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7篇“ 养分内循环“的相关文章
人造林窗下香椿幼林细根的养分循环
2018年
【目的】通过研究香椿细根在衰老过程中的养分循环,以期揭示细根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养分循环规律,并为川中丘陵区柏木低效林近自然经营改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川中丘陵区柏木低效林"开窗补阔"改造模式中补植3年后的香椿细根为研究对象,按根序分级法分取1~5级细根,再将细根剥离土壤后置于黑色塑料瓶中,每间隔7 d获取并分析不同根序级细根中氮、磷、钾、钙和镁浓度变化,以确定香椿细根在衰老死亡过程中养分元素是否发生循环及其循环速率。【结果】(1)香椿1~5级细根中氮、磷、钾初始浓度均表现为低级细根(1~2级细根)显著高于高级细根(4~5级细根)(P<0.05),钙和镁在根序间差异不显著(P>0.05)。(2)香椿细根衰老过程中氮、磷、钾元素的转移量明显高于钙和镁元素,且在1级细根的养分元素迁移量最多,浓度一直呈下降趋势,在其他根序级中浓度先升后降,表明香椿细根在衰老过程中养分转移是从根轴末端的低级细根开始,依次转移到高级细根上。(3)香椿1~5级细根在衰老过程中氮、磷和钾的平均循环率分别为16.41%、21.95%和17.09%,养分循环主要在1~2级细根中,其循环率远大于3~5级细根,钙和镁在香椿1~5级衰老细根中基本不发生转移。方差分析显示,同一元素在1~2级细根以及3/4~5级细根中的循环率无显著差异,但1~2级细根循环率显著高于3/4~5级细根。【结论】香椿细根在衰老过程中氮、磷、钾元素存在明显的循环,钙和镁基本不发生转移,且养分循环主要在低级细根中,其循环率远大于高级细根,即低级细根在物质和养分循环中的作用要强于高级细根。
周义贵刘运科苏宇苏宇李德会
关键词:细根养分内循环养分迁移香椿林窗
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叶片养分循环研究
本试验地位于福建省境,选取福建三明市莘口教学林场格氏栲天然林(Castanopsis kawakamii Natural forest,NF)、格氏栲人工林(Castanopsis kawakamii plantati...
邱岭军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叶片养分含量土壤理化性质化学计量
林地覆盖经营对雷竹鞭根主要养分循环的影响被引量:14
2015年
为了给林地覆盖经营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参考,探讨了休养式覆盖经营(覆盖3a后休养3a)、长期覆盖经营(覆盖6a)和不覆盖雷竹林(CK)2年生壮龄竹鞭及其1级、2级根N、P、K、Mg、Ca、Fe浓度和养分迁移、循环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覆盖经营年限雷竹林N、P、K、Mg、Ca和Fe浓度总体上1级根显著高于2级根。1级根和2级根中均存在N、P、K、Mg的养分循环,且1级根养分循环率大于2级根,Fe、Ca循环不明显。N、P、K、Mg养分浓度与养分迁移速率随时间的推延,1级根为持续降低,2级根为先升高后降低。与不覆盖雷竹林相比,休养式林地覆盖经营总体上提高了1级、2级根的N、P、K、Ca的浓度和P、K、Mg的迁移速率、N、P、K的迁移量、P、K的养分循环率以及1级根Mg的浓度和迁移量、2级根N的迁移速率和Mg的循环率;长期林地覆盖经营虽提高了雷竹1级根N、K的浓度和N的迁移量及2级根N的浓度和循环率,但总体上降低了1级根P、K、Mg和2级根N、P、Mg的迁移量与1级、2级根P、Mg的迁移速率及P、K、Mg的养分循环率。研究表明:雷竹林鞭根中存在明显的养分循环,且1级根对养分循环的贡献较大。休养式林地覆盖经营利于雷竹林对养分循环利用,而长期覆盖经营阻碍了根系对养分的平衡吸收,减弱了根系养分循环,不利于雷竹林的生长更新。
陈珊陈双林郭子武
关键词:雷竹林地覆盖养分内循环养分迁移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养分循环与周转利用效率的研究
近些年来杉木人工林多代连栽生产力下降日趋明显,但目前对杉木连栽地力衰退的在机制还不很清楚,因此,如何进一步揭示杉木人工林连栽地力衰退的在机制成为当前林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广大研究者将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主要原...
周丽丽
关键词:杉木细根养分转移养分循环
林地覆盖经营对雷竹鞭根主要养分循环的影响
为了给林地覆盖经营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参考,探讨了休养式覆盖经营(覆盖3a后休养3a)、长期覆盖经营(覆盖6a)和不覆盖雷竹林(CK)2年生壮龄竹鞭及其1级、2级根N、...
陈珊陈双林郭子武
关键词:雷竹养分内循环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群落的细根现存量及养分循环被引量:13
2012年
细根(直径≤2mm)是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细根通过呼吸作用和周转过程向土壤输送有机质(Jackson et al.,1997;王政权等,2008)。细根生物量虽然仅占植物体总生物量的5%左右,但由于细根生长和周转迅速,其生长量可占森林初级生产力的50%~75%(Nadelhoffer et al.,1992)。
王存国韩士杰周玉梅张军辉张岩徐媛王树堂
关键词:阔叶红松林养分内循环
柳杉细根衰老过程中的养分循环被引量:4
2010年
将柳杉细根剥离土壤,加速细根衰老,测定并分析柳杉细根衰老期间不同根序细根的N,P,K及Ca浓度变化以及N,P,K浓度与Ca浓度比值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在柳杉细根死亡过程中,N及K存在明显的循环,Ca循环不明显,P没有循环;2)养分循环首先出现在1级细根,其次是2和3级细根,表明细根衰老和死亡顺序与生长顺序相反;3)养分回输表现为阶段性,1级细根首先回输到2级细根,2级细根再回输到3级细根;4)柳杉细根中N,P,K浓度变化趋势和它们与Ca浓度比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吴勇李贤伟荣丽刘语欣罗艺霖
关键词:柳杉养分内循环养分迁移
巨桉人工林凋落物、养分循环养分归还的动态变化
森林凋落物是林地有机质的主要物质库和维持土壤肥力的基础,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途径,凋落物的养分归还对维持林地地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桉树人工林已成为我国南方大面积造林的树种之一,通过对凋落物特性的...
李纪伟
关键词:巨桉人工林森林凋落物养分内循环养分归还森林生态系统
树木细根养分循环被引量:14
2006年
养分循环是树木减少养分损失,提高养分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树木细根寿命短、周转快,每年大量凋落死亡,因此,近20多年来树木细根养分循环的研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关于树木细根养分循环目前的研究结论比较复杂。本文从细根在树木地下部分养分循环中的重要地位、细根养分循环对树木减少养分损失的重要性、细根中各养分元素循环的研究现状以及细根养分循环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综合论述了国外的进展情况,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黄石竹张彦东王政权
关键词:细根养分内循环养分转移
水曲柳和落叶松细根养分循环的研究
本文于2005年5月至9月,研究了东北地区重要用材树种水曲柳(Fraxinusmandshurica)和兴安落叶松(Larixgemeilinii)人工纯林细根的养分循环。通过对0~30cm土层活根和死根的N、P、K...
黄石竹
关键词:水曲柳落叶松养分内循环

相关作者

康文星
作品数:168被引量:2,237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杉木人工林 杉木 人工林 生物量 杉木林
李贤伟
作品数:378被引量:2,114H指数:25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
研究主题:细根 退耕还林 柏木 低效林 林窗
吴勇
作品数:51被引量:254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岷江上游 可持续利用 养分内循环 景观 土地利用
陈珊
作品数:16被引量:130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研究主题:雷竹 林地覆盖 雷竹林 养分内循环 毛竹
郭子武
作品数:214被引量:1,041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研究主题:毛竹 雷竹 林地覆盖 高节竹 毛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