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61篇“ 公众科学素质“的相关文章
利用地质档案资源提升公众科学素质的路径研究——以广州市地质调查院为例
2024年
针对当前地质档案资源利用不足、地学科普教育形式单一以及公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以广州市地质调查院为例,提出了利用地质档案资源提升公众科学素质的路径构建原则与目标,并基于利用地质档案资源提升公众科学素质的路径研究,提出了加强地质档案资源开发与利用、创新科普教育形式与内容以及提高公众参与度与互动性等实施策略。
陈玉琴
关键词:地质档案公众科学素质地质调查院
助力提高公众科学素质 积极投入科普创作事业
2023年
科学普及对于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实现创新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0多年来,我不断加深对科普的领悟和理解,积极投入科普工作和科普创作,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回顾走过的历程,其中有艰辛,也有甘甜;有成功,也有挫折;更有颇多的感悟和心得体会。我乐意与大家交流和分享,以引起共鸣和达成共识,携手共同推进科普事业的繁荣昌盛。
陈敬全
关键词:科普创作公民科学素质科普事业公众科学素质科普工作
提升科学素质 共建繁荣世界——“2023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大会报告综述
2023年
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World Conference on Science Literacy)是由中国科协于2018年发起并主办的国际大会,国家主席习近平和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向首届大会发来贺信。2023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是第五届,大会致力于搭建科学普及领域全球性、综合性、高层次的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世界公众科学素质提升,深化国际科普合作,以更好地应对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全球性问题。
张会亮张志敏张亚琼赵宇菲
关键词:公众科学素质联合国秘书长中国科协
公众科学素质建设对可持续发展推动作用研究——基于中国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经验
2023年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内在要求,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从科学素质角度来看,基于中国经验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对世界公众科学素质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对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不应被忽视。中国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价值实现为目标,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广泛的社会基础、提供坚实的科技创新支撑、为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基石,其相关经验可为国际合作框架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支撑和借鉴。
刘倩倩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
提升科学素质 共建绿色家园——2021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概述被引量:1
2021年
2021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于11月29日至12月3日在北京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办。本次大会以"提升科学素质,共建绿色家园"为主题,包括世界公众科学素质组织筹备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大会全体会议以及六个专题论坛,共邀请公众科学素质建设相关的国际组织、政府机构、科技组织、科普机构、大学及研究机构代表、专家、学者、知名人士等450余人齐聚云端.
张会亮王艳丽张亚琼赵宇菲尚甲张志敏
关键词:公众科学素质绿色家园共建
基于公众科学素质提升的科普旅游体系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科普旅游是以旅游的方式达到公众理解科学的目的,将旅游作为传播载体,进而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以游客需求为出发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0项测量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萃取科普旅游建设的4大因子,构建包含科普设施、科普活动、科普平台及科普人员在内的科普旅游评价体系。最后,以提升公众科学素质为目的,从科普设施、科普活动、科普人员、科普平台4个方面提出建设建议。
沈宏洁赵临龙
关键词:科普旅游公众素质
公众科学素质建设全球合作机制构建的探讨
2021年
科学素质国际交流合作工程是"十四五"时期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新举措,其设立顺应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符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国际合作的外交大局,对内对外意义重大。"十四五"时期,科学素质国际合作交流工程需从拓展国际科技人文交流渠道、丰富国际合作内容、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促进"一带一路"科技人文交流四个方面入手推进实施。
张志敏
科技传播和公众科学素质的改进对策实践性探索被引量:1
2020年
科技传播如何可以由以往的科学知识的传播逐步地过渡至重要性更加突出的科学文化的传播,是当下摆在学者们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研究课题。文章梳理科技传播的相关理论,总结出当下我国公众科学素质的现状,认为应利用好新出现的互联网途径进行科技传播,不可忽视电视媒体在科技传播的力度,加强大众媒体从业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用心塑造科技传播的品牌形象,以及有意识地展开重点人才的高等科技教育。
金鑫
关键词:公众科学素质实践性探索
开展科普活动 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以科技馆为例
科普活动对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而科技馆开展科普活动更是将科技进步惠及广大公众的行为,不但有利于激励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更有利于增强公众创新意识,提高公众科学素质,营造创新的社会氛围,培养科技后备人...
黄琨怡
关键词:科技馆公众服务
文献传递
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共享“中国故事”
2019年
刚刚过去的2019年度诺贝尔奖中,物理学奖展示了创造的力量,如宇宙学研究与太阳系外行星的发现;化学奖、生理医学奖的成果则关切并解决人与社会的重大问题,直面现代社会和人的健康等挑战。如其中的研究表明,收入来源、不识字和接受信息渠道受影响等因素影响了人的发展。当下,我们处在变革的时代,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深刻、更加显著、更加复杂。那么,科学素质与未来文明发展究竟有什么关系?科学素质对人类命运又有何影响?而提升公众科学素质如何能够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
胡利娟
关键词:公众科学素质信息渠道化学奖医学奖宇宙学

相关作者

张玉台
作品数:69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中国科协 科普工作 科协工作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国际金融危机
张会亮
作品数:11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普研究所
研究主题:共建 公众科学素质 全纳教育 权利 所有人
黄时进
作品数:72被引量:185H指数:8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受众 实证 传播受众 实证研究 网络化
张志敏
作品数:51被引量:7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普研究所
研究主题:科普 科普创作 科幻 高校 艺术
魏金玲
作品数:28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青岛市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科技教育 学习型政党 马克思主义 当代青年 公众科学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