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46篇“ 再灌损伤“的相关文章
- 一种治疗缺血再灌损伤的复苏液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缺血再灌损伤的复苏液,该复苏液包括:HBOCs,小分子还原剂Vc,羟乙基淀粉和丹参注射液。其中该配方的比例为HBOCs体积浓度为1%‑10%,小分子还原剂Vc的含量为质量体积比为0.01%‑0.1%,...
- 周文涛郝莎莎李燊谢欣彤张鸿辉王红刘嘉馨杨成民
- 基于GSK3β对IP3R1-GRP75-VDAC1钙通道复合物调控的丹酚酸A抗心肌缺血再灌损伤研究
- 背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通过介入、溶栓等手段恢复血流灌注后,造成的心律失常、微血管阻塞,甚至致死性心肌细胞坏死等一系列损伤。当前研究认为,这种损伤是由于钙超载、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等造成的,它们最终通过开放线粒体通透性...
- 胡爽
- 关键词:丹酚酸A
- 基于肌浆网--线粒体相互作用调控的丹参总酚酸抗心肌缺血再灌损伤机制研究
- 背景:缺血性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能满足心肌组织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它是当今人类健康最主要的威胁之一,是我国第二大死亡原因。当前针对缺血性心脏病的主要干预手段,是通过血管内介入以恢复冠脉系统的血液灌流。...
- 温静
- 关键词:线粒体丹参总酚酸
- LncRNA SOX2--OT通过调控miR--27a--3p/CDIP1在脑缺血再灌损伤的研究
- 目的: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ischemia-reperusioninjury,CIRI)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常见残疾原因之一,也是造成死亡最多的疾病之一。包括残疾和瘫痪在内的CIRI后遗症,仍然是一个大问题...
- 张瑜
-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PC12细胞
- 麝香酮在制备防治缺血再灌损伤后心肌纤维化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麝香酮应用,麝香酮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缺血再灌损伤后心肌纤维化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还公开了一种产品,其活性成分为麝香酮;所述产品的用途为预防和/或治疗缺血再灌损伤后心肌纤维化。与心梗模型组相比,麝香酮处理...
- 王晓彦顾鑫王广艳庄瑞娟林周童晓刘倩李拜红蔡文渊
- 人工麝香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损伤和脑出血的实验治疗被引量:11
- 2019年
- 采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动物模型,评价人工麝香对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作用,为人工麝香的临床应用提供研究基础。所有动物实验都遵循北京协和医学院动物伦理委员会的规定。结果显示,大脑中动脉阻断或蛛网膜下腔出血5 min后灌胃给予人工麝香对急性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均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在10~200 mg·kg^-1剂量范围内,对模型大鼠的死亡率、神经行为学和脑梗死体积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其中在缺血性脑卒中,人工麝香的有效剂量为10 mg·kg^-1;在出血性脑卒中,其有效剂量为200 mg·kg^-1。上述研究结果提示人工麝香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时存在一定差别,临床使用中要给予区别。
- 王玲李江徐少锋冯楠章菽王晓良
- 关键词:人工麝香脑缺血再灌注蛛网膜下腔出血大脑中动脉梗塞
- 黄芪甲苷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损伤并抑制NF-κB磷酸化及NLRP3炎症小体活化被引量:27
- 2019年
- 本文旨在探讨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T-IV)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抗炎机制。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以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和脑梗死体积综合评价AST-IV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NLRP3、ASC、pro-Caspase-1、Caspase-1、pro-IL-1β、IL-1β、pro-IL-18、IL-18、磷酸化NF-κB和总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AST-IV能降低大鼠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减少脑梗死体积,降低脑组织中NLRP3、Caspase-1、pro-IL-1β、IL-1β、pro-IL-18和IL-18蛋白水平,并抑制磷酸化NF-κB蛋白表达。以上结果提示,AST-IV具有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蛋白磷酸化以及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有关。
- 唐标唐文静唐映红邓常清
- 关键词:黄芪甲苷脑缺血再灌注NF-ΚB
- TRPV4激动剂4α-PDD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损伤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研究内皮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4(TRPV4)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sham组和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组和4α-PDD干预组。MCAO 3 h,再灌注72 h。采用TTC方法检测脑梗死体积、Garcia评分评估神经损伤程度和定量RT-PCR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受体-2(VEGFA-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 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CD3和Sox2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MCAO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明显增加(P<0. 001)。4α-PDD可使MCAO后大鼠脑梗死体积显著缩小(P<0. 001),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P<0. 05)。4α-PDD显著增加缺血半影区e NOS、VEGFA和VEGFA-2 mRNA表达(P<0. 001)并使缺血半影区内微血管密度显著增加(P<0. 001),而且神经祖细胞(NPC)在缺血半影区增殖和迁移均增加。结论 4α-PDD可能通过促进大鼠缺血半影区血管和神经再生改善MCAO后神经功能损伤。
- 刘改玲都爱莲梁辉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脑室内移植联合银杏内酯K腹腔注射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损伤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脑室内移植联合银杏内酯K(GK)腹腔注射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BMSCs并诱导向神经细胞样分化.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脑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实验动物按事后机率均等单盲随机分为5组,分别设为Sham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组、GK腹腔注射组、BMSCs移植+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组、BMSCs移植+GK腹腔注射组.于脑缺血再灌注后1h腹腔给药,于24 h后移植BMSCs,于72、120、168 h进行神经功能测定;然后分别处死动物,取脑染色,观察脑梗死面积,测定脑损伤程度,脑水肿程度等.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含量,以评价GK是否通过增加脑组织中VEGF的含量从而提高脑缺血灶处血管再生.结果 GK可以明显增加大鼠脑缺血脑组织内VEGF的蛋白含量.BMSCs脑室内移植联合GK腹腔注射组中大鼠脑缺血区细胞凋亡数[(18.8±3.6)个/高倍镜视野,F=167.531,P<0.01]、脑梗死体积[(17.31±5.24)%,F=34.910,P<0.01]及脑含水量[(73.55±0.53)%,F=65.128,P<0.01]较其他各组明显降低,治疗后大鼠神经缺陷症状评分[120 h:(3.51 ±0.46)分,F=15.473,P<0.01;168 h:(2.03 ±0.35)分,F=21.711,P<0.01]较对照组下降明显.结论 BMSCs脑室内移植联合GK腹腔注射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协同神经保护作用.GK的作用是通过增加脑缺血灶VEGF的含量来实现的.
- 郝怀勇贺敏敏李永涛吴超马洪鑫魏增华黄保胜
- 关键词:脑缺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铁皮石斛多糖对脑缺血-再灌损伤模型大鼠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索铁皮石斛多糖对脑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大鼠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不同浓度铁皮石斛多糖(100、200、300 mg/kg)组。建模后第一天起各铁皮石斛多糖组大鼠连续3d,每天一次腹腔注射铁皮石斛多糖溶液;在建模后第7天对比各组大鼠的存活率、脑梗死体积、改良神经功能评分(mNSS)以及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浓度铁皮石斛多糖组大鼠存活率均升高,其中300mg/kg铁皮石斛多糖组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浓度铁皮石斛多糖组脑梗死体积、mNSS、炎症因子(TNF-α、IL-1β)水平等指标均降低,其中200、300 mg/kg铁皮石斛多糖组各指标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铁皮石斛多糖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预后具有促进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模型鼠体内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 刘雪吴婷婷沈鸿涛洪永锋
- 关键词:预后炎症因子
相关作者
- 汤允昭

- 作品数:38被引量:105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槲皮素磷酸酯钾 甲基黄酮醇胺 槲皮素
- 邢虹

- 作品数:13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物理学系
- 研究主题:钙离子 局灶性脑缺血 脂质过氧化物 再灌损伤 CA^(2+)
- 吴本玠

- 作品数:36被引量:109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物理学系
- 研究主题:钙离子 红细胞 脂质过氧化物 局灶性脑缺血 生物磁学
- 周未艾

- 作品数:7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再灌损伤 小鼠心脏 一氧化氮 氧自由基 高钙
- 石京山

- 作品数:357被引量:1,920H指数:23
-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
- 研究主题:淫羊藿苷 钩藤碱 异钩藤碱 小鼠 脑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