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873篇“ 全身炎症反应“的相关文章
胡蜂蜇伤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临床特点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2025年
目的分析胡蜂蜇伤患者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临床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4—2023年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93例胡蜂蜇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SIRS组117例、非SIRS组276例;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或精确F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胡蜂蜇伤患者发生SIRS的危险因素。结果393例蜂蜇伤患者中发生SIRS 117例,占29.78%;在SIRS的4项构成因素中,以WBC升高最常见,其次为呼吸和心率加快,未见体温异常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蜂蜇伤创面≥10处、皮肤溃疡、消化及呼吸系统出现过敏反应在SIRS组和非SIRS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蜂蜇伤创面≥10处、呼吸系统过敏反应是导致蜂蜇伤并发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SIRS组患者死亡率(16.24%,19/117)、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26.50%,31/117)均显著高于非SIRS组(2.90%,10.87%);两组在急性脏器功能损伤相关指标间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RS在胡蜂蜇伤患者中发生比例较高,对患者预后具有不利影响;蜂蜇伤创面数量和出现呼吸系统过敏反应是导致蜂蜇伤患者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兰刘海霞刘晶晶汪砫王新芳高亚萍王铎李怡玲刘波郭新成
关键词:预后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体外循环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生风险评估
2025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体外循环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发生风险。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至2024年6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行体外循环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共计80例。根据患者术后有无发生SIRS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50)。比较两组的临床病例资料[性别、年龄、体外循环时间、体重指数、手术时间、术后48 h内输血量、ICU滞留时间、气管插管持续时间、总出血量、心率、血氧分压(PO 2)]差异,比较两组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脂氧素A4(LXA4)、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降钙素原(PCT)、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核因子-κB(NF-κB)活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体外循环术后发生SIRS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外循环时间、体重指数、手术时间、术后48 h内输血量、气管插管持续时间、总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ICU滞留时间、心率分别为(34.58±10.62)h、(112.60±18.80)次/min,均大于对照组[(15.99±3.75)h、(91.78±13.19)次/min],PO 2水平为(120.23±50.13)mmHg,低于对照组[(160.32±101.10)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IL-6、IL-8、IL-10、TNF-α水平分别为(352.45±110.08)pg/L、(125.64±66.34)pg/mL、(14.16±5.06)pg/L、(0.92±0.34)ng/mL,均高于对照组[(120.24±41.32)pg/L、(28.50±26.25)pg/mL、(5.04±2.01)pg/L、(0.73±0.30)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WBC、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LXA4、IDO、NF-κB水平分别为(2.10±1.01)ng/L、(115.25±30.24)U/L、0.92±0.27,均高于对照组[(1.65±0.89)ng/L、(83.07±23.64)U/L、0.71±0.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CU滞留�
刘姣温玉双李小伟
关键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风险评估
微体外循环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全身炎症反应和输血需求的影响
2025年
目的研究旨在探讨微体外循环(Minimally Invasive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MECC)对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后全身炎症反应和输血需求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接受CABG的12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观察组采用MECC,对照组采用传统体外循环(conventional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CECC)。分别在术前及术后24 h、48 h和72 h监测两组患者的炎症反应指标、免疫系统功能、凝血功能、肾功能、心脏功能及临床症状,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24 h,观察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水平分别为(18.5±3.7)mg/L、(15.2±3.4)pg/mL和(25.3±5.6)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8 h,观察组CD4阳性细胞(CD4-positive T cells,CD4+)/CD8阳性细胞(CD8-positive T cells,CD8+)比值为(1.6±0.3),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2 h,观察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和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分别为(12.1±1.2)s和(30.4±3.2)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术后72 h,观察组的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分别为(1.1±0.2)mg/d L和(14.6±3.1)mg/d 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心脏功能指标方面,术后24 h,观察组的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和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分别为(2.6±0.5)L/min/m^(2)、(55.6±4.0)%、(0.14±0.03)ng/mL和(280±30)pg/m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各时间点,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停留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如术后24 h VAS评分为(4.8±1.2),而对照组为(5.5±1.3),P<0.05。结论MEC
周晓娟杨立斌杨鹏龚浩杨旭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术炎症反应
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在急性主动脉夹层全身炎症反应与肺损伤的作用
2025年
目的:研究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肠道损伤、肺损伤与全身炎症反应的关系,探讨肠道损伤的机制及其对全身炎症反应和肺损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和18例主动脉根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IL-6、IL-8、TNF-α、CRP、组胺、小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肽聚糖、二胺氧化酶、氧合指数,并对数据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主动脉根部瘤组相比,急性主动脉夹层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IL-6、IL-8、TNF-α、CRP、组胺、二胺氧化酶、小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及肽聚糖均明显升高,氧合指数明显降低。急性主动脉夹层组,二胺氧化酶活性与IL-6、二胺氧化酶活性与IL-8、二胺氧化酶活性与TNF-α、二胺氧化酶活性与CRP、小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IL-6、小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IL-8、小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TNF-α、小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CRP、二胺氧化酶活性与肽聚糖、小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肽聚糖、肽聚糖与IL-6、肽聚糖与IL-8、肽聚糖与TNF-α及肽聚糖与CRP呈显著正相关,肽聚糖与氧合指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氧合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全身炎症反应可造成肠道损伤和肺损伤,肠道损伤和屏障功能障碍引起的菌血症及对白细胞的激活可能是全身炎症反应、肺损伤持续存在并加重的原因。
李建荣朱凯金秀峰王晓龙
关键词:急性主动脉夹层全身炎症反应肺损伤肠道损伤菌血症
PCT联合CRP预测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
2025年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术前不同炎症指标对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3月在濉溪县医院接受PCNL治疗的142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PCNL术后是否发生SIRS将患者分为SIRS组(34例)和非SIRS组(10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指标对患者发生SIRS的预测效能。结果SIRS组患者的术前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术前中性粒细胞、肾积水中重度和术前尿培养阳性比例显著高于非SIR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与中性粒细胞和CRP比较,PCT具有更高的预测诊断效能,三者联合的诊断效能与PCT联合CRP的差异不明显,但优于单一标志物。结论术前中性粒细胞计数、PCT及CRP均能用于预测患者PCNL术后感染,PCT联合CRP对PCNL术后发生SIRS具有优异的预测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二庆周骏杨发武刘刚郝宗耀
关键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经皮肾镜取石术C反应蛋白质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胃癌患者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
2025年
目的研究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胃癌患者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七医院诊治的80例胃癌并且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假经皮穴位电刺激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经皮穴位电刺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炎症反应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生率以及胃肠功能。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白细胞介素(IL)-2、IL-10、IL-6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食管下括肌长度、食管收缩幅度、食管蠕动波传导速度治疗后高于治疗前,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食管动力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采取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后,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炎症反应,改善免疫抑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付伟熊斌廖巧聪詹华玉
关键词:胃癌术后经皮穴位电刺激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肾结石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肾结石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治疗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就诊的肾结石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均行FURL,统计治疗后SIRS的发生情况,并据此分为SIRS组和非SIRS组。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肾结石患者FURL治疗后发生SIRS的危险因素。结果肾结石患者FURL治疗一次性进镜成功率和结石寻及率均为100.00%(94/94),一次性结石清除率为94.68%(89/94),FURL治疗后发生SIRS 14例。SIRS组白细胞计数高于非SIRS组,白蛋白/球蛋白比值<1.184、结石数量≥2个、结石大小≥2 cm、术前发热、术前置入D-J管、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0.726患者比例均大于非SIRS组(P<0.05)。白蛋白/球蛋白比值<1.184、白细胞计数、结石数量≥2个、结石大小≥2 cm、术前发热、术前置入D-J管和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0.726均为肾结石患者FURL治疗后发生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肾结石患者FURL治疗前应详细了解影响SIRS发生的危险因素,可以指导术前准备及制订治疗方案。
曹振虎刘龙强
关键词:肾结石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白细胞计数
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列线图构建
2025年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AP)患者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危险因素,并构建AP患者发生SIRS的预测列线图。方法AP患者112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SIRS分为非SIRS组92例和SIRS组20例。收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合并症、吸烟史、饮酒史、既往病史、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PCT)、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D二聚体、预后营养指数、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等资料。以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为自变量,以AP患者发生SIRS为因变量,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P患者发生SIRS的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中的rms程序包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AP患者发生SIRS预测列线图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绘制校准曲线评估列线图的校准度。结果非SIRS组年龄、合并高脂血症者、PCT水平、D二聚体水平、SII与SIRS组相比,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SII高、PCT水平高、D二聚体水平高是AP患者发生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据此构建了AP患者发生SIRS的预测列线图,预测列线图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2(95%CI:0.739~0.927),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73.9%。结论年龄高、SII高、PCT水平高、D二聚体水平高是AP患者发生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列线图对AP患者发生SIRS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澹会芳樊冰雨王勇高晓郑研艳樊智辉冯军安杨丽
关键词:胰腺炎急性胰腺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全身炎症反应指数对早期结直肠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非治愈性切除的预测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 inflammation response index,SIRI)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早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时发生非治愈性切除的预测价值,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4年8月期间收住院且行ESD治疗的235例早期CRC患者的相关资料,绘制ROC曲线分析SIRI等炎性指标对ESD术后非治愈性切除的预测价值,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非治愈性切除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所得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入组患者中非治愈性切除的发生率为26.38%(62/235),炎性指标SIRI、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对早期CRC患者RSD术后的非治愈性切除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中SIRI(AUC=0.704)的预测价值更高,年龄、家族史、癌胚抗原(CEA)、SIRI、SII是影响非治愈性切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选取年龄、家族史、CEA、SIRI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C-index为0.741(0.675~0.806),应用Bootstrap法检验预测模型,决策曲线提示模型的预测价值良好。结论SIRI相对于SII在预测早期CRC患者ESD术后的非治愈性切除中具有更高的价值,年龄、家族史、CEA、SIRI、SII是影响ESD术后非治愈性切除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中年龄、家族史、CEA、SIRI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能有效预测ESD术后非治愈性切除的发生。
朱吉玥张波李亚茹黄留业
关键词:早期结直肠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糖皮质激素对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全身炎症反应的作用——《改善体外循环相关全身炎症反应专家共识》解读
2025年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产生剧烈的全身炎症反应,导致炎性介质与抗炎介质的失衡,引起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最终对患者的手术临床结局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基于《改善体外循环相关全身炎症反应专家共识》,结合现有循证医学证据,对糖皮质激素在体外循环相关全身炎症反应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进行综合探讨,为实践提供参考。未来研究应聚焦于糖皮质激素的优化剂量、联合治疗策略以及潜在不良反应的风险控制。
赵枫呼家佳欧阳天禹段炼金振晓张成梁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炎症反应糖皮质激素

相关作者

李春盛
作品数:888被引量:4,006H指数:3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研究主题: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 脓毒症 复苏后 参附注射液
钱桂生
作品数:1,146被引量:6,962H指数:3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脂多糖 肺损伤 肺癌
姚咏明
作品数:909被引量:6,708H指数:3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脓毒症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烧伤 脓毒症大鼠 调节性T细胞
郭洪志
作品数:259被引量:1,269H指数:19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脑出血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脑白质疏松症 延髓内脏带
刘春峰
作品数:423被引量:3,901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脓毒症 小儿 PICU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