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74篇“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相关文章
- 高素质农民新概念与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新内涵被引量:31
- 2021年
- 在当前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内涵不断丰富的背景下,高素质农民新概念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从时代背景来看,高素质农民是实现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从现实实践来看,高素质农民是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典型示范和利益连接纽带,代表了现代生产经营主体的重要发展方向。从发展前景来看,高素质农民将从推动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充当农业生产经营“领头羊”和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等方面,为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完善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障。
- 李谷成
- 关键词:农村双层经营体制
-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与农民合作社:发展嬗变和功能实现被引量:4
- 2021年
- 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开放以来,这一制度很好地维护了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又赋予了农户相对独立的承包经营权利,通过土地“两权分离”促进了集体统一经营、农户承包经营在“统”和“分”两个层面的形成。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和人口迁移,近3亿承包农户不断分化,家家包地、户户务农的局面正发生变化,催生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形成了集体拥有所有权、农户享有承包权、新型主体行使经营权的新格局。在新格局下,“统”的层次从过去单一集体经济,向农民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龙头企业等多元化、多层次的经营体系转变;“分”的层次从单一农户承包经营,向普通农户、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多元主体共营转变,两方面共同构筑起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高了农业经营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注入更加持久的活力。这其中,农民合作社通过有组织地让成员(农户)民主决策、为成员提供有效服务、合理分工、收益让渡,实现成员收益提升与社会地位、家庭状况共同改善,在顺应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嬗变的同时,实现了自身的功能与作用。
- 尚旭东叶云
- 关键词:农民合作社集体统一经营家庭经营
- 新型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主要特征及实现机制被引量:1
- 2020年
- 农村集体统一经营与家庭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模式,曾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统”的层面一直没有找到十分有效的制度安排。对浙江省一个海岛村庄以“统一规划、能人牵头、适度规模”为特色的土地(养殖塘)租赁经营模式的分析表明,新形势下双层经营体制已经突破了“集体——农户”的简单格局。另外,农村社区自主决定内部经济事务的权利,连带强化了村社的自主治理能力。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关键:兼顾稳定性和灵活性的土地制度、确保土地的生产资料功能、充分发挥当地农民的资源禀赋优势。
- 扈映
- 关键词:双层经营体制土地集体所有权集体统一经营土地制度
-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新内涵被引量:4
- 2019年
- 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社会格局的变化,尤其是农地三权分置改革之后,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内涵有了新的拓展:一是"农户分散经营"的经营方式出现了衍生形态,现阶段的"农户分散经营"是一种以土地经营权为依托、以土地配置效率提高为导向的"权利"经营方式,即农户可以选择自己经营承包的土地,也可以选择保留承包权、出让经营权;二是"农户分散经营"的不同方式存在着共存共生关系,双层经营体制既延续了此前的"集体统一经营—农户分散经营"的制度框架,又派生出农户经营新形态即小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并存;三是"集体统一经营"的实现机制出现了重要转化,集体统一经营中的"集体"主要指村"两委"等行政组织,但也包括农民合作社等经济组织,"经营"则从土地发包延伸至土地利用监督、产业融合转型、公共产品供给等领域;四是农村不同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和利益结构出现了多元化,不同主体的经济关系突破了"集体—农户"的简单格局,并逐步转向集体组织、土地承包者、土地实际使用者之间的利益结构。
- 高帆
- 关键词:双层经营体制农村集体统一经营土地经营权农户经营经济关系
- 创新集体经济实现形式赋予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以新内涵——70年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探索与经验总结
- 2019年
- 农村集体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是党在农村长期执政和村级组织服务村民的关键所在。从微观层面看,体现双层经营体制的优越性,要靠发展集体经济、强化集体经济;从宏观层面看,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集体经济高度相关。新中国成立70 年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践启示我们,在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为突破口,创新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盘活各类集体资产,实行股份合作和各种创新合作模式,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力,推进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断创新和协调发展,走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质量乡村振兴之路。
- 叶翔凤易国棚
-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双层经营体制
- 把准新时代创新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核心被引量:2
- 2018年
- 2018年9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要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不断提高农业经营效率。这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对于创新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新要求。
- 孔祥智
- 关键词: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家庭承包经营
-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制度变迁及法律问题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一项最基本的经营制度。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本文从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制度变迁入手,总结其存在的法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 孔繁晨
- 关键词: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法律
- 改革开放后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下集体作用研究——以太原市郊区农业发展为例被引量:1
- 2018年
- 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获得了极大的解放,粮食产量屡创历史新高,农业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包产到户是国家层面的理论探索和群众层面的实践探索相结合的产物,它顺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农业发展状况。但是随着生产力的逐步提高和新型大农业生产趋势的出现,这种以单个农户家庭的生产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体制遇到了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农业机械难以推广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说明了农户分散经营带来的弊端,引起了党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经过党中央顶层设计与各级地方基层探索相结合表明:只有发挥集体的作用、壮大集体组织的经济实力进行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才能有效地应对分散经营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集体作用的重提、集体经济组织的壮大成为了解决分散经营难题的关键。
- 李凯旋苏泽龙
- 关键词:包产到户集体经济组织
- 论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理论内涵与制度完善——基于农田水利治理的经验考察
-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理论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实践探索中产生的,后为党和国家的农业、农村发展制度所确立的制度理论。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理论于1999年被写入《宪法》,成为了指导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性制度理论,属于中国特色社会...
- 吴秋菊
- 关键词:农村经济水利建设农业管理
-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法律制度研究
- 本书站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立场,通过综合运用历史、规范、实证、比较等分析方法,在对我国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形成与确立,以及其确立后的制度变迁历程加以全面、系统爬梳的基础上,立足新时期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所处的内外部制...
- 谭贵华著
- 关键词:农村经济经济体制改革
相关作者
- 谭贵华

- 作品数:23被引量:108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
- 研究主题:三权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 公司归入权 公司法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 刘国臻

- 作品数:50被引量:478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土地发展权 土地权利 中介组织 法律性质 土地利用
- 王淑萍

- 作品数:29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
- 研究主题:农业产业化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国外农业 农民收入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
- 林述舜

- 作品数:13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省委党校
- 研究主题:家庭承包经营 集体经济组织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 若干重大问题 领导干部
- 曲国庆

- 作品数:15被引量:30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厅
- 研究主题:合作经济组织 农村集体资产 农村 农村合作基金会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