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2篇“ 公共协商“的相关文章
- 平台具有公共性吗?——平台社会视角下社交媒体公共协商程度的实证研究
- 2025年
- 本研究通过对中国社交媒体用户的网络问卷调查,系统检视了当前九大社交媒体平台的公共协商程度差异。研究发现,不同平台通过塑造用户不同的使用动机,显著影响了公共协商程度的差异。只有抖音平台能同时满足用户社交、表达、信息和娱乐消遣四种需求。相比之下,微博平台在公共协商属性上表现最为显著,而以小红书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平台体现出与公共协商相反的娱乐消遣等商业和私人属性。平台在设计上体现的公共属性与私人属性影响了平台内容与用户互动等方面的公共性程度。本研究增进了对于平台社会的理解,即在中国的社会情境下,需要对平台这一基础设施被赋予的公共性想象进行反思。这拓展了平台社会理论并为其提供了更多的经验支持。本研究对于社交媒体平台治理、公共传播效果提升具有重要的实践启示。
- 孙梦如吴飞
- 关键词:公共性社交媒体公共协商
- 理解公共协商中的“故事”:基于叙事政策分析的途径被引量:1
- 2023年
- 公共协商作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手段,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表现之一在于协商中普通公众讲述的“故事”难以被充分理解、吸纳和采用。叙事政策分析有助于应对这一挑战,使普通公众的叙事得到公平对待,从而提升协商的包容性和质量。公共协商中的叙事存在三重张力,叙事政策分析的一般过程包括采集叙事、叙事的结构化、分析和比较政策叙事、发现和建构元叙事等四个环节,基于此,可构建叙事政策分析与公共协商的整合路径,即将叙事政策分析纳入公共协商的过程框架中,形成一种以公众参与和协商式互动为核心环节、以叙事政策分析为主要辅助工具的公共协商实践模式。该模式有助于相关方理解公共协商中的“故事”,促进协商进程,同时为叙事政策分析提供新的应用场景。
- 李亚贾鑫
- 关键词:公共协商叙事
- 个体叙事何以公共协商:极端天气事件中的公众风险认知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作为一种极端天气,沙尘暴一再成为网络热搜词条。研究选取近期两次沙尘暴发生时间段的微博相关讨论文本,构建LDA主题模型,挖掘公众的讨论主题,以检验公众风险认知差异。在提取的6个主题中,通过主题—关键词的中心度测量,发现“亲历者直接感受”和“相关情绪抒发”两个主题的重要性程度最高。这表明社交媒体中亲历者的个人经验分享和情绪扩散对于公众认知极端天气事件风险具有显著影响。此外,极端天气发生时“城市环境议题”深层勾连了人们的个体叙事,使情感共振成为公共协商的基础。研究发现,基于共情的个体叙事在公共讨论中能够形成关于城市基础设施“问题呈现”的共商情境,但尚缺乏对环境保护行为采纳劝服的深层讨论。
- 朱雅婧刘涛
- 关键词:个体叙事公共协商LDA
- 从多元参与到公共协商:儿童福利建设的取向转换与机制重构被引量:3
- 2023年
- 儿童是缺乏完全行为能力而需要外力扶助的群体,儿童福利是需要外在支持才能实现的“积极权利”,儿童福利权利的实现需要国家与社会投入资源。目前我国儿童福利建设实践中运行的多元参与机制,存在着主体责任游离问题,难以保障儿童福利权利的充分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不仅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了我国今后新的历史阶段以儿童为中心的儿童福利建设的取向,更提出“全面发展协商民主,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为儿童福利权利实现机制的改进指出了路径,即由多元参与转向公共协商。而这需要构建公共协商的积极主体,建立常态化公共协商平台,构建公共协商规则,为儿童福利权利实现机制的重构提供组织与制度保障.
- 李文祥
- 关键词:儿童福利公共协商
- 社交媒体使用对线上公共协商程度的差异化效果研究——基于使用动机的中介作用
- 2023年
- 国内外研究对社交媒体等数字平台对于公共协商的影响表现出广泛的兴趣。但是,相关研究对社交媒体使用与公共协商程度之间关系的发现是不一致的。本研究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通过实证的问卷调查研究对社交媒体使用与公共协商程度的关系提供了新的阐释视角。研究发现,社交媒体使用总体上对三个维度的公共协商程度(观点清晰度、讨论合理度和反观点理解度)都具有正向影响,不过也会导致更高程度的谈话主导度。此外,由于社交媒体用户的不同动机,社交媒体使用对于公共协商程度的间接效果有些是反方向的。具体来说,社交动机、表达动机和信息动机主要在社交媒体使用与公共协商程度的关系之间起到正向中介作用,而娱乐消遣动机则起到负向中介作用。本研究增进了社交媒体使用对公共协商程度影响机制的理解,并对提升社交媒体等数字平台上的公共协商程度具有一定的实践启示。
- 吴飞孙梦如杨龙梦珏汪明磊张婵
- 关键词:社交媒体公共协商使用动机
- 公共协商视角的网络问政规则研究
- 作为数字治理的典型实践形式,网络问政不仅丰富了政府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沟通渠道,进而有利于其优化决策机制,提升行政效能,也为公众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参与公共事务、表达自身诉求提供了重要的公共领域。然而,现有网络问政...
- 阎劲松
- 关键词:公共协商协商民主网络问政
- 公共协商视角的网络问政规则要素提取及构建被引量:1
- 2022年
- 网络问政具备政府组织与公众展开大规模公共协商的潜力,而公共协商的关键是规则体系的构建。为系统构建和阐释适应于网络问政平台的规则体系,基于公共协商视角的研究框架,通过对典型网络问政平台案例资料的文本分析,可以得到网络问政的规则要素,即旨在促进公众参与的制度规则、推动有序互动的组织规则和致力于形成共识的对话规则,这些规则要素贯穿于网络问政的组织、流程和技术等不同维度。由此,需要着眼于公共协商不同环节的功能实现,在协商规则的指引下进行管理机制的系统规划和流程设计,网络问政的持续深入发展和公共协商潜力的发掘才能得以实现。
- 阎劲松沙勇忠王峥嵘
- 关键词:公共协商网络问政
- 公共协商:企业参与农村社会福利供给的路径探索与共同富裕——基于吉林省白山市某案例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6
- 2022年
- 企业参与农村社会福利供给,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吉林省白山市的BMZ公司为个案,对其参与当地DS村福利供给的案例进行全面剖析,研究发现,传统“单向参与”模式下企业参与农村福利供给面临着福利供求结构失衡、参与方式阙如与行为失范等一系列困境,这些问题掣肘企业参与社会福利的功能释放。究其根源,企业以“工具性”为核心的功能定位的福利供给,忽略农民农村的社会、文化需求和经济利益,使农村福利发展陷入了悖论。实践表明,以“公共性”为核心的“公共协商”模式在满足农民基本需求、防控农村社会风险和促进农民生计发展等方面效果显著,这为企业参与农村福利改善、推动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了路径参考。
- 杨轶华祁晓民
- 关键词:共同富裕利益相关者公共协商农村社会福利
- 公共协商与偏好转换:作为国家和社会治理实验的公共传播被引量:6
- 2020年
- 作为多元主体在公共空间展开的社会交往和意见竞争过程,公共传播或可激发国家和社会治理层面的两种学术想象:基于技术民主、多元协商和话语权再分配,以开放、对话、参与为特征的新型社会结构及与之适配的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或将形成;鉴于意见竞争的不确定性和公共理性匮乏,公共传播常以对抗、疏离为终局.
- 胡百精
- 关键词:公共协商公共传播公共理性公共空间社会交往
- 公共协商中的平等与胜任被引量:9
- 2020年
- 在新冠疫情防控等风险议题的公共协商中,何以平衡专家与公众、平等与胜任、认知价值与政治价值的紧张关系成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公众平等参与协商乃风险治理的重要价值和策略选择,但平等只能保全决策的政治价值,而未必成就可胜任协商的认知价值。专家以其智识、德性和社会资本优势可胜任协商,但也存在形塑话语霸权、驱策政治和道德选择、损及平等精神和政治合法性等局限。在考察了"专家话语—胜任资质—认知价值"和"公众话语—平等参与—政治价值"的各自潜能与局限,评估了双轨协商、系统协商、分工协商等旨在平衡二者关系的理论方案后,提出通过"元协商"实践内生协商机制,借由更多的协商促成更好的协商,以实现二元冲突转向对话平衡。
- 胡百精安若辰
- 关键词:公共协商公众
相关作者
- 胡百精

- 作品数:127被引量:1,246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 研究主题:公共关系 互联网 新媒体 公共协商 公共传播
- 靳雪莲

- 作品数:10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
- 研究主题:公共协商 网络论坛 BBS 公共领域 互联网
- 任明强

- 作品数:14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 研究主题:公共协商 民主理论 软爪 充气式 超声换能器
- 阎劲松

- 作品数:11被引量:108H指数:4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
- 研究主题:网络计量学 实证研究 网络环境 公共协商 网络问政
- 达月珍

- 作品数:7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云南省气象局
- 研究主题:气象 气象科普 传播语境 公共协商 公共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