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97篇“ 再同步治疗“的相关文章
- 衰弱对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接受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defibrillator,CRT-D)治疗的心衰患者的衰弱状态,进而探索衰弱在这类患者接受器械治疗后全因死亡以及因心衰再次入院事件发生过程中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6月至2024年6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CRT-D治疗的心衰患者374例,根据Tilburg衰弱评估量表结果,将其分为衰弱组175例(46.8%)及非衰弱组199例(53.2%),对两组间基线资料进行比较,采用Cox回归分析和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374例患者,年龄25~93(68±11)岁,男性患者273例(73.0%)、女性患者101例(27.0%),衰弱组175例(46.8%),非衰弱组199例(53.2%)。中位随访时间23(5,45)个月,共35例(9.4%)患者发生全因死亡事件,其中衰弱组30例(17.1%),非衰弱组5例(2.5%);共有174例(46.5%)患者发生因心衰再入院事件,其中衰弱组122例(70.1%),非衰弱组52例(29.9%)。Cox分析显示,衰弱是CRT-D心衰患者全因死亡事件(HR=21.25,95%CI 3.99~113.30,P<0.001)和因心衰再入院事件(HR=2.52,95%CI 1.73~3.68,P<0.001)发生的预测因素。log-rank检验显示,衰弱组患者的生存率显著低于非衰弱组患者(HR=7.22,95%CI 2.80~18.60,P<0.001),而衰弱组患者发生因心衰再入院事件的风险显著高于非衰弱组(HR=2.75,95%CI 1.98~3.81,P<0.001)。结论衰弱是CRT-D心衰患者术后发生全因死亡和因心衰再入院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
- 高亮吕华胜汤宝鹏周贤惠程新春史有全李耀东张疆华邢强祖克拉·吐尔洪芦颜美
- 关键词:预后衰弱
- 用于标识和调整失有效心脏再同步治疗的系统
- 一种用于递送心脏再同步治疗(CRT)起搏的植入式医疗设备系统和方法,包括:响应于所递送的CRT起搏,而确定与所递送的CRT起搏相关联的夺获是无效的。确定夺获无效的原因,并且如果所确定的夺获无效的原因是失夺获,则调整安全裕...
- R·W·斯塔德勒R·N·克莱弗S·戈什Y·格林伯格
- 真武汤联合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 2024年
- 目的:研究真武汤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后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48例患者术前术后均给予包括ACEI/ARB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其中试验组2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真武汤加减。服药结束前后观察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心脏彩超、6 min步行实验(6MWT)、体重等指标及生活质量量表的变化。结果:试验组体重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同时试验组患者的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MWT、生活质量量表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武汤可以通过显著减轻患者水钠潴留、改善心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作为CHF患者术后联合应用,改善心功能。
- 马振泉李杰
- 关键词:真武汤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 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适应证的变迁
- 2024年
-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是心血管领域治疗上的难题,药物治疗日新月异,心脏辅助装置和心脏移植疗法蓬勃发展。同样,占据心衰治疗重要地位的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疗法和适应证,亦不断更新和进展。总体而言,CRT包括两种再同步理念,即双心室起搏的再同步治疗和传导系统起搏的再同步治疗。双心室起搏再同步治疗临床应用时间长,循证医学证据充分,且随着适用人群的限定(QRS时限、束支阻滞类型),反应率有所提升。而近年来成为起搏领域热点的传导系统起搏再同步治疗,随着其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得以证实,逐步被国内外指南/共识认可,成为再同步治疗的另一选择。
- 华伟
- 关键词:心脏再同步治疗适应证双心室起搏
- 心脏再同步治疗术中测试腔内心电图参数的临床意义
- 2024年
- 探讨心脏再同步治疗术(CRT)的手术过程测定腔内心电图参数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的81例CRT的临床资料,均是采取规范的CRT手术操作,在术中同时测定患者△t(右心室导线-左心室导线激动时间差)、RVp-LV(右心室导线起搏至左心室导线感知时间)、LVp-RV(左心室导线起搏至右心室导线感知时间),持续随访12个月,对于心脏结构变化情况观察,根据患者CRT情况分成应答组与无应答组,对比各组的心电图参数。结果 随访12个月,发生CRT应答53例(65.43%),无应答28例(34.57%);应答组术中测定△t水平高于无应答组,RVp-LV、LVp-RV水平低于无应答组(P<0.05);应答组导线位置位于心尖的占比低于无应答组(P<0.05)。术中不同导线植入位置的△t、RVp-LV、LVp-RV参数无差异(P>0.05),术前LVEF≤30%的患者在△t、RVp-LV、LVp-RV各项参数指标水平均低于LVEF>30%的患者(P<0.05)。结论 对于行CRT的患者,术中测试腔内心电图参数能够预测CRT有无应答情况,术前心功能参数可影响CRT应答情况。
- 张展
- 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治疗儿童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1例
- 2024年
- 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主要用于同时符合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和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适应证的患者。本文报道通过左束支起搏(LBBP)为1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合并心功能不全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11岁患儿成功行CRT-D植入术,术后随访患者心功能逐渐恢复,CRT-D各项参数及功能均正常,无相关并发症发生。
- 陈丹蕾张仪李小梅
- 关键词:心脏传导阻滞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 左束支区域起搏在心脏再同步治疗中的优化
- 2024年
- 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作为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新兴起搏模式,近年来因其更生理、更有效、更安全等优势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CRT适应证患者通常合并心力衰竭,具有复杂的基础疾病和较高的同步性恢复需求。与心动过缓患者相比,LBBAP在CRT适应证患者中面临着更低的植入成功率、更困难的传导束夺获判断和更长的手术时间等挑战。因此,本文将探讨LBBAP在CRT适应证患者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化方法,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 蔡蒙醒陈柯萍
- 关键词:心脏再同步治疗心力衰竭
- 用于心脏再同步治疗中的手术辅助系统及手术机器人系统
-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心脏再同步治疗中的手术辅助系统,包括:获取模块,被配置成获取患者心脏的CT图像数据集;创建模块,与获取模块连接,接收获取模块发送来的图像数据集,创建模块被配置成根据图像数据集建立包含冠状静脉分...
- 彭小平 董薇 陈璿瑛 朱建兵 黄伟林 郑耀富 谢飞
- 使用单个多电极冠状窦引线的自适应心脏再同步治疗
- 一种用于递送心脏起搏治疗的方法和植入式医疗设备系统,包括递送LV心脏起搏治疗,以及经由在定位在单通冠状窦引线上的多个电极之间形成的一个或多个远场感测向量感测远场心脏信号。响应于感知到的远场心脏信号确定远场信号特征,响应于...
- A·桑贝拉什威利Y·曹J·吉尔伯格
- 心脏再同步治疗诊断
- 在一些示例中,系统可被用于递送心脏再同步治疗(CRT)。该系统可包括被配置成用于植入患者体内的起搏设备。该起搏设备可包括多个电极、被配置成用于经由该多个电极递送心室起搏的信号发生电路系统、以及被配置成用于产生指示心脏的机...
- R·W·斯塔德勒 R·科内卢森 B·施特格曼
相关作者
- 华伟

- 作品数:512被引量:2,957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 研究主题:心脏再同步治疗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心力衰竭 心脏起搏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 张澍

- 作品数:824被引量:5,388H指数:30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心脏再同步治疗 心律失常 导管消融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 王冬梅

- 作品数:792被引量:1,865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研究主题:心力衰竭 冠心病 心脏再同步治疗 介入治疗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 于海波

- 作品数:350被引量:470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研究主题: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治疗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左心室 射频导管消融
- 严激

- 作品数:270被引量:659H指数:12
-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
- 研究主题:心脏再同步治疗 心房颤动 心力衰竭 CRT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