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84篇“ 共聚酰亚胺“的相关文章
一类自具微孔聚酰亚胺气凝胶块体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制备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吸附型聚酰亚胺气凝胶不易成型或吸附还原性能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新颖结构自具微孔聚酰亚胺气凝胶块体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于自具微孔结构的引入,增加孔隙率,显著提...
李杨高阳峰冷雪菲马红卫王艳色
一种超薄聚酰亚胺膜、相转化制备方法以及氦气分离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薄聚酰亚胺膜、相转化制备方法以及氦气分离方法,属于气体分离膜技术领域。通过一步法相转换法制备了选择层厚度为197nm的非对称6FDA‑APAF‑Cardo聚酰亚胺膜。氦的渗透性达到了120GPU,比它...
王学瑞李盈王露顾学红
碳纳米管/聚酰亚胺复合膜增强炭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层间断裂韧性和导热性被引量:2
2023年
炭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已被广泛用作航空航天领域的结构材料,但由于其沿厚度方向缺乏炭纤维增强材料,层间力学性能和面外导热性较差。本文制备了碳纳米管/聚酰亚胺(CNT/BOH)复合膜作为增韧层,以提高炭纤维/环氧树脂层压板的层间断裂韧性和厚度方向导热性。由于BOH膜的塑性变形和CNTs的增强效应,CNT/BOH膜的引入使炭纤维/环氧树脂层压板的Ⅰ型和Ⅱ型层间断裂韧性分别提高260%和220%,此外,由于CNTs高的本征导热性和交联网络的形成,有效改善了层压板的厚度方向导热性。这种增韧方法为同时提高炭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导热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策略。
张丽丽李新莲王鹏魏兴海经德齐张兴华张寿春
关键词:层间断裂韧性导热系数
交替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及聚酰亚胺薄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替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第一二酐单体与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二酸二元酯;将所述二酸二元酯与二胺单体发生反应,生成两端带氨基的二酰亚胺;将所述二酰亚胺与第二二酐单体发生反应,生成交替聚酰亚胺。通...
孙旭阳崔晶刘京妮张培斌陈雪
一种锌金属卟啉聚酰亚胺及其作为光电信息存储材料的应用
一种锌金属卟啉聚酰亚胺及其作为光电信息存储材料的应用属于有机信息存储领域。首先是合成了具有含有电子给体‑电子受体结构的锌金属卟啉聚酰亚胺,将制备好的溶液通过旋转涂膜、真空蒸镀的方法在处理好的基片上形成纳米膜。本发明中...
齐胜利张焱坤郭家聪田国峰武德珍
一种聚酰亚胺膜、制备方法以及其在提纯氦气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酰亚胺膜、制备方法以及其在提纯氦气中的应用,属于气体分离膜技术领域。本发明制备了采用9,9'‑双(4‑氨基苯基)芴(Cardo)单体和2,2'‑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APAF)作为两种二...
王学瑞王露顾学红
文献传递
交替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及聚酰亚胺薄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替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第一二酐单体与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二酸二元酯;将所述二酸二元酯与二胺单体发生反应,生成两端带氨基的二酰亚胺;将所述二酰亚胺与第二二酐单体发生反应,生成交替聚酰亚胺。通...
孙旭阳崔晶刘京妮张培斌陈雪
文献传递
一类自具微孔聚酰亚胺气凝胶块体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制备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吸附型聚酰亚胺气凝胶不易成型或吸附还原性能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新颖结构自具微孔聚酰亚胺气凝胶块体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于自具微孔结构的引入,增加孔隙率,显著提...
李杨高阳峰冷雪菲马红卫王艳色
文献传递
高热聚酰亚胺、由其制备的制品及制造聚酰亚胺制品的方法
一种聚酰亚胺包括芳香族二酐组分与有机二胺组分的反应产物,所述芳香族二酐组分包括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均四酸二酐或它们的功能性衍生物和芳香族双(醚邻苯二甲酸酐)或它们的功能性衍生物,以及所述有机二胺组分包含取代或未取代的苯二胺...
达达萨赫博·V·帕蒂尔维斯瓦纳坦·卡莱安拉曼
文献传递
MIL-101(Cr)/聚酰亚胺混合基质CO2/CH4分离膜的性能表征被引量:2
2021年
为了有效提高膜分离技术对CO2/CH4混合气的分离效果,以2-双(3,4-二羧基苯基)六氟丙烷二酐(6FDA)为二酐单体、2,4,6-三甲基-1,3-苯二胺(TMPDA)和2,6-二氨基甲苯(2,6-DAT)为二胺单体,制备新型6FDA型聚酰亚胺物6FDA-TMPDA/2,6-DAT。将金属有机骨架(MOF)材料MIL-101(Cr)纳米晶体掺杂到6FDATMPDA/2,6DAT中制备混合基质膜(MMMs)。考察MIL-101(Cr)纳米晶体掺杂量和操作压力对混合基质膜分离CO2/CH4混合气的分离性能和抗塑化性能的影响。此外,还研究了进料总逸度对混合基质膜塑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5℃、0.2 MPa下进料时,掺杂20%MIL-101(Cr)纳米晶体的混合基质膜CO2的渗透通量和CO2/CH4的分离系数分别为1.29×10^-8 cm^3·cm/(cm^2·s·kPa)和49。该混合基质膜对CO2/CH4的气体分离性能和抗塑化性能相比于纯6FDA-TMPDA/2,6-DAT膜有所提高,说明MIL-101(Cr)/聚酰亚胺混合基质膜在CO2/CH4气体分离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韩悦吴婷婷王岩任广杰刘艳贡洁王重庆蒋金龙潘宜昌
关键词:气体分离共聚物膜

相关作者

刘润山
作品数:71被引量:330H指数:11
供职机构:湖北省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双马来酰亚胺 改性 聚酰亚胺 环氧树脂 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
胡正伦
作品数:6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北省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共聚酰亚胺 亚胺 塑性应变 耐高温 酰亚胺化
黄卫
作品数:111被引量:179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两亲性 叔丁基 可溶性聚酰亚胺 异喹啉 聚酰亚胺
方省众
作品数:120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研究主题:聚酰亚胺 聚酰亚胺树脂 先进复合材料 二酐 酰亚胺
颜德岳
作品数:427被引量:586H指数:1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超支化聚合物 超支化 自组装 碳纳米管 两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