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38篇“ 全膀胱切除术“的相关文章
- 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患者行PG-SGA量表下的营养干预对术后营养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 探究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患者行自评-主观全面评定(PG-SGA)量表下的营养干预对术后营养指标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临床研究对象选择2019.01.01~2023.02.28在本院接收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患者80例,采取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营养干预,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营养护理干预基础上采取PG-SGA量表下的营养干预,对两组患者不同时期营养摄入量、干预后营养状况、生活质量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第1周、第2周及第3周营养摄入量相对于对照组更高(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转铁蛋白(TRF)、血清白蛋白(ALB)及血清前白蛋白(PAB)指标基本相同(P>0.05),观察组患者营养状况各指标相对于对照组更高(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食欲、睡眠、日常活动等生活质量评分基本相同(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相对于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基本相同(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相对于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总体满意度(97.50%)相对于对照组(72.50%)更高(P<0.05)。结论 针对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手术患者进行PG-SGA量表下营养干预,有效提高患者营养摄入量、加强患者营养状况、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焦虑抑郁不良情绪以及提高患者整体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提倡推广使用。
- 李婧茹孔红娜连坤娜
- 关键词:营养指标生活质量
- 双荧光辅助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后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修复重建1例报告
- 2024年
- 膀胱根治性切除术(radical cystectomy,RC)联合尿流改道术(urinary diversion,UD)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金标准 [1]。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ureteroenteric anastomotic strictures,UAS)作为UD术后的重要并发症,其发病率在6.5%~25.3% [2-3]。近年来,腹腔镜下修复重建成为UAS的常用治疗方式,而荧光技术是输尿管重建术中定位狭窄段和评估输尿管血供的良好辅助手段。本文报道了1例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泌尿外科行亚甲蓝(methylene blue,MB)联合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双荧光腹腔镜下治疗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的患者,为UAS治疗提供一个新思路。
- 余秋璇李娜娜顾兆泰肖行远
- 五维护理模式联合并发症风险预警干预对全膀胱切除术患者腹胀及不完全性肠梗阻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五维护理模式联合并发症风险预警干预对全膀胱切除术患者腹胀及不完全性肠梗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收治时间进行分组,将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4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采取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加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五维护理模式联合并发症风险预警干预。分别在护理前后采用病耻感量表(SSCI)、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患者病耻感和负面情绪,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SSCI、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生理、环境、社会相关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维护理模式联合并发症风险预警干预对全膀胱切除术患者应用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病耻感和焦虑、抑郁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黄惠娜
- 关键词:并发症全膀胱切除术腹胀不完全肠梗阻
- 不同尿流改道方式在膀胱癌患者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后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析不同尿流改道方式应用于膀胱癌患者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以下简称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后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法,选取2018年5月~2022年5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的膀胱癌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各51例。对照组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试验组行原位回肠新膀胱重建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生活质量变化,并统计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372.07±45.48)min、(24.83±4.16)d较对照组(339.47±52.07)min、(21.05±4.72)d长,术中出血量为(857.06±125.39)ml较对照组的(749.14±140.06)ml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7、4.291、4.100,P<0.001)。试验组治疗后生理功能、心理健康及总体健康评分分别为(64.08±7.25)分、(63.93±7.02)分和(61.17±6.93)分,较对照组的(60.13±6.59)分、(59.97±6.84)分和(57.08±7.11)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9、2.885、2.942,P<0.05);试验组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96%(151),低于对照组的15.69%(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7,P=0.036)。结论原位回肠新膀胱重建术应用于膀胱癌患者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后虽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但可提高生活质量,且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低,安全性更高。
- 钱丽萍陈慧王辰辰张青
- 关键词:膀胱癌
- 经腹腔入路与经腹膜外入路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癌的效果对比
- 2024年
- 目的比较经腹腔入路与经腹膜外入路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RC)治疗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抽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拟行腹腔镜下RC治疗的90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经腹腔入路腹腔镜下RC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腹膜外入路腹腔镜下RC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淋巴结清扫数量、肠道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短期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以及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3/45)低于对照组(22.22%,10/45),P<0.05。随访6个月,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腔入路和经腹膜外入路腹腔镜下RC治疗膀胱癌的效果相当,但后者住院时间更短,肠道功能恢复更快,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 胡跃世王阳杨立新李明林陶林静程双蕾
- 关键词:膀胱癌腹腔镜经腹腔入路
- 营养支持疗法结合护理在全膀胱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 2023年
- 旨在深入评估在接受全膀胱切除手术的患者中,将营养支持疗法与护理相结合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跨足自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共纳入了100名在医院接受全面检查并被确诊的患者。每位患者都接受了个体化的营养评估,并接受了特定于其状况的针对性营养支持。结果 观察组在体重恢复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临床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接受护理后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减少,并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低。讨论 在全膀胱切除术患者中,营养支持疗法结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术后恢复情况。通过个体化的营养评估和针对性的营养支持.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 陈丽郑开平
- 关键词:营养支持疗法结合护理全膀胱切除术
- 五维护理模式对行全膀胱切除术患者生活质量及病耻感的影响
- 2023年
- 为全膀胱切除术患者提供五维护理模式是否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病耻感。方法 选取44例全膀胱切除术患者,选取时间为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分组来实现各22例的比对,主要为对照组(基本护理措施)和研究组(五维护理模式)。对比干预前后的社会功能、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干预前后的病耻感评分。结果 干预前,研究组的社会功能、生活质量、病耻感评分和对照组对比后的结果明显,为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社会功能、生活质量、病耻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为P>0.05。结论 在对全膀胱切除术患者护理中,应用五维护理模式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减少病耻感,临床应用广泛。
- 袁任晴
- 关键词:全膀胱切除术生活质量病耻感
- 机器人"单孔+2"腹膜外全膀胱切除术+完全腔内尿流改道的初步应用
- 2023年
-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单孔+2"腹膜外全膀胱切除术+完全腔内尿流改道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5例膀胱癌患者,年龄55~82岁,其中男4例,女1例,经术者评估后行腹膜外全膀胱切除术。手术采用达芬奇XI机器人手术系统,脐下约7 cm切口置入LAGIS多通道单孔腹腔镜手术穿刺器,切口两侧约7 cm处分别做小切口,左侧置入12 mm腹腔镜鞘卡,右侧置入8 mm机器人鞘卡,构建"单孔+2"腹膜外入路全膀胱切除术鞘卡分布体系。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等。定期随访,密切关注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肿瘤学预后。结果5例患者年龄55~82岁,其中男4例,女1例。2例患者行腹壁造口,3例患者行完全腔内Wallace法回肠流出道。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中转开放或转为腹腔入路。所有患者手术时间220~405 min,平均手术时间290 min;术中出血量100~150 ml,平均术中出血量126 ml。所有患者均在48 h内恢复通气,平均通气时间33.4 h。目前随访6.0~8.6个月,尚未出现肠梗阻或肿瘤复发转移。结论机器人辅助"单孔+2"腹膜外全膀胱切除术安全可行,完全体内尿流改道进一步减少手术创伤,加速康复。
- 杨潇庄俊涛蔡令凯刘沛昆吴启开李鹏超曹强吕强
- 关键词:单孔机器人腹膜外入路全膀胱切除术
- 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加原位新膀胱术围手术期护理研究进展
- 2023年
-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快速的发展,我国人群患有膀胱癌的人数日益增长,膀胱癌好发于患者的膀胱三角区以及膀胱壁恶性肿瘤,同时该疾病好发于我国男性人群,并且该疾病是我国生殖系统肿瘤之一,有研究结果显示,我国70%的膀胱癌患者好发于55-90岁人群,该疾病随着人群的年龄增长使发病率仍然在增长。膀胱切除加盆腔淋巴切除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手术方法,能显著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防止病人出现肿瘤的局部复发和转移。这种手术方法是膀胱癌的首选,因为它采用的是腹腔镜下的全膀胱切除术和原位新膀胱。围手术期护理是在临床外科手术中采取的一种与之相对应的护理方法,在进行早期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时,具体包括了患者入院、手术以及出院的全过程。同时围手术期护理不仅仅在手术室内,同时使用到患者的术前术后。
- 巫冬梅黄丽芳
- 关键词:腹腔镜原位新膀胱术围手术期护理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全膀胱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 2023年
- 腹腔镜全膀胱切除术(LRC)是治疗膀胱癌的常见手术,但术后恢复周期较长。快速康复外科(ERAS)是一种临床路径,可促进术后恢复。本研究旨在探索将ERAS理念应用于LRC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采取合理的镜下处理技术、恰当的麻醉管理和围手术期管理措施的实施。结果表明,应用ERAS的LRC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降低、早期行动能力提高、并发症率降低、住院时间缩短。
- 吕志玲杨琼秀李永娇
-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围手术期护理
相关作者
- 张大宏

- 作品数:531被引量:1,465H指数:19
-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机器人辅助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根治术
- 孙颖浩

- 作品数:1,208被引量:7,628H指数:36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前列腺癌 前列腺肿瘤 肾肿瘤 腹腔镜 肾部分切除术
- 祁小龙

- 作品数:324被引量:656H指数:15
-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机器人辅助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根治术
- 许传亮

- 作品数:524被引量:4,403H指数:28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 研究主题:前列腺癌 前列腺肿瘤 膀胱癌 腹腔镜 膀胱肿瘤
- 王林辉

- 作品数:587被引量:3,751H指数:24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肾肿瘤 肾部分切除术 腹腔镜 肾癌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