、能量配比不合理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抽取2020年11月—2021年10月福建医科大学肿瘤临床医学院/福建省肿瘤医院信息系统内使用肠外营养液的处方共556份,其中2020年11月—2021年4月采用药师人工审核的处方274份(实施前),2021年5—10月使用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及药师人工审核的处方282份(实施后)。比较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实施前后处方中适应证不合理、能量配比不合理、阳离子浓度不当、溶媒使用不当、药物配伍不当、液体量不当及其他不合理情况发生率。结果 实施后处方适应证不合理总发生率为9.57%,低于实施前的19.34%(χ^(2)=10.766,P=0.001);实施后热氮比不合理、丙氨酰谷氨酰胺用量超过总氨基酸用量的20%、氨基酸浓度<2.5%、鱼油脂肪乳用量超过总脂肪乳用量的20%、非蛋白热量糖脂比不合理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P<0.05或P<0.01);实施后处方Na^(+)含量>100 mmol/L、Mg^(2+)含量>3.4 mmol/L、Ca^(2+)含量>1.7 mmol/L、K^(+)含量>50 mmol/L不合理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P<0.05或P<0.01);实施后处方溶媒使用不当、药物配伍不当、液体量不当及其他不合理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P<0.05或P<0.01)。结论 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点评实践管理可有效降低肠外营养液配置中适应证、能量配比、溶媒使用、药物配伍等不合理发生率。
卢林维陈巧玲
关键词:适应证
基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肠外营养管控系统
基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肠外营养管控系统,包括智能TPN配方模块、药学智能审核模块、智能调配与质控模块、智能输注管理模块、实时动态监测模块和流程闭环管理模块;从处方优化到药学审核,从调配质控到输注管理,从动态监测到...
廖金花
某院肠外营养不合理处方的帕累托图分析
2024年
目的应用帕累托图分析年龄<60岁和年龄≥60岁的患者(老年患者)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不合理处方的情况及原因,为保障患者营养支持的安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2023年1月至12月住院患者病历,每月随机抽取30份的TPN处方,应用帕累托图针对不合理处方的主、次要和一般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年龄<60岁的患者和老年患者TPN不合理处方类型几乎一致。但造成年龄<60岁的患者TPN不合理处方的主要因素为超适应症、热氮比不合理、糖脂比不合理,次要因素为谷氨酰胺用量不适宜;而造成老年患者TPN不合理处方的主要因素为热氮比不合理、谷氨酰胺用量不适宜、糖脂比不合理,次要因素为超适应症;一般因素均为脂溶性维生素用量不适宜和添加物不稳定。结论应用帕累托图分析年龄<60岁的患者和老年患者TPN不合理处方情况,可及时发现主次要因素,有利于临床药师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干预及营养基础知识的培训,以保障临床营养治疗的安性和有效性。
蔡莉莉林燕芳庄玉君林志强
关键词:全肠外营养不合理处方老年患者
肠外营养模型小鼠道真菌多样性及构成改变
2024年
目的研究小鼠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模型下与正常小鼠相比,道中真菌群落的多样性以及组成结构的改变。方法建立TPN小鼠模型后,采集TPN模型小鼠(n=5)和正常对照小鼠(n=5)的新鲜粪便样本,利用ITS DNA测序技术对道真菌进行测定,然后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两组小鼠的真菌菌群多样性、群落结构及功能特征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TPN模型小鼠和正常对照小鼠的道真菌Alpha多样性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Beta多样性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在TPN模型小鼠中,Candida(假丝酵母属)的相对丰度明显减少(P<0.01),Penicillium(青霉菌属)的相对丰度明显减少(P<0.01),Aspergillus(曲霉菌属)的相对丰度明显减少(P<0.01),Talaromyces(篮状菌属)的相对丰度明显减少(P<0.01)。LEfSe分析揭示,在正常对照小鼠中,Candida(假丝酵母属),Penicillium(青霉菌属),Aspergillus(曲霉菌属)和Talaromyces(篮状菌属)有明显的富集。结论与正常小鼠相比,TPN模型小鼠的道真菌菌群组织结构发生明显改变。道真菌菌群失调可能促进TPN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调节道真菌群落平衡可能成为预防TPN相关并发症的一种新策略。
谢会超陈弈辉刘星宇韩奔孙力华肖卫东
关键词:全肠外营养真菌

相关作者

黎介寿
作品数:1,875被引量:20,130H指数:68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院
研究主题:营养支持 小肠移植 腹腔感染 肠内营养 谷氨酰胺
李宁
作品数:2,589被引量:17,263H指数:5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营养支持 小肠移植 肠内营养 重症急性胰腺炎 谷氨酰胺
李幼生
作品数:479被引量:3,074H指数:2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小肠移植 小肠 谷氨酰胺 器官移植 营养支持
蔡威
作品数:481被引量:2,837H指数:25
供职机构: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新生儿 儿童 肠外营养 营养支持 小儿
王俊义
作品数:71被引量:218H指数:7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表皮生长因子 TPN 全肠外营养 胃肠外营养 谷氨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