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2篇“ 农地金融“的相关文章
中国农地金融法治化进路研究
滞碍中国农村金融供给和土地制改革的一大要旨问题在于农地融资法律表达模糊。现有立法对农地金融实践探索自发形成的法秩序及法治化愿景未能给予有效回应。农地金融法治化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的修补,亟待基于农地权利公私法益兼具之属...
李蕊
关键词:农地金融土地经营权
我国农地金融创新实践的模式选择研究
2024年
农地金融创新是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未来收益为担保发行债券,在不丧失承包权前提下,转化为金融市场上可以流通的金融产品的过程。农地金融创新模式的选择决定了农地金融化改革的成败。从两个层次上对农地金融创新模式进行科学分类,通过比较不同模式在解决我国农业现代化三大难题的功能结构性差异,为农地金融化改革确立基本方向,从而确定第一个层次上的农地金融创新模式。再通过比较不同子模式的运行特征、适用范围、运行绩效和未来发展前景等,为各地科学选择第二个层次上的农地金融创新模式提供决策参考。土地信托是我国农地金融创新模式的现实选择,现阶段宜用间接代理模式。
李停
关键词:土地信托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地金融的法治保障研究
2024年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地金融实践的顺利展开,激发了农村土地资本运作功能,是助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地金融的成效不如预期,究其本质原因在于既有立法对于实践探索自发形成的法秩序缺乏有效回应。确保农地金融法律关系主体的金融利益,并促进其所承载的社会公共利益之实现,亟待发挥法律对保障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地金融实践顺利开展所具有的长效作用。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地金融的法治化,必然要基于农地融资权的社会化向度,以完备农地金融的利益平衡机制为核心任务,以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治理结构、完善风险防控和激励保障机制为关键进路。
李蕊王园鑫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地金融土地经营权融资
农地金融创新:破解新古典均衡理论困境的新思路
2024年
农地金融创新可激活农民承包土地的金融属性,将农民从固化的人地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实现永久性迁移,形成城乡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要素市场的联动,实现城乡要素收入均等化。农地金融创新不仅在理论上为破解新古典理论的困境提供新思路,实践上也是当前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抓手。未来实施农地金融创新,既要在理论上赋予流转经营权的用益物权属性,从而在实践上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难题,又要构建农地证券化二级市场,积极推行高级形式的农地金融创新业务。
李停
要素流动视角下我国农地金融创新促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2024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居高不下。要素流动受阻是城乡收入差距的本质原因,因此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关键在于破除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研究发现,农地金融化天然将城乡要素市场有机联系在一起,把承包土地变成“可携带”的资产,将农民从固化的人地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实现永久性迁移,促进城乡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要素市场的联动机制形成,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在要素流动分析视角下,从破除城乡要素市场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要素收入均等化机制实现和农地金融创新模式选择三个方面,探讨以农地金融创新为抓手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李停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
农地金融风险防控研究
本书基于对广义、狭义两个维度下农地金融概念的界定,将农地金融风险界定为广义维度下的制度性风险与狭义维度下的信贷风险,分别考察抵押型信贷工具风险补偿来源的三个层面;基于狭义维度下农地金融风险形成原因分析,依托信贷风险管理理...
王珏
中国农地金融法治化进路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滞碍中国农村金融供给和土地制度改革的一大关键问题在于农地融资法律表达模糊。既有立法对于农地金融实践探索自发形成的法秩序及法治化愿景,未能给予有效回应。农地金融法治化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的修补上,亟待基于农地权利公私法益兼具之属性,着眼于农地权利人社会责任之承担,厘清其法治化的权利根基和目标,进而明定法治化之具体路径。
李蕊
关键词:农地金融土地经营权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农地金融发展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农地金融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部分,在破解农村融资难、盘活土地资源、实现规模化经营等方面有不可替代作用。我国农地金融演进历程实质是农地由资源逐步资产化再逐渐资本化的过程,期间农地价值不断被挖掘,农地配置效率不断提升。农地金融的发展是政府主导和民间探索相结合的演进历程,从属于国家金融体制改革,并向着市场化方向发展。其演进逻辑遵循“否定之否定”规律,由内生到外生,再回归到新内生发展。未来应以试点经验带动全局发展,在原有金融机构基础上设立“农地金融事业部”,为建立独立正规农地金融机构做准备。同时应注重社会保障体系与专业农地价值评估机构的建构与培育。
公茂刚李汉瑾
关键词:土地产权农地金融内生发展
江苏涉农银行农地金融服务试点绩效研究
2022年
农地金融试点工作在全国开展后,由于出现的一些问题举步维艰,而部分地区却因地制宜将政策与满足乡村振兴要素流转需求相结合,在推进发展道路上先行示范。本文选取江苏省作为试点成效考察的样本区,采用DEA法规模报酬可变BCC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从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个方面对农地金融服务做出评价。研究显示江苏省试点取得了相对良好的金融绩效,虽未能实现最佳状态,但分析认为与其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低下均有关系,农地金融绩效水平受到相关配套制度完善、金融机构自身运营管理水平以及业务的风险保障机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和制约,建议在现有乡村社会发展水平下,注重建设治理制度,而非过多依赖市场机制。
孟繁瑜陶建芝
关键词:金融服务
法律、法规和政策视角下的农地金融风险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农地金融是农村土地经营者的一种新型融资形式,对农业农村的发展都有积极意义,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风险和挑战。在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的指示精神中,我们可以侧面发现农地金融的风险具体体现在信用评估、抵押品处置和法律法规的完善等方面。
魏真珍
关键词:金融法律

相关作者

罗剑朝
作品数:364被引量:2,648H指数:26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农户 农村金融 实证分析 农业投资 抵押融资
王选庆
作品数:35被引量:92H指数:5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商学院
研究主题:农地金融 农地金融制度 农村土地流转 农村金融 管理创新
聂强
作品数:71被引量:319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小额信贷 退耕还林 博弈 农地金融制度 农地金融
惠献波
作品数:72被引量:404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研究主题:抵押贷款 影响因素 农村土地经营权 意愿 LOGISTIC模型
邹新阳
作品数:46被引量:225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普惠金融 农村民间金融 农地金融制度 面板数据 农地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