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418篇“ 农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文章
- 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作物产量和农业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
- 2025年
- 近年来,河北省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大力推进农业技术创新,显著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农业经济效益。河北省依托引进和推广智能灌溉、精准施肥、基因编辑等高新技术,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农业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和改良了作物品种,还优化了种植模式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显著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在经济效益方面,农业技术创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并推动了整个农业产业链的发展。为进一步提升农作物产量和农业经济效益,提出了加大科研投入、推广先进技术、加强国际合作和强化政策支持的策略。河北省的实践表明,科技创新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为农业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 张英杰
- 关键词:农业技术创新农作物产量农业经济效益
- 农业技术创新促进乡村振兴机制分析与对策探究——以滨州市为例
- 2025年
- 为了探究农业技术创新的经济效用,文章以滨州市为例,以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理念为出发点,从产业转型、生态环境、乡村文明、居民生活等方面分析了农业技术创新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提出了加大对农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村信息化基础建设水平、促进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等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农业技术创新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 曹晓珂
- 关键词:农业技术技术创新农村经济
- 农业技术创新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联研究
- 2025年
- 农业技术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应通过多维度技术革新重塑农业生产模式,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文章从生产效率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农民收入增长、生态环境保护及社会发展等维度,深入探讨农业技术创新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智能农业机械、物联网技术、生物技术等创新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数字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催生新业态,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带动农民收入多元增长,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 盖霞
- 关键词:农业技术创新生产效率产业结构农民收入生态环境
- 乡村数字化对农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的分析
- 2025年
- 农业技术创新对现代农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数字化进程加快,农业技术创新呈现出新的动力与活力。基于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乡村数字化对农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财政支农在该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研究乡村数字化对农业技术创新影响的非线性特征。研究表明,我国乡村数字化对农业技术创新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财政支农在该过程中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分别以乡村数字化和财政支农为门槛变量时,乡村数字化对农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
- 李星奇姚红义
- 关键词:农业技术创新财政支农门槛效应
- 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农业技术创新现状及实施路径被引量:1
- 2025年
- 基层农业技术创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通过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智慧农业发展和促进绿色生态农业的实践,为乡村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当前,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技术推广与应用效果不佳,以及科技创新与生态保护未能有效结合等,制约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基于此,该文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农业技术创新的实施路径,包括强化政府引导与市场驱动、推进农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注重农业技术创新与生态保护等,以期助力乡村振兴。
- 马锋
- 关键词:基层农业技术
- 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技术扩展研究
- 2024年
- 调查研究表明,截至目前,我国已进入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全面推进社会深化改革的宏观背景下,作为我国基础产业及国家经济体系的核心支柱,农业为我国社会发展建设及民众日常生产生活带来巨大便利、提供了基础支撑。立足于新经济时代,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优化完善,我国农业的发展虽然有所改善,但受多种原因制约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而随着社会市场需求的增加和农业需求的增加,我国对农业技术的需求日益提升,全面强化农业技术的创新、推动农业生产体系升级转型已成为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与必然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结合我国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农业种植户实际需求、农作物生长全过程及市场经济走向有效推进农业技术的创新与扩展,进而促使农业生产趋向现代化、机械化、高端化发展,从而全面强化我国农业水平、加紧农业发展,以提升农业经济、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基于此,本文展开如下探究。
- 祝德献
- 关键词:农业技术技术创新
- 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技术扩散分析
- 2024年
-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农业的发展模式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农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对于农产品的需求量非常大,在这一情况下,农业技术必须要不断的进行创新,满足人们的需求。从当前的情况来进行分析,我国的农业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有效的推动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进行解决。本篇文章简要介绍了农业创新的作用,分析了影响农业技术进一步扩散的因素,并提出了农业技术创新与扩散措施,希望能够使我国农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 杨春梅
- 关键词:农业技术创新农业技术扩散农业发展
- 小麦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技术扩散分析
- 2024年
- 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研究受到国家的重视,每年往往有众多的学术成果出现,虽然成果较为突出,但是关于农业技术扩散的研究成果仍然比较少,学术领域并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扩散机制,现有的科技成果往往无法指导农业的实践工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我国在农业技术的推广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创新的方法没有一个统一的系统化的认识,没有形成成熟的农业技术创新与扩散策略,在我国学术领域对这一现实情况还没有具体的研究成果。加强农业技术创新与扩散,可以为我国农业高新技术推广领域提供科学高效的理论指导。
- 文永伟
- 关键词:农业技术创新农业技术扩散技术创新与扩散学术领域
- 绿色农业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 2024年
- 在全球化背景下,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可持续发展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障食品安全及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绿色农业技术创新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不仅能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还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该文通过分析绿色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探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促进绿色农业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建议,以期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 田华敏
- 关键词:绿色农业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系统
- 城镇化背景下农业知识创新与农业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因素
- 2024年
- 在分析农业知识创新和农业技术创新的耦合协调度的基础上,以城镇化为核心自变量,对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农业知识创新和农业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度在2010年之后表现出稳健的上升势头,在2012年进入中度协调水平,在2020年进入高度协调水平;华南区域、东北区域、长三角区域、中部区域、西南区域、西北区域先后完成从中度协调向高度协调的升级;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耦合协调度水平的提升始于乡村振兴的开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能够带动农业知识创新和农业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度水平的提高。提出了要以产学研协同创新为核心,为农业知识创新和农业技术创新间的互动提供完善的平台,同时要重视城镇化水平对农业知识创新和农业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度的影响。
- 姚升
- 关键词:农业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度城镇化影响因素
相关作者
- 卢东宁

- 作品数:113被引量:418H指数:8
-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
- 研究主题:农业技术创新 农村消费市场 企业 服务型政府 乡村
- 刘笑明

- 作品数:43被引量:313H指数:11
- 供职机构: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观光农业 农业技术创新 乡村旅游 农业技术 扩散
- 陈秀芝

- 作品数:41被引量:137H指数:6
- 供职机构:青岛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农业技术创新 农民收入 农业技术 毕业论文 投资软环境
- 陈万明

- 作品数:322被引量:2,862H指数:26
-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创新绩效 实证研究 高等教育 高校 人力资本
- 姚延婷

- 作品数:26被引量:241H指数:8
- 供职机构:西北政法大学
- 研究主题:农业技术创新 环境友好 农业 低碳农业 陕西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