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篇“ 内踝前动脉“的相关文章
- 内踝前动脉穿支为蒂的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中前部背侧软组织缺损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 探讨内踝前动脉穿支为蒂的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中前部背侧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 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5年2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手二科收治足中前部背侧软组织缺损11例,其中男10例、女1例,年龄22-56岁;左足4例,右足7例;重物碾压伤5例,绞伤3例,车祸伤3例.11例患者创面均伴有肌腱、 骨、 关节外露,软组织缺损范围为5.0 cm×3.0 cm-15.0 cm×9.0 cm;均择期手术采用内踝前动脉穿支为蒂的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治疗.结果 本组1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3年.所有患者皮瓣均完全成活,外形满意,皮色好,耐磨,两点辨别觉8-12 mm;供区植皮全部成活.末次随访时,伤肢可负重行走,满足患者日常生活需要.结论 内踝前动脉穿支为蒂的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供血充足,同受区颜色与质地接近,感觉恢复满意,可有效修复足中前部背侧软组织缺损,疗效满意.
- 于志亮张净宇高顺红张云鹏张文龙胡宏宁于俊
- 关键词:内踝前动脉隐神经足背软组织缺损
- 经内踝截骨入路内踝前动脉舟骨瓣移植治疗距骨颈骨折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总结采用经内踝截骨人路内踝前动脉舟骨瓣移植治疗距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内踝截骨入路内踝前动脉舟骨瓣移植治疗距骨颈骨折HawkinsⅡ型20例,Ⅲ型36例,Ⅳ型7例。结果63例获随访12-48个月,均在术后18个月内骨性愈合。疗效按AOFAS评定标准:优38例,良18例,可7例,优良率88.9%。结论保护残存血运,重建血液循环是治疗距骨颈骨折的关键,以内踝截骨人路内踝前动脉舟骨瓣植可显著提高距骨颈骨折愈合率。
- 陈海涛梁群英赵汝平李启中郭海欧
- 关键词:距骨骨折内踝截骨骨瓣
- 带隐神经内踝前动脉穿支蒂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带隐神经内踝前动脉穿支蒂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内踝前动脉穿支为旋转点,以隐神经相伴行的大隐静脉为轴线,根据受区大小、部位及旋转点的位置设计带隐神经内踝前动脉穿支蒂皮瓣,修复8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皮瓣切取范围为:3cm×4cm^5cm×8cm,血管蒂长4~6cm,血管蒂旋转部位于内踝上1~3cm。结果 8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2~36个月,皮瓣无皮肤破溃,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基本满意,行走正常,术后1年两点辨别觉为1.0~1.2cm。结论带隐神经内踝前动脉穿支蒂皮瓣切取简便快捷,血供可靠,不牺牲主干血管,皮瓣切取面积大,逆转距离短,能恢复一定的足踝部感觉,是一种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理想皮瓣。
- 崔红旺李中锋王俊波
- 关键词:隐神经内踝前动脉皮瓣
- 带隐神经内踝前动脉穿支蒂联合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 外伤造成足踩部大面积皮肤损伤,常伴有肌腱、骨骼外露,应用局部皮瓣旋转修复创面较困难。近些年来隐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被广泛应用修复足踝部创面[1-6],但传统的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携带胫后动脉穿支,逆行旋转修复足踝部创面...
- 内踝前动脉穿支为蒂隐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前足内侧缺损刨面
- 目的:报道内踝前动脉穿支为蒂隐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前足内侧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的临床效果。<br> 方法:自2006年1月~2008年2月,应用内踝前动脉穿支为蒂隐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前足内侧皮肤软组...
- 明立功
- 关键词:隐神经前足软组织缺损
- 内踝前动脉穿支为蒂隐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前足内侧缺损创面
- 目的 报道内踝前动脉穿支为蒂隐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前足内侧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6年1月~2008年2月,应用内踝前动脉穿支为蒂隐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前足内侧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10例,男6例...
- 关键词:隐神经前足
- 内踝前动脉穿支蒂逆行筋膜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报道以内踝前动脉穿支为血管蒂的逆行筋膜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引导下,设计以内踝前动脉穿支为血管蒂及旋转点,沿隐神经营养血管轴线切取皮瓣,逆向转位修复足背部皮肤缺损创面。结果2002年2月至2008年3月,于临床应用12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面积为13.5cm×3.0cm~8cm×3cm,穿支血管蒂位于内踝前下方0.5~1.5cm处。随访6-18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该皮瓣设计灵活,切取方便,血供可靠,适于修复足背部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
- 胡起文汪学松薛峰孙伟方沈万祥赵嘉懿
- 关键词:隐神经大隐静脉筋膜皮瓣内踝前动脉
- 内踝前动脉穿支为蒂隐神经-火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的应用解剖被引量:35
- 2005年
- 目的为内踝前动脉穿支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30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察踝前内侧区的动脉来源、分支分布及其邻近动脉吻合结果踝前内侧区功脉,前侧来自内踝前动脉和胫前动脉踝上支穿支,外径平均0.6~0.8mm;后侧来自胫后动脉肌间隙支和骨皮穿支,其中胫后动脉的肌间隙支2~3支,平均外径(0.9±1.2)(0.5~2.5)mm,骨皮穿支1~2支,外陉(1.3±0.3)(0.7~2.0)mm。功脉穿支均发出骨膜支、深筋膜支、皮支、皮神经及浅静脉营养支,构成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以及深、浅筋膜血管网。结论踝前内侧区的隐神经、大隐静脉、筋膜及皮肤营养血管同源,呈明显的纵向性分布。设计以内踝前动脉筋膜穿支为蒂的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远端蒂的旋转点在内踝尖平面。
- 张发惠宋一平郑和平林松庆谢其扬
- 关键词:隐神经大隐静脉远端蒂皮瓣内踝前动脉
- 内踝前动脉穿支蒂逆行筋膜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
- 目的报道以内踝前动脉穿支为血管蒂的逆行筋膜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引导下,设计以内踝前动脉穿支为血管蒂及旋转点,沿隐神经营养血管轴线切取皮瓣,逆向转位修复足背部皮肤缺损创面。结果 2002...
- 胡起文
- 关键词:筋膜皮瓣内踝前动脉组织缺损
- 内踝前动脉穿支为蒂的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组织缺损
- 于吉文
相关作者
- 张发惠

- 作品数:343被引量:1,782H指数:22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 研究主题:解剖学 解剖学基础 营养血管 远端蒂复合瓣 移位术
- 陈振光

- 作品数:333被引量:1,286H指数:19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 研究主题:骨瓣 骨移植 解剖学 骨膜瓣 带血管蒂
- 王守道

- 作品数:7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动脉弓 内踝前动脉 岛状皮瓣 DSI STUDIO软件
- 史增元

- 作品数:119被引量:355H指数:11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岛状皮瓣 皮肤缺损 外科皮瓣 应用解剖学 岛状皮瓣修复
- 郑和平

- 作品数:321被引量:1,510H指数:18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
-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穿支皮瓣 穿支 解剖学 解剖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