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98篇“ 养殖条件“的相关文章
- 翘嘴鳜“华康2号” 饲料养殖条件下生长速度快
- 2025年
- 翘嘴鳜隶属于鲈形目、鳜亚科、鳜属,简称鳜,是鳜属鱼类中体型最大、生长最快的一种,又称桂鱼、桂花鱼、季花鱼等。翘嘴鳜原产于湖北,引种到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后,依靠引进东南亚热带地区麦鲮作为翘嘴鳜养殖的活饵料鱼,使翘嘴鳜人工养殖得到了迅速发展,形成了以池塘养殖为主体的规模化养殖。
- 关键词:桂花鱼规模化养殖翘嘴鳜饲料养殖鲈形目
- 一种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条件下诱导光唇鱼繁殖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条件下诱导光唇鱼繁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后备亲本的选择;(2)人工冬化与光照控制处理;(3)人工催熟;(4)人工催产;(5)人工授精;(6)人工孵化。本发明克服了传统繁殖方式中的...
- 颉志刚翁仙慧
- 流水养殖条件下细鳞鲑、哲罗鲑及其杂交种生长、肌肉质构特性和营养的比较研究
- 2025年
- 为比较我国冷水养殖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哲罗鲑(Hucho taimen)及其杂交种(B.lenok♂×H.taimen♀)生长、肌肉的质构特性和营养成分,以体质量为(151.74±3.71)g的三种鱼类为研究对象,在模拟自然界流水环境条件下饲养90 d。结果显示:杂交种的特定生长率、增重率和摄食率显著高于细鳞鲑和哲罗鲑。杂交种肌肉的咀嚼性和硬度均显著高于细鳞鲑和哲罗鲑。细鳞鲑肌肉蛋白含量(20.62%)最高,细鳞鲑和杂交种脂肪含量(2.67%、2.71%)最高。哲罗鲑和杂交种的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总量高于细鳞鲑。另外,杂交种肌肉中常量元素K含量最高,微量元素中以哲罗鲑的Mg元素、细鳞鲑的Ca和Zn元素以及杂交种的Na和Fe元素含量最高。综合各项指标发现杂交种不仅生长快,而且肌肉口感佳、品质好,是具有市场开发潜力的经济鱼类。
- 蒋湘辉王兴兵李赫王旭徐浩然
- 关键词:质构特性肌肉营养
- 一种适用于低水温养殖条件的凡纳滨对虾低鱼粉配合饲料
- 本发明涉及虾养殖饲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低水温养殖条件的凡纳滨对虾低鱼粉配合饲料,原料组分包括蛋白源、脂肪源、糖源、复合诱食剂、单体诱食剂、抗温度应激物、免疫增强剂、抗氧化剂、必需氨基酸、复合维生素、单体维生...
- 牛津赵伟谢仕华陈梦蝶姚蓉陈安琪陈宝杨
- 不同综合养殖条件对花鲈和刺参生长性能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 2024年
- 本文探究池塘综合养殖花鲈和刺参在不同密度和水深条件下生长性能、存活率(SR)和非特异性免疫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SZ)活性的差异。采用池塘围隔对比法开展科学实验,结果表明:综合养殖密度对花鲈和刺参生长性能的影响较为明显,但对其SR、SOD和LSZ活性的影响未见显著(P>0.05)。Ca密度即花鲈2.0 ind./m2、刺参5.0 ind./m2为其适宜的池塘综合养殖密度;在实验水深范围内,综合养殖花鲈、刺参在不同深度生长参数、SR和非特异性免疫酶(SOD、LSZ)活性差异均不明显(P>0.05),但花鲈生长性能已呈现随水深增大而逐渐增强的趋势,刺参则与之相反。2.0 m为花鲈和刺参池塘综合养殖适合的水深。本研究为海水池塘多营养级综合养殖模式的开发与应用积累了有用的技术资料。
- 姜森颢雷雨婷刘畅卢枳伸蒋从兵徐海荣
- 关键词:综合养殖刺参生化指标
- 人工养殖条件下香螺摄食行为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应用实验生态学方法,以长牡蛎、卤虫、鳀鱼及海湾扇贝为饵料,研究了香螺的摄食行为。结果发现,香螺摄食方式为伸出口吻利用齿舌刮取食物,趋向食物时具有方向性;进食时无法锁定食物,且需要暗光环境。实验观察香螺对4种饵料生物均有摄食,但对长牡蛎的摄食指数达到不摄食水平;对鳀鱼的摄食指数最高,达到0.290±0.040,但与卤虫摄食指数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对两种贝类的摄食指数明显偏低,对4种饵料生物摄食喜好程度总体为鳀鱼>卤虫>海湾扇贝>长牡蛎。香螺属于明显的夜间摄食型节律,白天即使仍存在饵料生物也极少摄食,夜间特定摄食指数达到0.672±0.011,与晨昏摄食指数差异显著(P<0.05),与日间摄食指数差异极显著(P<0.01)。经Boostrap法抽样1000次检验,各组中位数均在其95%置信区间范围内,本次实验数据具代表性。研究表明,香螺是一种摄食范围广、摄食昼夜节律明显的腹足类动物。在人工养殖过程中,应当为其提供遮蔽物及弱光环境,以鱼类及甲壳动物为主要饵料组成部分,饵料聚集成堆于黄昏投喂,以提高其饵料利用率。
- 贺加贝赵晓伟汲生磊王涵赵强
- 关键词:摄食行为摄食节律
- 人工养殖条件下香螺生殖系统组织学观察及生殖细胞特征
- 2024年
- 为探明香螺(Neptunea cumingii)雌、雄生殖系统发育规律及特征,以中国山东省烟台市四十里湾海域人工养殖的香螺(体质量为58.09 g±10.70 g)为研究对象,利用组织切片技术对其性腺发育及生殖细胞发生进行连续观察,并研究了水温对性腺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螺为雌、雄异体,本次采样性别比为2.45∶1,偏离期望值;雄性生殖系统由交接口、交接器、贮精囊、输精管和精巢5部分组成,精子在精巢的精小叶内形成,雌性生殖系统由产卵器、囊腺体、受精囊、输卵管和卵巢5部分组成,卵细胞在卵巢滤泡中发生;雌、雄性腺发育均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与排放期和退化期4个阶段;精子发生经过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精子5个阶段,卵子发生经过卵原细胞、小生长期卵母细胞、大生长期卵母细胞和成熟卵子4个阶段;在同一个体中,香螺雄性不同生殖细胞具有分批成熟、排放的特点,但雌性生殖细胞成熟、排放较为同步。研究表明,香螺雌、雄性腺均在水温较低的时期进入快速发育阶段,雄性较雌性早成熟1~4个月,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同性个体间性腺发育阶段较为接近,产卵期集中在5—6月份,具备人工规模化苗种繁育的条件。
- 贺加贝王涵赵延宁李峰杨陆飞赵强
- 关键词:繁殖生物学性腺发育生殖细胞发生
- 基于无抗养殖条件下的蛋鸡疫病防治研究
- 2024年
- 在规模化的蛋鸡养殖场内,若发生疫情,疾病往往会在鸡群中迅速传播,给养殖户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无抗养殖是指使用中草药、益生菌、抗菌肽、酶制剂等抗生素的替代品,来提高蛋鸡的免疫功能,在防治常见疫病的基础上,还能发挥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提高产蛋性能以及鸡蛋质量、预防常见疾病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无抗养殖背景和现状的概述,阐述了无抗养殖的重要性,提出了完善疫苗免疫程序、加强全周期养殖管理、合理调控蛋鸡饲养的密度、严控病源等措施,为提升我国蛋鸡疫病防控水平提供依据。
- 孙朝阳
- 关键词:蛋鸡疫病防治微生物制剂功能性寡糖
- 野生与养殖条件下香港牡蛎和咬齿牡蛎寄生派琴虫感染差异研究
- 2024年
- 人类活动改变了牡蛎的生长和发育环境,也因此影响着其体内寄生虫的繁殖,促进了寄生虫的扩散与传播。为评估人类活动对香港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和咬齿牡蛎(Saccostrea mordax)感染派琴虫(Perkinsus spp.)的影响,分别采集了华南沿海8个地区的6个野生牡蛎种群和4个养殖牡蛎种群,分析了野生和养殖条件下派琴虫的感染率与感染丰度差异。结果显示,养殖香港牡蛎的派琴虫平均感染率为(61.25±13.30)%,与野生香港牡蛎差异不显著,但两者均显著高于野生咬齿牡蛎[(13.75±5.45)%]。不同地区间养殖香港牡蛎的派琴虫感染率差异显著,而野生香港牡蛎和野生咬齿牡蛎的派琴虫感染率差异均不显著。野生香港牡蛎派琴虫平均感染丰度为[(1144.79±295.85)个·g^(-1)],与野生咬齿牡蛎差异不显著,但两者均显著低于养殖香港牡蛎[(14668.08±8379.21)个·g^(-1)]。不同地区间,养殖香港牡蛎、野生香港牡蛎、野生咬齿牡蛎的派琴虫感染丰度均差异不显著。香港牡蛎转运养殖促进了不同地区间派琴虫的传播,人为干预的养殖与野生的环境差异造成了派琴虫的感染丰度显著变化。首次在咬齿牡蛎上发现了派琴虫感染,说明派琴虫的传播范围广、传播能力强。咬齿牡蛎特殊的附着生活方式降低了派琴虫的感染风险。由于野生香港牡蛎的感染丰度低,将其亲本用于育苗可降低派琴虫的垂直和水平传播风险。
- 庄梦浩付胜利姚托卢洁姜皓译王玉香郝耀彤叶灵通
- 关键词:野生种群
- 硫辛酸对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大口黑鲈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肌肉品质的影响
- 秦牧
相关作者
- 朱华平

- 作品数:145被引量:533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研究主题:罗非鱼 尼罗罗非鱼 无乳链球菌 荷那龙罗非鱼 莫桑比克罗非鱼
- 马冬梅

- 作品数:147被引量:315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研究主题:大口黑鲈 草鱼 SNP标记 生长性状 亲本
- 樊佳佳

- 作品数:158被引量:463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研究主题:大口黑鲈 草鱼 生长性状 SNP标记 亲本
- 唐玉华

- 作品数:558被引量:137H指数:4
- 供职机构:金湖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 研究主题:池塘 小龙虾 河蟹 黄颡鱼 养殖池塘
- 林明辉

- 作品数:62被引量:92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研究主题:水产养殖 云斑尖塘鳢 线纹尖塘鳢 养殖条件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