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1767篇“ 内固定“的相关文章
一种腰椎峡部裂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腰椎峡部裂固定装置,涉及腰椎固定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连接盒主体,所述连接盒主体一侧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螺纹丝杆,所述第一螺纹丝杆外侧螺纹套接有第一弧杆,所述连接盒主体远离第一螺纹丝杆一侧通过轴承连接有...
黎景源崔轶冯凡哲王玉垒邵能琪徐文豪
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评价
2025年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效果评价。方法将85例四肢骨折患者采用抛币法分成对照组(常规固定,n=42)和研究组(锁定加压钢板固定,n=43)。对两组临床指标、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有效率等数据进行分析并比较。结果研究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疼痛得到有效抑制,评分结果显示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有效性、安全性均较高,可以帮助患者抑制术后疼痛,对缩短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具有积极意义。
白元元谢磊
关键词:四肢骨折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疼痛有效率
固定架与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Meta分析
2025年
目的采用系统评价,探明闭合复位后外固定固定与切开复位后钢板固定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distal radius fracture,DRF)时的疗效优劣。方法检索公开数据库,如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等,收集自建库至2023年7月以来公开发表的关于这两种方法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ail,RCT)。人工对检索文献进行筛选,对于最终纳入的研究,使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进行质量与偏倚风险评估,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两种方法术后影像学、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等方面的优劣。结果共纳入20篇RCT文献,共计1845例患者,其中外固定架组928例,钢板固定组91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治疗方法在在尺偏角(MD=-0.72,95%CI:-1.35~-0.10,P=0.02);尺骨变异(MD=0.80,95%CI:0.59~1.01,P<0.001);旋前(MD=-2.60,95%CI:-4.88~-0.31,P=0.03);视觉模拟量表评分(MD=0.10,95%CI:0.02~0.17,P=0.01);感染率(RR=5.18,95%CI:2.50~10.73,P<0.001)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固定组优于外固定组,而在掌倾角(MD=0.35,95%CI:-3.40~4.11,P=0.85);桡骨高度(MD=-0.50,95%CI:-1.26~0.27,P=0.21);握力(MD=-0.15,95%CI:-0.51~0.20,P=0.40);背伸(MD=-3.84,95%CI:-9.60~1.91,P=0.19);掌屈(MD=-2.12,95%CI:-6.47~2.24,P=0.34);旋后(MD=-3.22,95%CI:-6.46~0.02,P=0.05);桡偏(MD=-0.01,95%CI:-0.82~0.85,P=0.98);尺偏(MD=0.00,95%CI:-0.33~0.33,P=0.98);上肢功能障碍评定量表(DASH)评分(MD=0.07,95%CI:-3.02~3.16,P=0.96);并发症总发生率(RR=1.10,95%CI:0.94~1.27,P=0.23);复杂区域性疼痛综合征发生率(RR=1.70,95%CI:0.96~3.03,P=0.07)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目前研究数据观察,切开复位钢板固定组在术后尺偏角的恢复、尺骨变异、旋前活动、以及感染率等方面优于外固定组,而在掌倾角、术后桡骨高度的减缩、握力的恢复、桡、尺偏或旋后等活动度以及上肢功能障碍评分(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总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无�
张玉衡赵月纯成永忠桑志成
关键词:肱骨骨折外固定器
探讨切开复位固定术治疗复杂踝关节骨折的临床价值
2025年
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应用切开复位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整理正定县人民医院接收的82例患者,时间是2023年1月-12月,分为2个研究组别,均41例。对照组(保守治疗),观察组(切开复位固定术治疗)。比对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间的优良率、并发症率、关节功能和步态与平衡功能比对(P均〈0.05)。结论 相较于保守治疗,切开复位固定术效果理想,并发症较少,能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且能促进患者步态功能、平衡功能恢复,有推广价值。
邢立华
关键词:复杂踝关节骨折保守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效果
2025年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MIPPO)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72例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行MIPPO治疗,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固定术(ORIF)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优良率,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水平,手术前后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C反应蛋白(CRP)]、应激指标[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IL-4、CRP、Cor、ACTH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PO治疗四肢骨折患者可改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降低炎性因子和应激指标水平,效果优于ORIF治疗。
黄勇
关键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四肢骨折应激指标
倒三角空心螺钉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
2025年
目的比较倒三角与正三角空心螺钉固定(CSIF)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FNF)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收治的52例FN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34例;年龄28~60岁[(45.7±9.3)岁]。骨折Garden分型:Ⅰ型11例,Ⅱ型34例,Ⅲ型7例。骨折Pauwels分型:Ⅰ型33例,Ⅱ型13例,Ⅲ型6例。28例行倒三角CSIF治疗(倒三角组),24例行正三角CSIF治疗(正三角组)。术前和术后3个月行核医学三相骨显像及骨断层显像,比较2组骨折近端血供状况。比较2组术前和术后1 d、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前及术后3个月股骨头后倾角;末次随访时骨折不愈合率、股骨头缺血坏死率。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8~30个月[(24.2±5.6)个月]。术前2组骨折近端均存在广泛血供缺损;术后3个月,倒三角组骨折近端血供恢复优良率为92.9%(26/28),显著高于正三角组的70.8%(17/24)(P<0.05)。术前倒三角组与正三角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44.1±4.1)分、(43.5±5.1)分(P>0.05);术后1 d、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倒三角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71.7±3.6)分、(87.0±3.6)分、(88.7±2.6)分,均显著高于正三角组的(65.0±5.4)分、(80.5±5.2)分、(82.6±4.0)分(P<0.05)。末次随访时,2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与同组术后3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同组术后1 d(P<0.05)。术前倒三角组和正三角组股骨头后倾角分别为(16.9±4.4)°、(16.8±5.0)°(P>0.05);术后3个月,倒三角组和正三角组股骨头后倾角分别为(8.9±1.9)°、(9.0±1.8)°(P>0.05)。术后3个月,2组股骨头后倾角均小于同组术前(P<0.05)。末次随访时,2组骨折不愈合率和股骨头缺血坏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正三角CSIF比较,倒三角CSIF治疗青壮年FNF具有骨折近端血供与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的优势。
孟飞刘敏袁明刚崔林江吕成昱张海宁李利昕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器股骨头全身成像血供重建
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8月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切开复位固定术,观察组实施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固定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34)。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肿胀、淤血、不能承受体质量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功能、活动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34)。结论: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临床指标,促进术后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踝关节功能。
李剑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微型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5年
目的:探究微型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名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微型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实施微型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和手术指标(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4周使用肩臂手功能障碍评分量表(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评价患肢功能,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simulation scoring,VAS)评价患处疼痛程度并记录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缩短(P<0.05)。与治疗前相比,各治疗组DASH评分和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DASH评分下降更为显著(P<0.05),但两组的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无差异(P>0.05)。结论:微型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能提高疗效,促进掌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且不增加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
刘峰
关键词:掌骨骨折微型外固定架克氏针内固定疗效
关节镜辅助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
2025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微创经皮钢板固定(MIPPO)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13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关节镜辅助MIPPO治疗,54例)和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59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VAS评分、膝关节屈曲活动度以及影像学指标(股胫角、翻角、后倾角、膝关节间隙宽度)。采用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9个月随访。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均短(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采用HSS评分评价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股胫角:末次随访时两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翻角、后倾角、膝关节间隙宽度:末次随访时两组均小于术前(P<0.05),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屈曲活动度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MIPPO治疗胫骨平台,具有创伤较小、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较少、患者术后疼痛减轻的优势,更利于骨折愈合及膝关节功能恢复。
章斌郭锦明刘俊严宏生阚晨缪荣荣章东明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支架外固定与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25年
目的:外固定支架和钢板固定作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常用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各有利弊。系统评价外固定支架与钢板固定治疗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桡骨远端骨折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研制提供论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和万方数据库,纳入2013年10月至2023年10月发表的关于外固定支架和钢板固定治疗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使用Review Manager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1)纳入8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4篇,英文文献4篇、总样本量648例,外固定支架组328例,钢板固定组320例;(2)术后3个月,钢板固定组的背伸、掌屈、旋后范围优于外固定支架组;术后12个月,钢板固定组的握力、掌倾角、掌屈、旋前和旋后范围优于外固定支架组;钢板固定组在术后感染方面优于外固定支架组,其余结局指标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现有8项证据表明,在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式选择上,外固定支架与切开钢板固定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综合其他因素钢板固定更胜一筹,但是对于一些高度严重的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骨质较差、严重污染的开放性骨折以及软组织肿胀而无法进行切开手术的特殊患者,外固定支架才是首选。此次研究结果具有局限性,未来还需要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另外需重视远期疗效、其他次要指标的观察,补充优化当前研究结果。
林晴刘峘成永忠姜俊杰李永耀李光耀
关键词:外固定支架内固定

相关作者

蔡贤华
作品数:983被引量:2,182H指数:21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研究主题:骨折 内固定治疗 内固定 骨折固定术 髋臼
徐荣明
作品数:937被引量:3,098H指数:23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六医院
研究主题:内固定 颈椎 骨折固定术 下颈椎 内固定器
马维虎
作品数:738被引量:2,291H指数:20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六医院
研究主题:颈椎 后路 椎弓根螺钉 下颈椎 枢椎
尹庆水
作品数:899被引量:4,160H指数:33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枢椎 寰椎 寰枢椎脱位 生物力学 寰枢椎
刘曦明
作品数:530被引量:1,254H指数:17
供职机构:湖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骨折 内固定治疗 髋臼 内固定 骨折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