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0篇“ 内在矛盾性“的相关文章
西方资本主义法治的内在矛盾性辨析
2024年
当今世界,法治是公认的人类文明重要成果,但人类文明形态各异,法治并没有固定不变的统一模式。长期以来,美国把自己描述成人类文明的“灯塔”,精心塑造美国司法独立、公正乃至正义化身的“人设”,致力于编织一套以美国法治为评判标准的话语体系。现实中,美国司法不仅陷入派系政治的泥潭而无法自拔,而且变成内部争斗与对外“霸凌”的武器,更是在一系列腐败丑闻中跌落神坛。
张佳俊
关键词:司法独立内在矛盾性话语体系人类文明
理范畴的内在矛盾性及其主观化演进——以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的论说为中心
2022年
“理”是宋明理学最核心的范畴。朱学、陆学与王学的差异,与他们对“理”范畴理解的不同有很大关系。近现代学者已经发现,朱熹的“理”范畴有无法调和的内在矛盾,即主观与客观矛盾。这个矛盾朱学无法解决,陆学也无法解决,直到王学取消了“理”的客观,才彻底解决。
毕游
关键词:陆九渊陆学内在矛盾性朱学主观化
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之“商品”的内在矛盾性
2022年
“商品”的内在矛盾性理论由来已久,但学界对其内涵及其成型过程的直接阐释较少。梳理相关文本可知,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到《资本论》,马克思关于商品的范畴从交换价值单一维度推进到使用价值与价值内在矛盾统一维度。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最终确立了《资本论》的逻辑起点,并以此深化了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丰富内容。
刘林娟
关键词:《资本论》
论魏晋风度的内在矛盾性
2019年
按中国哲学传统,动之情或情是生命本所发之情,其产生动力在“动”,所谓“情者,之动也”;感物之情或感情是因外物的感召而生发的感应之情,其产生动力在“物感”,所谓“人生而静,天之也。感于物而动,之欲也”。情是任而发的,其情态即使遇到外物也不会受物牵制,因而能超越于物感。感情则是由感而发,其情态受物的牵制而激发情志,是随物缱绻的。在魏晋的重情风尚中,虽然这两种情态都得到了高扬,但又有着区别。借鉴《庄子•德充符》中关于“有情”和“无情”内涵的辩论,笔者将动之情称为一种超越感情的“无情”或“忘情”,将感物之情称为一种与物婉转的“有情”或“钟情”。本文所要澄清的是,魏晋美学中对感情的高扬乃出于一种汉末以来的气感类应哲学,而对情的高扬则是玄学带来的新义。从魏晋玄学来看,不是“钟情”,而是“无情”方为其情论的主旨。受其影响,魏晋士人在日常“钟情”生命层面上还开辟了一条“无情”的人生之路。应当说,气化之“钟情”与玄化之“无情”构成了魏晋士人生命内在深刻而又矛盾的一体两面。
余开亮
关键词:魏晋士人魏晋风度内在矛盾性魏晋美学魏晋玄学生命本性
孟、荀之“”論是完善自足的嗎?——從各自思想道路的内在矛盾性進行考察
2019年
當代孟、荀""論的闡發者多從問題意識出發得出"應然"的理論重構,卻忽略了思想本身"已然"的内在衝突。從思想自身來看,問題不在於""論應該是什麽,而在於""論究竟是什麽以及爲何如此,這使得""論基於思想自身發展及其内在矛盾的闡發更具理論意義。在與告子的争論中,孟子從來源、内涵、面向三個層面對""論進行闡發。在層層區分中,"大體"、"小體"之别在孟子那裏成爲一個選擇難題,"善"面臨着道德判斷是否成立的矛盾。荀子的""論有三重視角,即:生理層面、心理層面、心知層面。他將批判的着力點置於心理層面的"情"而非欲望上,並以"辨合符驗"作爲總原則,這使得""惡與"僞"善有着足够的理論張力。"善"、"惡"的闡發忽略了理論創建與實踐的道德判斷之間的差别,這造成了""論自身的斷裂。雖然具有理論缺憾,但""論的闡發策略卻爲進一步的理論架構與社會實踐提供了契機。
史建成
关键词:性善情性
轻质木框架体系的内在矛盾性探索--建筑师刘宇扬的木构实践被引量:2
2018年
不论是工业还是手工业,人类的制造活动总离不开工具。工具的演变史亦常作为人类进化史的切入角度,几次工具的革新都成为了人类进化历程中的拐点。从考古的角度来看。旧石器时代中出现了两种最基本的工具类型:用以劈凿事物的石刀与用以穿刺事物的骨刺。它们不仅是打猎、切割的工具,也是后来人工取火的工具——“钻燧取火”与“钻木取火”两个典故可为印证,其中“木钻”正是穿刺工具的类型变体。
张峰
关键词:建筑师矛盾性人类进化史轻质旧石器时代
王船山诗学内在矛盾性研究
本书从“诗歌起源”的角度,追溯了船山关于诗、乐关系及其缘起问题的论述,并通过对“诗道情”这个诗学命题进行的哲学、美学分析,获得船山诗学内在矛盾的逻辑起点。作者以历史的视角,探寻船山诗学评论实行“双重标准与原则”的缘由...
刘克稳
关键词:王夫之诗学
钟情与无情的周旋:论魏晋风度的内在矛盾性被引量:1
2018年
重情作为魏晋风度的一大特色,历来受到魏晋思想研究者重视。然而在一些研究者那里,经常将情与感情的用法进行混同,而得出一些片面的看法。魏晋风度当受到传统的气感类应哲学观与汉末以来玄学新义的双重影响,前者形成了魏晋士人"钟情"的日常情态,后者则引导了一种"无情"的理想追求。"钟情"与"无情"的周旋反复构筑了魏晋风度的内在矛盾性,呈现了魏晋士人冲突的人生美学。在谈论魏晋美学"情的自觉"时,实有必要对二者进行分疏。
余开亮
关键词:钟情无情魏晋风度元气论玄学
“具体”世界的内在矛盾性:马克思的视角及其意义
2017年
在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的解读视域中,作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科学方法论之重要一环的"具体",并非只是经济学层面上的数量化具体,也不只是文化批判层面上的抽象化或异化的具体,而是包含着内在矛盾运动的现实历史"具体"。它被一般利润率不断下降的规律所支配,并呈现出颠倒的、着了魔的特。准确地理解这一点,对于我们深化对《资本论》科学方法论的解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齐效玫唐正东
论《独药师》的内在矛盾性
2017年
《独药师》不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充斥着矛盾。形式上作者运用了二元对立的写作方式,将"非虚构"与虚构巧妙运用于文本;内容上小说中到处都是矛盾的个体以及相互矛盾的主题。对于矛盾的原因,除了作者对于写作方式的大胆运用外,还与作者自身的时代差异以及儒道文化对作者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关。这些矛盾不仅塑造了丰富的人物形象,更是将小说主题进一步升华。
夏云
关键词:主题

相关作者

杨小军
作品数:132被引量:271H指数:8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科学发展观 非线性 中国共产党 非线性思维 毛泽东
申永贞
作品数:14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经贸职业学院
研究主题:内在矛盾性 文化认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余开亮
作品数:69被引量:159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研究主题:美学 郭象 儒家 美善合一 美学理论
余荣虎
作品数:57被引量:93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
研究主题:乡土文学 乡土小说 叙事 湘西世界 文学批评
詹琰
作品数:19被引量:6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
研究主题:科学家 科学家形象 DAST 热点主题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