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09篇“ 全身性炎症反应“的相关文章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早期预警评估与干预策略
2023年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一种严重的炎症反应疾病,其早期预警评估与干预策略对于患者的救治至关重要。本论文旨在探讨SIRS早期预警评估与干预策略的重要以及相关的生理指标和炎症标志物检测方法。在评估方面,我们将关注生命体征、血常规和生化指标等生理指标,以及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细胞因子等炎症标志物的检测。而在干预策略方面,涵盖医学干预、营养支持、综合支持治疗以及心理支持与疼痛管理等方面,以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治疗方法。综上所述,早期预警评估与干预策略对于SIRS患者的救治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降低病死率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李琪
关键词: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干预策略生理指标
老年冠心病患者衰弱的危险因素与全身性炎症反应指数的相关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衰弱的危险因素与全身性炎症反应指数(SIRI)的相关。方法回顾分析17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Fried量表进行衰弱评估,根据评估将患者分为衰弱组和非衰弱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衰弱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衰弱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IRI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衰弱的预测界值,确定曲线下面积(AUC)、最佳界值。结果研究共纳入17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中,衰弱组103例(58.9%);非衰弱组72例(41.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衰弱组与非衰弱组在脑卒中病、慢阻塞肺病(COPD)、心功能不全、年龄、收缩压、单核细胞、SIRI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OPD、年龄、收缩压、SIRI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SIRI预测衰弱的AUC为0.623(SE=0.043,P<0.05,95%CI:0.538~0.707),最佳界值为1.000。结论COPD、年龄、收缩压、SIRI增加了老年冠心病患者衰弱的风险,SIRI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衰弱的诊断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焦莉莉周金锋
关键词:冠心病衰弱
两种镇静药物对颅内出血患者肾功能和全身性炎症反应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比较丙泊酚和右美托咪定镇静对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并探讨相关的机制。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入住的80例ICH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镇静组(P组)和右美托咪定镇静组(D组),每组40例,P组患者接受15 min内给予1 mg/kg的丙泊酚负荷剂量,后续以1~3 mg/(kg·h)维持剂量进行镇静治疗;D组患者接受15 min内给予1.5μg/kg的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后续以0.6μg/(kg·h)维持剂量进行镇静治疗。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分别在用药前(T0)、用药后12 h(T1)、用药后24 h(T2)抽取血浆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两组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和血肌酐的水平。结果:相较于T0,在T1和T2时点,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和血肌酐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组间比较两组患者在T1和T2时点的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的表达水平均无差异;在T1和T2时点,P组患者的血肌酐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D组患者。结论:与丙泊酚镇静相比,右美托咪定镇静能够显著降低ICH患者的血肌酐水平,保护肾功能,这一作用与两种药物对全身性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无关。
左和平张浩江灿灿李景荣
关键词:颅内出血肾功能全身性炎症反应
重症医学风险管理模式对先心病患儿术后全身性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重症医学风险管理模式对先天心脏病(先心病)患儿术后全身性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就诊的94例先心病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应用重症医学风险管理模式干预。观察两组炎症因子水平、疼痛评分及不良事件。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3d时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26%,低于对照组的19.15%(P<0.05)。结论重症医学风险管理模式可显著缓解先心病患儿术后全身性炎症反应,降低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陈灿丽
关键词:重症医学先心病全身性炎症反应风险管理
右旋氯胺酮在制备治疗全身性炎症反应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右旋氯胺酮在制备治疗全身性炎症反应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医药领域。本发明以小鼠为模型,证实了右旋氯胺酮可以减轻TNF‑α诱导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可以缓解小鼠盲肠损伤及细胞坏死样凋亡,抑制盲肠组织中p‑RIP3及p‑M...
邓斌王璐黄爱玲赵柯张秀芳侯立朝朱泓瑞
文献传递
经食道降温对猪复苏后肺损伤及全身性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经食道降温对猪心肺复苏后肺损伤及全身性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2头国产雄白猪分为假手术组(S组,n=5)、正常温度组(NT组,n=9)、体表降温组(SC组,n=9)与食道降温组(EC组,n=9)。S组仅进行动物准备,其余3组通过8 min心室颤动与5 min心肺复苏的方法制备心肺复苏模型。S组和NT组使用控温毯全程维持(38.0±0.5)℃。复苏后5 min时,SC组和EC组分别经体表控温毯与食道降温导管降温和维持在33℃持续24 h,再以1℃/h复温5 h。复苏后1、6、12、24、30 h时检测血管外肺水指数(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ELWI)、肺血管通透指数(pulmonary vascular permeability index,PVPI),采集动脉血检测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采集静脉血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6(inerleukin-6,IL-6)的血清水平。复苏后30 h时处死动物,检测肺组织TNF-α、IL-6、丙二醛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结果复苏后,EC组较SC组诱导低温的速率加快(2.8 vs.1.5℃/h,P<0.05),同等效率地维持低温及复温。与NT组相比,EC组在复苏6 h后、SC组在复苏12 h后的ELWI与PVPI降低,OI升高(均P<0.05)。与SC组相比,EC组在复苏12 h后的ELWI与PVPI下降、OI增加[ELWI:12 h为(13.4±3.1)vs.(16.8±2.7)mL/kg,24 h为(12.4±3.0)vs.(16.0±3.6)mL/kg,30 h为(11.1±2.4)vs.(13.9±1.9)mL/kg;PVPI:12 h为3.7±0.9 vs. 5.0±1.1,24 h为3.4±0.8 vs. 4.6±1.0,30 h为3.1±0.7 vs. 4.2±0.7;OI:12 h为(470±41)vs.(417±42)mm Hg(1 mm Hg=0.133 kPa),24 h为(462±39)vs.(407±36)mm Hg,30 h为(438±60)vs.(380±33)mm Hg;均P<0.05]。与NT组相比,SC组与EC组在复苏6 h后TNF-α与IL-6的血清水平降低(P<0.05)。与SC组相比,EC组在复苏6 h后IL-6与复苏12 h后TNF-α的血清水平下降[IL-6:6 h为(299±23)vs.(329±30)pg/mL,12 h为(336±35)vs.(375±30)pg/mL,24 h为(297±29)vs.(339±36)pg/mL,30 h为(255±20)vs.(297±33)pg/mL;TNF-α:12 h为(519±46)vs.(572±49
徐杰丰吴春双陈启江金晓红张茂
关键词:肺损伤炎症反应
盲肠在TNF-α诱导的全身性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细胞因子TNF-α在炎症反应中有着重要的作用,TNF-α可诱导细胞发生程序坏死,加剧机体的炎症反应。当炎症反应过度且失去控制时,会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蛋白Rip3和Mlk1的缺失可抑制TNF-α导致的细胞坏死。在注...
艾婷婷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
文献传递
应用Ilizarov技术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合并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的重度糖尿病足被引量:54
2018年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合并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重度糖尿病足(Wagner 3~5级)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8月—2017年12月,采用Ilizarov技术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合并SIRS的重度糖尿病足患者33例。其中男27例,女6例;年龄34~79岁,平均60.6岁。均患2型糖尿病,糖尿病病程1~28年,平均10年。糖尿病足病程1~12个月,平均2.7个月。根据Wagner分级,3级8例,4级23例,5级2例。术后观察患足创面愈合情况,并计算保肢率。评估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浓度变化。测量足背皮肤温度;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足疼痛改善情况。结果术后3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30个月,平均14.1个月。足部溃疡全部愈合,愈合时间3~12个月,平均5.3个月;保肢率100%。术后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浓度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术后1个月患足皮温为(32.64±2.17)℃,较术前的(31.28±1.99)℃显著改善(t=0.05,P=0.00);但与健侧皮温(32.46±2.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4,P=0.41)。术后1个月VAS评分为(2.4±0.7)分,较术前的(4.3±0.8)分显著改善(t=3.10,P=0.00)。结论 Ilizarov技术胫骨横向骨搬移术能有效治疗合并SIRS的重度糖尿病足,可促进患足溃疡愈合,避免截肢。
镇普祥陈炎高伟林震迅钟兆伟腾治海何立环花奇凯
关键词:ILIZAROV技术糖尿病足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保肢
139例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编码准确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编码错误的原因,以便提高SIRS编码的准确。方法选取某医院2015年—2016年所有诊断为A40~A41编码范围的SIRS全部病案资料,查阅这些病案,按照ICD-10编码原则对应与SIRS相关的基本概念(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毒血症)找出编码错误的原因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9份病案中所有与SIRS概念相关诊断编码错误的有35份,错误率为25.2%。导致错误编码的主要原因是对SIRS基本概念混淆不清,占42.9%;其次未查看血培养报告,占25.7%;选择编码欠精确,占17.1%;编码员未掌握相应的编码原则,占14.3%。编码员的医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差别较大,个别编码员(属高年资,有医学背景)错误率高达51.4%。结论有针对地加强编码员对急、危、重症医学基础知识的培训学习,熟练掌握SIRS选择编码的原则,强调编码员的工作责任心,可以提高编码的准确
罗元妹
关键词: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ICD-10
重症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补硒治疗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重症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营养风险筛查情况和补硒治疗效果。方法 54例重症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其中23例存在营养不良风险,作为营养不良风险组;另31例营养正常,作为营养正常组。将营养不良风险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2例)和观察组(1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补硒治疗,比较两组营养指标、并发症和急生理与慢健康评分表(APACHEⅡ)评分情况。结果54例患者中23例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为42.59%;营养不良风险组的BMI、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计数均低于营养正常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14天的ALB、Hb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胀、腹泻、高血糖和胃肠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4d后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极易发生营养不良风险,及时给予补硒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早日康复。
王爱芹信淑珍刘新平左怀云卢艳霞王墨林
关键词:营养风险筛查补硒

相关作者

周红
作品数:345被引量:812H指数:13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青蒿琥酯 脓毒症 CPG 药理学 内毒素
郑江
作品数:278被引量:667H指数:13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内毒素 脓毒症 生物传感器 抗内毒素 BPI
鲁永玲
作品数:70被引量:184H指数:8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研究主题:脓毒症 内毒素 DNA 氯喹 细菌脓毒症
刘鑫
作品数:61被引量:213H指数:9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脓毒症 内毒素 CLP CPG_DNA 栀子
方邦江
作品数:350被引量:2,210H指数:20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研究主题:复元醒脑汤 脓毒症 中医药 中医 中医药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