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3篇“ 兴隆洼文化“的相关文章
兴隆洼文化骨龠的复刻与吹奏初探
2024年
通过3D数字化技术扫描修复复刻,馆藏于辽宁省朝阳市德辅博物馆的距今8000年左右的兴隆洼文化“骨笛”应为“骨龠”,具有无吹孔的特征,它与同时期贾湖遗址出土的贾湖“骨龠”南北遥相呼应并采取同样的斜吹演奏方法。经过测试,基础音阶为五声角调式音阶,通过气息和组合指法控制可演奏完整的七声音阶;音区范围为两个八度加一个纯四度,为人类杰出的史前吹管乐器之一。
于东波
关键词:兴隆洼文化骨笛
兴隆洼文化头盖骨牌饰研究
2024年
头盖骨牌饰在兴隆洼文化中出土数量较少,但其往往出土于墓主人贴身的位置,以及所用材质的特殊性,表明头盖骨牌饰与祖先崇拜有着密切关系,是原始宗教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器物之一。三件头盖骨牌饰分别代表了人面饰、臂饰、祭祀法器三个系统。祭祀法器随着红山文化的消亡,也渐渐失去其原本的作用而消失。人面饰和臂饰则在文化交流中进入中原地区,并发展为青铜人面像和青铜兽面牌饰。青铜人面像在商周时期进一步影响到四川、陕西等地,使当地出现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人面像;在汉代其作为百戏中的面具和仪式面舆继续流传,并衍生出了丧葬面具这一功能,而这一功能在辽代墓葬中亦有发现。臂饰与人面饰的发展脉络基本一致,商周时期其功能也一直被保留,被用于作为彰显身份地位的礼仪性用具且与宗教祭祀活动有着一定关系;秦汉时期,臂饰发展为臂鞲,更注重实用功能,并得到广泛流传;但是其最初的作用并未消失,至辽代仍可见用于彰显身份地位的礼仪性臂饰。
徐昭峰逄馥璐
关键词:祖先崇拜
兴隆洼文化鼓腹罐研究
兴隆洼文化是我国辽西地区非常重要的一支考古学文化,鼓腹罐是兴隆洼文化具有代表性的陶器器型之一。本文是对兴隆洼文化鼓腹罐这一类遗存进行研究,研究手段是对其进行分类,讨论鼓腹罐纹饰组合与鼓腹罐型式的关系,找寻鼓腹罐的渊源与流...
高永鹃
关键词:兴隆洼文化纹饰源流
兴隆洼文化“栽立式人形造像”初探
2021年
本文对兴隆洼文化时期的栽立式人形造像的分布地点做了系统扒梳,对其制成年代、功能用途等问题进行辨析,认为这类遗物为当时祖神崇拜的载体。兴隆洼文化时期族群已产生社会分层,当时社会应存在一定的秩序,在此背景下其文化的核心内容得以传承。这些情况表明早在兴隆洼文化时期国家文明曙光已然出现于辽西大地。
田野魏欣欣
关键词:兴隆洼文化原始宗教
兴隆洼文化的聚落与社会--从白音长汗二期乙类环壕居址谈起被引量:4
2021年
白音长汗遗址环壕围合的聚落是兴隆洼文化最小的社会单元,同时期仅约25座房屋,除正中一座大型仪式用房外,其他房屋从室内空间分割来看,每座大致住4~5人。这种聚落人口在百人上下,是氏族公社一类的社会单元,往往还与其他氏族组成部落,因此,兴隆洼文化时期应是氏族-部落社会。
张弛
关键词:兴隆洼文化
白音长汗遗址兴隆洼文化聚落空间研究
2020年
兴隆洼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期在燕山南北地区广泛分布的一种考古学文化,其文化边界往西可到潮白河流域,东至西辽河下游,北至大兴安岭南缘,南面直抵渤海岸边,距今6000~5300年,其年代与中原地区的裴李岗文化大体相当[1]。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现在,经过30多年的工作,考古工作者已经揭露了兴隆洼兴隆沟、白音长汗、查海、南台子等重要的遗址,并出版了查海、白音长汗两处遗址的考古报告,为日后深入研究兴隆洼文化的性质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陈继玲陈胜前
关键词:兴隆洼文化裴李岗文化考古报告文化边界
内蒙古白音长汗遗址兴隆洼文化时期的社会空间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空间一直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不同的考古学研究范式会以不同的视角和理念对其进行研究。文化历史考古学关注考古学文化的时空分布以及文化的地域交流[1]。中国考古学中的"区系类型"理论[2]以及以社会上层的文化交流为特征的"中国相互作用圈"理论[3]背后就是这样的空间观。研究考古材料同人类行为之间关系的过程考古学关注宏观的区域聚落形态[4]、微观的遗址活动区[5]以及家户考古[6]等,认为空间能够客观反映古人的经济生活、社会组织及其发展状况。
刘岩
关键词:兴隆洼文化中国考古学考古学研究聚落形态考古材料
兴隆洼文化聚落与社会研究
兴隆洼文化是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一支强劲的考古学文化,年代距今约8200-7000年,分布范围较广,学界研究者根据其分布范围与文化特征将兴隆洼文化划分地方类型,其中以西拉木伦河流域的白音长汗类型和大凌河流域的查海类型为...
李强
关键词:文化聚落社会形态
文献传递
兴隆洼文化的分期与年代被引量:10
2019年
兴隆洼文化分布于燕山南北地区。因缺乏明确层位关系,以往学术界对其分期与年代的认识分歧较大。从最近刊布的查海遗址材料出发,可将其划分为三期五段。据测年数据及与周边文化的比较,兴隆洼文化大体处于公元前6200~5000年,其早期年代为公元前6200~5600年,晚期年代为公元前5500~5000年,中期年代介于二者之间。
杜战伟韩斐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兴隆洼文化
小河西和兴隆洼文化的绝对年代
2019年
一、引言学界在小河西和兴隆洼文化的划分上有不同意见:有的学者认为小河西和兴隆洼是两个独立的、年代相近[1]或前后相继的考古学文化[2],有的学者则把小河西类遗存视为兴隆洼文化最早的一期[3]。但无论持何种观点,基本都同意"小河西"指代一种以夹砂素面筒形罐(亦有戳点纹和简单的附加堆纹)为代表的遗存,"兴隆洼"则是以施刻划纹和压印之字纹筒形罐为代表的遗存。
陈伟驹
关键词:兴隆洼文化考古学文化遗存

相关作者

刘国祥
作品数:45被引量:346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研究主题:红山文化 兴隆洼文化 考古学 遗址 西辽河流域
索秀芬
作品数:49被引量:273H指数:9
供职机构: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研究主题:新石器时代 兴隆洼文化 遗址 考古学文化 红山文化
陈国庆
作品数:43被引量:178H指数:8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文学院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遗址 夏家店下层文化 考古学文化 文化 兴隆洼文化
李少兵
作品数:28被引量:139H指数:7
供职机构: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研究主题:兴隆洼文化 文化 河沿 遗址 新石器时代
杨虎
作品数:16被引量:41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研究主题:兴隆洼文化 石器 红山文化 遗址 纹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