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篇“ 再程序化“的相关文章
- 叶酸对肝星状细胞再程序化作用的研究
- 肝纤维化是肝脏损伤后的病理性修复反应,其特征是肝脏中肝星状细胞(hepaticStella cells,HSCs)激活、增殖和细胞外基质蛋白过度沉积,本研究检测了叶酸摄取相关基因在原代HSCs活化过程中的mRNA表达,发...
- 张艳军
- 关键词:叶酸肝纤维化
- 再程序化 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最新进程
- 本书对村民委员会选举进行研究,内容包括:社会政治来临时代村委会选举的新格局、国家村委会选举立法与选举行政的进展、地方村委会选举立法的新格局、村民委员会选举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村民有序参选与选举登记再规范等十章。
- 田小红著
- 再程序化脂肪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机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制备再程序化脂肪干细胞(ADSCs),并在体研究再程序化ADSCs移植入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后促进损伤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和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纯化和鉴定大鼠ADSCs,并利用慢病毒包装神经元生成素2(Ngn2)基因转染ADSCs制备再程序化干细胞。体内实验将4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SCI对照(A)组、单纯ADSCs移植(B)组和Ngn2-ADSCs移植(C)组。采用BBB评分评价大鼠运动功能,并通过HE染色、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脊髓组织学改变和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而观察实验动物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Ngn2-ADSCs移植组在运动功能评分、胶质瘢痕的形成、脊髓损伤后病理变化和分泌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VEGF蛋白含量明显优于其他组。结论 Ngn2-ADSCs移植后能有效地存活,并分化为神经细胞,抑制胶质瘢痕形成,减小脊髓损伤空洞,增加BDNF和VEGF表达,最终促进SCI大鼠的运动功能恢复,较单纯应用ADSCs能更好地促进SCI修复。
- 唐琳俊葛林波吴卫军钱腾达王希张开鑫李立新
-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脊髓损伤细胞移植
- 再程序化星形胶质细胞的制备及体外定向分化为神经元的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再程序化星形胶质细胞制备并在体外诱导其分化为神经元。方法在体外培养大鼠脑皮质来源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随后将提纯、鉴定过的第三代星形胶质细胞接种于12孔培养皿中,并分为A、B、C 3组。其中A组为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的慢病毒载体介导neurogenin2(Ngn2)基因转染的星形胶质细胞,制备再程序化星形胶质细胞;B组为带有GFP基因的空载体病毒转染的星形胶质细胞;C组为未进行慢病毒介导基因转染的星形胶质细胞;转基因1周后加入含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培养基诱导分化15 d,光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以及定向神经元分化的差异。结果 A组星形胶质细胞转基因后再诱导15 d,很大部分细胞形态呈神经元样改变,胞体呈梭形或椭圆形,有多个突起伸出且突起较长,表达神经元核蛋白(Neu N)、神经丝蛋白(NF)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比例大大提高,相比B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B组与C组神经元分化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病毒介导Ngn2基因体外转染星形胶质细胞可制备出再程序化星形胶质细胞,诱导后具有更强的向神经元定向分化能力。
- 钱腾达张斌刘彦李立新
-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分化再程序化
- 通过调控表观遗传修饰以提高细胞再程序化效率的研究进展
- 2015年
- 机体发育过程中,干细胞通过程序性分化过程产生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的体细胞.细胞再程序化是通过外源性导入转录因子等方法,使之重新获得分化前的多能性(即去分化)或改变其特性进而转变为另一种组织细胞(即转分化)[1].通过转染4种转录因子(Oct4、Sox2、c-Myc和Klf4,OSKM),可诱导成纤维细胞再程序化为具有胚胎干细胞特性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2].
- 谢欣彤吴漫茵林瑶蔡飒潘宇付小兵
- 关键词:表观遗传修饰体细胞多能干细胞分化过程C-MYC
- 线粒体对iPSC再程序化的影响
- 2013年
- iPS技术的出现为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药物筛选以及再生医学提供了新的途径。尽管iPS技术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对于iPS重编程过程目前仍不清楚。线粒体是细胞的多种生理过程的重要参与者,而其与iPS再程序化过程有什么联系,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仍有待研究。
- 贺文凤曹青洪葵
- 关键词:IPS线粒体再程序化
- 应用小鼠早期胚胎活性因子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再程序化为多能干细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并建立应用早期胚胎活性因子诱导成体细胞再程序化的实验体系。方法:通过体外受精方法大量收集小鼠3.5 d囊胚,从小鼠囊胚中提取早期胚胎蛋白,加入到小鼠成纤维细胞培养体系中,诱导其再程序化为多能干细胞。对得到的多能干细胞采用PCR鉴定Oct3/4基因表达;在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后,采用油红O及茜素红染色确定其多向分化潜能。结果:诱导再程序化后获得的多能干细胞能够长期传代培养,表达干细胞特异性基因Oct3/4,采用油红O及茜素红染色确定其具有向脂肪和成骨诱导分化潜能。结论:本研究成功应用小鼠囊胚活性因子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再程序化生成小鼠多能干细胞。
- 刘婷王立斌朱永朝金毅然李玉奎魏军
- 关键词:再程序化多能干细胞诱导分化
- 再程序化脂肪干细胞体外定向神经分化效率和机制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再程序化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体外定向神经分化的效率和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ADSCs并纯化、鉴定,将第3代ADSCs分为三组:未进行慢病毒介导基因转染ADSCs组(空白组);不含神经元生成素-2(neurogenin-2,Ngn2)基因慢病毒空载体转染ADSCs组(空病毒组);慢病毒载体介导Ngn2基因转染ADSCs组(Ngn2组);各组细胞均用含细胞生长因子的诱导培养基诱导15d。免疫荧光检测各组细胞神经元特异性蛋白(NeuN)阳性表达以观察神经元分化效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Mash1、Hes1、Dll1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探索分化机制。结果诱导培养基诱导15d后,Ngn2组、空病毒组、空白组阳性表达NeuN分别为90.12%、45.34%、40.26%,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Ngn2组Dll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病毒组和空白组(P〈0.01),Mashl、Hesl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病毒组和空白组(P〈0.01);空病毒组和空白组Dll1、Mash1和Hes1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程序化ADSCs诱导后神经元分化的比例较单纯ADSCs提高近99%,再程序化ADSCs定向分化神经元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Dll1蛋白水平,同时下调Mash1、Hes1蛋白水平,抑制notch信号通路,从而促进细胞的定向神经分化。
- 钱腾达代学良陆晓诚陶轶李立新
- 关键词:脂肪组织干细胞神经元再程序化
- 再程序化脂肪源性干细胞的制备及体外定向分化为神经元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制备再程序化脂肪源性干细胞以及探索诱导其定向分化为神经元的方法。方法体外培养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取纯化、鉴定过的第3代ADSCs接种于24孔板中并分A,B,C三组:A组为带有绿色荧光基因(GFP)的慢病毒载体介导Neurogenin2(Ngn2)基因转染的ADSCs,制备再程序化脂肪干细胞;B组为带有GFP的空载体病毒转染的ADSCs;C组为未进行慢病毒介导基因转染的ADSCs;转基因7d后加入含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培养基诱导分化15d。光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以及免疫荧光研究各组ADSCs诱导后定向分化为神经元的差异。结果与B组和C组相比,A组ADSCs转基因后再经诱导分化15d后绝大部分细胞类似神经元,胞体呈梭形或椭圆形,有两个或三个突起伸出,细胞表达神经丝蛋白NF、神经元特异性蛋白NeuN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酯酶NSE比例大大提高。B组与C组的神经元分化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病毒介导Neurogenin2基因体外转染ADSCs可以制备出再程序化脂肪源性干细胞,诱导后具有更强的定向分化为神经元的能力。
- 钱腾达代学良陆晓诚陶轶李立新
- 关键词:脂肪源性干细胞神经元分化再程序化
- 皮肤源性再程序化神经干细胞的制备以及定向分化为神经细胞的体外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研究制备皮肤源性再程序化神经干细胞以及诱导其定向分化为神经细胞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培养大鼠皮肤来源前体细胞(skin-derived precursors,SKPs)并纯化、鉴定,用含有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慢病毒载体系统作为基因转染工具,将第3代SKPs分3组:A组为慢病毒载体介导neurogenin2(Ngn2)基因转染的SKPs;B组为空载体慢病毒转染的SKPs;C组为未进行慢病毒介导基因转染的SKPs;7天后加入无生长因子含10%胎牛血清的诱导培养基诱导7天。光镜下观察比较各组细胞形态变化以及免疫荧光镜下研究各组SKPs诱导后定向分化为神经细胞的差异。结果:A组SKPs转基因后到第7天绿色荧光达到高峰,并可持续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至第8代;诱导7天后绝大部分细胞类似神经细胞,胞体呈梭形或椭圆形,有多个突起伸出;免疫荧光结果显示90.98%细胞表达微管相关蛋白-2(MAP-2),62.23%细胞表达神经元特异性蛋白NeuN。B组SKPs在空病毒转染7天以后有绿色荧光;诱导7天以后大多数细胞较诱导前无明显变化;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有34.35%的细胞表达MAP-2,无神经元特异性蛋白NeuN的表达。C组SKPs无绿色荧光;诱导7天以后大多数细胞较诱导前无明显变化;免疫荧光结果显示,29.54%的细胞表达MAP-2,无神经元特异性蛋白NeuN的表达。结论:慢病毒介导Ngn2基因转染SKPs可以制备出皮肤源性再程序化的神经干细胞,并提高其定向分化为神经细胞的能力。
- 代学良程峰郝怀勇钱腾达李立新
- 关键词:再程序化神经分化
相关作者
- 李立新

- 作品数:88被引量:268H指数:9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脊髓损伤 神经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元 再程序化
- 钱腾达

- 作品数:10被引量:28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再程序化 神经元 脂肪干细胞 体外定向分化 神经元分化
- 郁卫东

- 作品数:79被引量:255H指数:10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小鼠 唐氏综合征 标记物 分子标记物 植入前胚胎
- 陈清轩

- 作品数:85被引量:359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标凯科技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克隆 转基因猪 血凝素基因 血凝素 神经氨酸酶
- 李文雍

- 作品数:94被引量:202H指数:10
- 供职机构:阜阳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小鼠 胚胎 克隆 植入前胚胎 克隆胚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