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0篇“ 农地股份合作制“的相关文章
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农民增收效应研究 ——基于六盘水市“三变”改革
农民增收问题一直是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以及共同富裕的实现。如何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始终是政策定者与理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共同富裕需要缩小收入差距,在实际调研中发现,虽然“三变”改革促进了农民...
闫照
关键词:农地股份合作制农民增收效应双重差分模型农民收入差距
农地股份合作制历史经验再探——以“初级社”为例被引量:2
2019年
在对农地股份合作制的研究中,鲜有学者专门探究其历史源流和理论脉络。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曾集中在东北及华北地区试点初级社,其共同特点在实践层面主要表现为:以农副业合作型和农具合作型为主,劳动力股份比重较大以及明确的退出机;理论层面主要表现为:"组织起来",注重合作化速度和集体化与工业化相协调等。这些对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进一步推进农地股份合作制实践与发展是一份十分宝贵的财富。
解安路子达
关键词:农地股份合作制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合作化
“三变”改革:农地股份合作制的新实践——以贵州省六盘水市为例被引量:15
2019年
“三变”改革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产权改革的一次重大度创新,对于盘活农村土地、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度变迁理论,通过比较分析法,对“三变”改革与发达地区的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异同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三变”改革与经典农地股份合作制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不同的是,“三变”改革产生于城镇化水平不高、二三产业相对发达、劳动力大量外流的欠发达地区;其度成因具有诱致性和强度变迁相结合的特点;度特点表现为在经典的农地股份合作制中加入了资产租赁的做法,而且政府深度参与并主导了产业发展;“三变”改革的度绩效表现为推动了城乡生产要素良性互动与乡村治理结构优化。因此,“三变”改革是经典股农地合作的升级与再造,是农地股份合作制在贵州的新实践。
于福波
关键词:农地股份合作制农村产权改革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农户参与农地股份合作制影响因素分析——以武汉城市圈为例被引量:4
2019年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从"自我效能、结果期望、外界环境"三个方面构建农户参与股份合作制的影响因素理论框架。采用武汉城市圈农地入股的农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外界环境是影响农户参与意愿的决定性因素,自我效能是关键因素,结果期望对自我效能和环境因素产生间接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增强农户主体地位、吸引多要素入股、推进合作社政企分开、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政府监督力度等对策建议。
张贇甘臣林梅昀陈银蓉
关键词:社会认知理论农地股份合作制农户意愿结构方程模型
农地股份合作制配套改革的三个维度被引量:1
2017年
农地股份合作制配套改革的关键在于确保农地的公有性质、保障农民的自主选择权、保证农地农用,加强顶层设计、破除发展的"中梗阻"、严惩腐败行为,处理好农地股份合作社与村"两委"、基层政府、其他市场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
朱慧勇
关键词:农地股份合作制农地股份合作社市场经济主体
农地股份合作制中农民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农地股份合作制是依据我国基本国情以及农业发展状况所创造出的土地流转的一种新型形式,是独具我国特色的农地产权模式。这里所指土地股份合作,是农民对土地经营权采用入股的形式实施股份合作度。近年来,我国多地农村研究落实了对...
项亚萍
关键词:权益保护法律规制
文献传递
农地股份合作制问题研究
2016年
1978年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的实行使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这种分散经营的模式下,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比较低,与规模经营相比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的效率很低。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活动的效率必须依赖生产方式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发挥规模效应。股份合作制正是应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要求出现的,不仅有利于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经营,还有利于降低农业活动中的交易费用,此外,股份合作制推广有利于保障农民获得农地的非农化收益。但农地股份合作制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有些地区农民的参与意愿不高,退出机的缺失,股权与收益权和投票权不一致导致的效率损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也将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刘柱崔民选
关键词:规模经营股份合作制
农地股份合作制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研究
农地股份合作制,是将农地承包权视为股权,从而将农户的农地承包经营权分解为农地承包权与农地经营使用权。通过这种农地承包权与使用权进一步分离,既保障了农户作为集体成员所拥有的农地承包权,又使承包地的使用权可以通过租赁等市场配...
范婷
关键词:农地股份合作制农业产业发展农地产权资源优化配置
文献传递
农地股份合作制的三种实践模式比较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作为典型的诱致性度变迁,农地股份合作制能够克服现行土地承包经营模式的弊端,对于探索集体所有的有效实现形式、完善集体产权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南海模式、苏南模式和北京大兴模式三大典型范例的比较研究,挖掘其共性规律及个体差异,探讨进一步推进和完善京郊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基本路径。
王万江解安
关键词:农地股份合作制
农地股份合作制绩效评价不能忽视劳动效率标准
2016年
股份的运作形式融入传统合作模式的农地股份合作制,学界对其绩效评价已有大量研究,但鲜有马克思主义劳动效率视阈的考察。本文提出农地股份合作制绩效评价决不能忽视劳动效率标准,论证了这一标准的必要性及其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分析了农地股份合作制本身对提高劳动效率具有明显的度优势。在农地股份合作制绩效评价过程中引入马克思劳动效率观是开启尊重劳动、重视劳动时间节约、彰显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发展目标取向的一种新的视野和思维范式,在资本思维盛行的今天提出并研究这一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解安徐宏潇
关键词:农地股份合作制绩效评价

相关作者

蒋占峰
作品数:81被引量:179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农地股份合作制 城镇化 农地产权制度创新 农地产权 农地产权制度
解安
作品数:95被引量:596H指数:14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农地股份合作制 乡村 新型城镇化 农村 相对贫困
傅晨
作品数:150被引量:1,326H指数:18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农业现代化 农地制度 农业 广东农业 合作经济
黄丽
作品数:70被引量:291H指数:8
供职机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可持续发展 地方高校 影响因素 数学课程 数学
郭铁民
作品数:104被引量:386H指数:11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三农问题 海峡西岸经济区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力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