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81篇“ 农户收入“的相关文章
社会资本投入能否提升国家公园社区农户收入——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例
2025年
如何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提升社区农户收入是缓解我国国家公园建立过程中保护与发展矛盾的难点问题。而引入社会资本是弥补国家公园冲突管理资金不足、促进当地绿色发展的有效手段。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农户调查数据,采用OLS回归、PSM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社会资本投入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资本投入能够显著提升国家公园周边社区农户家庭收入水平,并有助于缓解收入不平等问题;社会资本投入主要通过促进农户参与生态旅游、提高农户的经营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等途径影响农户收入;社会资本投入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群体差异,对低收入农户、中年农户和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户的影响更为突出。基于此,提出建立健全社会资本投资引导机制、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完善社会资本投资监管等政策建议,以促进国家公园区域内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国家公园保护与周边社区发展的双赢。
侯一蕾张子怡贾雨晴
关键词:国家公园农户收入收入不平等
农地城市流转对农户收入和生活质量的促进效应研究
2025年
研究农地城市流转如何影响农户收入与生活质量,是实现帕累托改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文章以农地城市流转为准自然实验,考察其给农户收入和生活质量带来的变化。研究发现,农地城市流转有助于提高受影响农户收入,这一结果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农地城市流转通过增加城市工业用地面积和改善基础设施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增加受影响农户的非农就业机会,进而提高其收入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正规就业、技能培训和社会医疗保障能够增强农地城市流转的收入提升效应。研究同时显示,由于农地城市流转打破土地保障功能,受影响农户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存在担忧,因而收入增长并未伴随消费增加和幸福感提升。文章的发现为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刘淑琳马双
关键词:农地城市流转农户收入生活质量
工商资本下乡对农户收入影响的机理与实证分析——基于FEM和PSM模型
2025年
文章在FEM模型和PSM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工商资本下乡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并对2004—2020年工商资本下乡和农户收入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显示:工商资本下乡对农户收入有非常明显的提高作用,特别是有效提高了农户工资性收入,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提高了40.1%,对农户财产性收入的提升最低,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提高了14.2%,农户收入由单一性逐渐变为多元性。
郑峰陈学云
关键词:资本下乡农户收入固定效应模型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设立是否能改善当地社区农户收入?——基于钱江源国家公园的实证分析
2025年
国家公园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社区发展是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评估国家公园建设对地方社区发展的影响,对于实现国家公园建设与地方社区发展的同频共振有重要现实意义。该研究基于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设立前后的农户调查数据,运用DID模型分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设立对农户收入与结构变化的影响,并讨论不同生计资本水平农户的异质性。研究发现:①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设立对农户的转移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均有显著提升作用,分别为142%和127%。②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设立通过影响农户林地经营权退出进而促使农户劳动力由农林业经营向非农经营转移,提高农户的经营性收入。③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设立对不同生计资本水平农户影响不同。对高人力资本、高金融资本和低自然资本的农户的财产性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对较低生计资本水平农户的工资性收入具有负向影响,尤其是对低自然资本、低物质资本和低社会资本的农户。基于此,为更好地推进国家公园建设,改善钱江源国家公园及周边社区农户生计发展,该研究提出建议:充分依托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制度,拉动农户经营性收入;整合拓展生态补偿资金来源,保障农户转移性收入;提供国家公园就业岗位,拓展农户工资性收入;创新绿色金融政策,提升农户财产性收入
杨虹朱臻沈月琴杨俊钱文荣
关键词:国家公园农户收入DID
数字素养的农户收入增长效应研究被引量:6
2024年
作为数字时代重要的新型人力资本,数字素养成为农户生计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素养的提升使农户能够更好地应用先进技术、获取市场信息、拓展销售渠道、增加非农就业创业机会,从而产生显著的收入增长效应。采用“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2020年的数据,从数字设备操作、数字资源获取、数字技术应用、数字意识4个维度选取18项指标评价样本数字素养,实证检验数字素养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发现:农户数字素养提升能够显著增加其人均农业收入、人均非农收入和人均总收入,该收入增长效应对流动性约束较强的农户和非城郊村的农户更为显著;数字素养可以通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路径增加农户农业收入,也可以通过促进家庭生计多样化的路径增加农户非农收入。因此,数字素养不仅具有显著的农户增收效应,而且有助于长尾群体共享数字红利,应在加强和普及数字素养教育的同时,重点帮扶数字弱势群体以缩小数字鸿沟,并切实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促进农户生计多样化,充分发挥数字素养的农户增收效应。
周立新屈彩萍王淑敏
关键词:农村家庭农业收入非农收入农业劳动生产率增收效应
保持西北地区农村脱贫农户收入增长
2024年
在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西北地区农村脱贫农户收入增长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深入实施和一系列扶持措施的落地,西北地区农村脱贫工作取得全面胜利。如何在此基础上实现农户收入的持续增长,仍然是当前面临的一大挑战。文章梳理了西北地区农村脱贫农户现状,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西北地区农村脱贫农户收入增长提供了新的政策导向和发展机遇。
戴明
关键词:农户收入脱贫攻坚农村脱贫有效衔接
农地整治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本文利用山东、河南两省的830份农户调研数据,采用内生转换模型,在考虑不可观测因素导致的选择性偏误基础上,实证分析农地整治对农户收入水平的影响,并运用Fields分解法检验农地整治对农户收入差距的作用方向及程度。结果表明:第一,基于反事实假设,农户若未参与农地整治,其家庭总收入将下降13.1%,即农地整治显著提高了农户的家庭总收入。从收入结构上来看,农地整治对农业收入的促增作用大于非农收入;第二,农地整治扩大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贡献率为26.4%,农地整治不仅没有实现矫正农业收入差距的初衷,反而产生了“逆向分配”的结果;第三,低收入农户参与农地整治程度不足和高收入农户在农地整治中获得更高的收益率,是农地整治扩大农户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第四,农地整治引发了不同收入水平农户社会公平感的分化。因此,在考虑如何通过农地整治增加农户收入时,有必要将问题的焦点从效率延伸到公平,重点关注农地整治中处于相对不利地位的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问题。
崔民夏显力
关键词:农地整治收入差距
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户收入差距:加剧还是缓解被引量:15
2024年
解决好农户收入差距问题,是新时代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匹配数据,采用再中心化影响函数回归方法,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显著缓解了农户收入差距,此结论在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作用机理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涓滴效应”缩小了农户间的工资性和转移性收入差距,但是,由于“门槛效应”扩大了农户间的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差距。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与数字化程度均能缓解农户收入差距;数字信贷在缩小农户收入差距方面发挥的作用最大;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缩小西部地区的农户收入差距,但对东部和中部地区无显著影响。
徐莹王娟
关键词:农户收入差距
节水技术采纳、价值感知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被引量:2
2024年
农业技术的采纳不仅关乎农户的粮食生产能力,还有可能影响到农户的成本收益乃至家庭收入等方面。基于微观视角,通过对采纳现代农业节水技术并感知技术价值的农户进行分析,利用内生转换模型实证分析农户技术采纳、价值感知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农户劳动力投入、技术的认知程度对农户采纳节水技术并感知技术的环境与劳动价值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在能否感知到节水技术采纳价值的农户之间,农户自身的特征对家庭农业与非农收入的影响存在差异;第三,农户采纳技术感知环境、劳动价值有利于农户家庭农业与非农收入的增长。据此,提出纳入农业支持政策,加大节水技术的推广并完善后续技术支持服务,增加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积累,提出差异化节水技术推广措施的政策建议。
董恺穆月英
关键词:价值感知农业收入非农收入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24年
基于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数据库(CRRS)的数据,在采用再中心化影响函数(RIF)测算农户收入差距的基础上,运用精确断点回归(RDD)方法检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助于缩小农户收入差距,这种影响有赖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整体实力水平,具体体现为发展实力较强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助于缩小农户收入差距,而实力较弱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农户收入差距不具有稳健影响。机制分析与异质性分析发现,促进公共资源分配公平与农户发展机会公平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缩小农户收入差距的重要途径;在脱贫地区与数字治理水平较高的地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更有助于缩小农户收入差距。据此,建议持续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培育“有能集体”,构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提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数字治理水平。
王永平张舒甜
关键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农户收入差距

相关作者

罗剑朝
作品数:364被引量:2,648H指数:26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农户 农村金融 实证分析 农业投资 抵押融资
高梦滔
作品数:60被引量:1,399H指数:20
供职机构:云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面板数据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农户收入 农户 社会救助
史清华
作品数:259被引量:6,338H指数:4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农户 农民工 实证分析 农户家庭 劳动力转移
丁士军
作品数:200被引量:1,983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农户 影响因素 失地农户 农村 农户调查
黄英伟
作品数:37被引量:219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研究主题:农户收入 集体化时期 农户 生产队 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