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01篇“ 共转染“的相关文章
人LIGHT和HSV-TK-EGFP基因共转染的MSCs抗肿瘤免疫的体内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与单纯疱疹病毒的糖蛋白D竞争结合单纯疱疹病毒进入介导物(herpes virus entry mediator,HVEM)的淋巴毒素类似物(homologous to lymphotoxins,exhibits inducible expression,and competes with HSV glycoprotein D for HVEM,a receptor expressed by T lymphocytes,LIGHT)基因和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erpes simplex virus thymidine kinase,HSV-TK)基因共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体内的抗肿瘤免疫功能。方法将pIRES2-LIGHT基因和HSV-TK-EGFP基因共转染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LT组),以转染空载体和转染HSV-TK-EGFP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对照。流式细胞仪检测LIGHT分子和HSV-TK-EGFP分子在稳定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的表达。体内迁移实验观察MSCs/LT在小鼠体内迁移情况。观察更昔洛韦注射前后MSCs/LT对荷瘤小鼠体内肿瘤的治疗作用。ELISA法检测小鼠肿瘤组织中IFN-γ,IL-2和IL-10的水平。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MSCs/LT能稳定高表达LIGHT分子。MSCs/LT有特异地向肿瘤组织趋化的特性。MSCs/LT和MSCs/T有较好的抑制肿瘤生长的能力,但在更昔洛韦诱导后,MSCs/LT的抗肿瘤效应下降甚至消失。同时,MSCs/LT可促使T细胞进入肿瘤组织,并促进T细胞分泌IL-2、IFN-γ,抑制IL-10分泌(P<0.05)。结论共转染人LIGHT和HSV-TK-EGFP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稳定高表达LIGHT分子,能特异性地向荷瘤小鼠体内肿瘤组织趋化并抑制肿瘤的生长,这种体内抗肿瘤功能可能与促进T淋巴细胞IL-2、IFN-γ等细胞因子的分泌,改善局部免疫抑制环境有关。
陈芬江千秋焦兰唐澍
关键词:抗肿瘤免疫转染
增加共转染mRNA的蛋白表达水平和表达时长的重组基因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增加共转染mRNA的蛋白表达水平和表达时长的重组基因,属于mRNA基因工程技术;所述重组基因编码的多肽为具有核糖核酸酶Ⅲ活性、不受核糖核酸酶抑制剂抑制并且不降解单链RNA的多肽;所述重组基因和目标基因可以...
徐凯吴秀锦雷颖雪陈亮张耀艺杨建刁泠丹
一种快速建立果蝇细胞稳定表达株的共转染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建立果蝇细胞稳定表达株的共转染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共转染载体由商业化载体pCoBlast为框架、用Puro抗性基因置换掉其Blast抗性基因而得,在与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共转染S2果蝇细...
司国权王柯皮文缇
NEP1-40和NT-3基因共转染施万细胞来源外泌体对神经干细胞存活与分化的影响
2022年
目的 观察Nogo胞外肽端残基1-40(Nogo extracellular peptide residues 1-40,NEP1-40)和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n 3,NT-3)基因共转染施万细胞来源外泌体(Schwann cell-derived exosome,SCDE)对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存活与分化的影响,为SCDE与NSC移植的体内试验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慢病毒载体将NEP1-40及NT-3双基因转染入施万细胞,收集SCDE进行鉴定。选取传代3次的NSC,将其接种到接种板中,分为常规培养组、单纯外泌体培养组(加入空载质粒修饰SCDE进行培养)和双基因外泌体培养组(加入双基因修饰SCDE进行培养)。检测各组细胞的活性,并通过免疫荧光检测神经元特异核蛋白(neuronal nuclei,Neu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和半乳糖神经酰胺酶(galactosylceramidase,GALC)阳性的细胞来评价NSC的存活与分化情况。结果 双基因转染后荧光强度均较高且细胞状态较好。双基因组NEP1-40和NT-3的信使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空载质粒组(P<0.05)。双基因组SCDE中NEP1-40和NT-3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空载质粒组(P<0.05),两组的SCDE中CD63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活性方面,双基因外泌体培养组细胞活性最强,单纯外泌体培养组次之,常规培养组最弱,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8±0.04 vs. 0.72±0.09 vs. 0.41±0.04,P<0.05)。细胞存活情况方面,双基因外泌体培养组的NeuN阳性细胞(5.23±0.22 vs. 2.36±0.09 vs. 1.00±0.01)和GALC阳性细胞(2.29±0.06 vs.1.75±0.02 vs.1.00±0.04)存活情况最佳,单纯外泌体培养组次之,常规培养组最差,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培养组的GFAP阳性细胞存活情况最佳,单纯外泌体培养组次之,双基因外泌体培养组最差(1.00±0.04 vs. 0.52±0.04 vs. 0.30±0.01),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分化情况方面,双基因外泌体培养组的NeuN阳性细�
邓志鹏王林楠张庄杨曦宋跃明汪雷
关键词:外泌体施万细胞神经营养因子3
缺氧诱导因子-1α、Notch1和Jagged1共转染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功能的改善作用
2022年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Notch1和Jagged1共转染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大鼠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模型组(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诱发AMI)、共转染组(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过程中将HIF-1α、Notch1、Jagged1共转染慢病毒注射到大鼠心脏的胸前组织)和对照组(接受假手术处理),每组10只。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通过蛋白印迹分析心肌组织HIF-1α、Notch1、Jagged1蛋白表达水平。通过反转录定量PCR(RT-qPCR)检测心肌组织HIF-1α、Notch1、Jagged1 mRNA表达水平。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大鼠的心功能指标,包括射血分数(EF)、左心室缩短分数(F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结果: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膜完整,无炎症细胞浸润;模型组心肌细胞溶解或破坏、心肌结构紊乱、出现大量成纤维细胞或胶原纤维及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共转染组上述组织病理学异常较模型组减轻。模型组HIF-1α、Notch1、Jagged1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共转染组HIF-1α、Notch1、Jagged1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升高(均P<0.05)。模型组EF和FS较对照组降低,共转染组EF和FS较模型组升高(均P<0.05)。模型组LVEDD和LVESD较对照组升高,共转染组LVEDD和LVESD较模型组降低(均P<0.05)。结论:AMI模型大鼠外周血HIF-1α、Notch1、Jagged1表达水平降低,心功能下降。HIF-1α、Notch1、Jagged1共转染可改善AMI模型大鼠的心功能。
李雪梅南武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缺氧诱导因子-1ΑNOTCH1JAGGED1心功能
一种方便调节顶盖通风口大小的共转染细胞培养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调节顶盖通风口大小的共转染细胞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皿,所述培养皿的顶部套设有顶盖本体,所述顶盖本体的顶部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顶盖本体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通过...
孙丽坤武仁飞韩向敏李建树
文献传递
NEP1-40和NT-3基因共转染雪旺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神经干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
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临床常见创伤性疾病,常造成永久性截瘫或四肢瘫。然而目前临床治疗手段非常有限,常规的药物、手术减压等治疗效果不佳,难以从根本上恢复已经受损的脊髓功...
邓志鹏
关键词:外泌体雪旺细胞NEP1-40NT-3
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Hoxa5、BMP6真核表达载体及共转染成纤维细胞表达
2020年
旨在利用同源重组构建敖汉细毛羊Hoxa5、BMP6基因表达载体及共转染成纤维细胞后通过基因表达量变化研究两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敖汉细毛羊为研究对象,采集30日龄的胎羊。首先,通过RNA的提取反转录成cDNA参照GenBank中Hoxa5、BMP6基因序列和pcDNA3.1序列分别设计1对含有同源臂的引物,通过PCR反应扩增获得Hoxa5、BMP6基因片段、利用SoSo试剂盒将目的片段连接到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上。鉴定构建pcDNA3.1-Hoxa5、pcDNA3.1-BMP6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其次对敖汉细毛羊的成纤维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并将构建的质粒pcDNA3.1-Hoxa5、pcDNA3.1-BMP6共转染至成纤维细胞,采用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Hoxa5、BMP6基因单转染共转染在成纤维细胞中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经酶切、测序鉴定质粒pcDNA3.1-Hoxa5、pcDNA3.1-BMP6构建成功,并且共转染成纤维细胞Hoxa5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下降,BMP6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升高且共转染组的表达量极显著地高于单转染组(P<0.01)。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成功构建了敖汉细毛羊Hoxa5、BMP6基因的表达载体,并且成功共转染成纤维细胞,BMP6基因的表达量升高,Hoxa5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下降,因而初步推断基因BMP6抑制了Hoxa5基因的表达,相反地Hoxa5基因促进了BMP6基因的表达,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基础。
李晶张梦瑶刘开东柳楠柳楠
关键词:同源重组成纤维细胞RT-PCR
利用同源重组构建Chordin、BMP6真核表达载体及共转染成纤维细胞表达的研究
2020年
实验旨在构建敖汉细毛羊Chordin、BMP6基因表达载体,以及将其单、共转染至成纤维细胞中,分析mRNA、蛋白表达量的变化并探究两基因间的相互作用。采集40日龄的胎羊皮肤组织样品,通过PCR反应扩增目的基因(Chordin、BMP6基因)片段,利用SoSo试剂盒将目的片段与表达载体pcDNA3.1连接。鉴定正确后,将pcDNA3.1-Chordin和pcDNA3.1-BMP6转化至大肠杆菌(E.coli)DH5α感受态细胞振荡培养。提取质粒,将构建好的质粒pcDNA3.1-Chordin、pcDNA3.1-BMP6单、共转染至成纤维细胞中。通过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Chordin和BMP6转染后表达量的变化并探究两基因间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成功构建了Chordin、BMP6基因的表达载体,共转染成纤维细胞后Chordin基因的表达量明显升高且共转染组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单转染组,BMP6基因的表达量明显下降,且共转染组的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单转染组。Chordin基因抑制了BMP6基因的表达,BMP6基因促进了Chordin基因的表达。
荣恒李晶柳楠张梦瑶贺建宁
关键词:敖汉细毛羊成纤维细胞
利用同源重组构建BMP6、BMPR1B真核表达载体及共转染成纤维细胞表达的研究
2020年
旨在构建敖汉细毛羊BMP6、BMPR1B基因的过表达载体,而后将其导入成纤维细胞,分析转染后两基因mRNA、蛋白表达量的变化及基因间相互作用对毛囊的影响。选择40日龄敖汉细毛羊胎羊,采集组织样品,提取RNA后反转录成cDNA,通过PCR反应后利用SoSo试剂盒将纯化的目的片段与表达载体pcDNA3.1连接。酶切鉴定正确后,转至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振荡培养并挑取单菌落扩大培养。提取质粒后将pcDNA3.1-BMP6、pcDNA3.1-BMPR1B单、共转染至成纤维细胞中。转染后测定表达量的变化并探究两基因间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共转染成纤维细胞后BMPR1B基因及BMPR1B蛋白的表达量均较单转染组极显著升高(P<0.01),而BMP6基因及BMP6蛋白的表达量与单转染组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BMP6基因促进了BMPR1B基因的表达,BMPR1B基因对BMP6基因的表达几乎没影响。
荣恒张梦瑶贺建宁柳楠
关键词:敖汉细毛羊成纤维细胞RT-PCR

相关作者

龙雷
作品数:16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医院
研究主题:HNIS 共转染 放射性核素治疗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 病后
曹雪涛
作品数:944被引量:2,858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肿瘤 树突状细胞 基因治疗 基因疗法 蛋白分子
姜宁
作品数:70被引量:114H指数:5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弓形虫 穿梭质粒 穿梭载体 细粒棘球蚴病 重组腺病毒
陈启军
作品数:61被引量:83H指数:5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弓形虫 穿梭质粒 穿梭载体 细粒棘球蚴病 重组腺病毒
谭建
作品数:290被引量:1,089H指数:16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研究主题:131I治疗 碘放射性同位素 分化型甲状腺癌 甲状腺肿瘤 131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