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4篇“ 农村宗族“的相关文章
中国共产党对苏区农村宗族社会的现代化改造
2023年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苏区农村宗族社会实施了一系列改造,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司法建设、社会事业等多个方面。这些改造瓦解了宗族组织,冲击了宗族文化,削弱了宗族观念;有利于解放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现代化发展;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巩固苏区政权,支持革命事业。同时推动了中国农村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为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积累了宝贵经验。
马海峰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苏区农村宗族社会
近代皖中农村宗族对祖坟的保护——基于看坟人视角被引量:1
2023年
在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祖坟对宗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地处野外的祖坟难免遭受风雨侵蚀和人畜破坏,故设置专人看守,这也是宗族保护祖坟最重要保护措施之一。近代皖中农村宗族为保护祖坟普遍设置了看坟人,且多选择坟地附近住户,以地邻为首选。随着祖坟地块增加,看坟人数量也随之增加。因受距离和置田招佃看坟等因素影响,看坟人多为外姓。近代皖中看坟人的职责通过立约确定。从承看契约看,看坟人职责具有多重性,尤以防止人畜侵害为最重要。请地保作中和政府颁发禁示是宗族确保看坟人更好地履行职责的重要举措。由于看坟人是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和宗族建立契约关系,所以积极性比较高。宗族为了进一步调动看坟人积极性,不仅在报酬方面实行优待,而且在生活上多有照顾。祖坟在看坟人守护下长期存续,为农村宗族通过坟祭培养族人一本观念和等级思想、形成凝聚宗族群体和维系宗族稳定的强大精神力量提供了条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传统宗族社会的延续。
王志龙
关键词:农村宗族
祖荫竞赛:理解中国农村宗族运行的一个中观机制被引量:6
2022年
基于四川宜宾、江西赣州、河南驻马店三地农村宗族实践的多案例考察,探讨当前中国农村宗族运行的实然状态。研究发现,流动与分化背景下的农村宗族运行呈现出"祖荫竞赛"的实践逻辑。随着农民理性扩张与劳动力价值显化,农民意义世界中的"祖荫想象"出现明显的市场转向;比较与竞争的意识日益嵌入血缘亲情,以"己"为单位纵向历时、横向共时的"祖荫竞争"成为中国农民意义世界竞争的主要内容。在此过程中,承载祖荫符号的"事件"成为当下农村宗族运行的基础载体,"事件团结"机制周期性激活血缘关系网络,为民间信仰公共性再生产创造契机;作为"祖荫竞赛"稳定参与主体的"中坚族人"及影响"中坚族人"规模的本地经济机会,则直接影响着本地宗族秩序与"祖荫竞赛"烈度。随着"祖荫竞赛"的日益普遍化,引导农村宗族正向发展应成为新时代健全"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关注的重点。
向勇
关键词:农村宗族
闽南农村宗族互助养老:内在基因、现实困境及功能发挥被引量:5
2022年
闽南宗族文化是宗族组织内在基因的呈现,既传承着中华传统乡土文化的秉性,又兼备闽南地区的特质。承载文化记忆的内在基因构建组织制度,培育“人情”价值观,织密多缘组织网络,发挥着凝聚、教化、导向、调节等功能,形塑出“角色型”“制度型”两种宗族互助养老方式。随着社会变迁,传统宗族互助养老面临着人口流动、礼俗褪化、机制不适、供需矛盾等诸多困境,导致基因功能弱化。但闽南宗族文化基因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仍具有时代价值,可依托乡村振兴战略,激活宗族文化基因,发挥基因功能,弘扬孝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坚持政府为主导,宗族自治为主体,在个人和家庭的基础上,鼓励社会力量等多元主体参与,嵌入“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机制,同时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互助服务水平,以助推农村宗族互助养老持续发展,成为抵御银发浪潮,具有中国特色、地区特性的农村养老服务的有益补充形式。
黄健元骆旭峰
关键词:基因功能
华北农村宗族的历史变迁 ——以河北省武张屯为例
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中国人,都十分重视血缘伦理,拥有强烈的宗族观念。即使到现代社会,传统宗族已然消亡,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是十分重视血缘亲族内部的互动。在历史过程发展中,宗族文化具有区域性。在华北地区虽没有形成像华南地区那...
武静静
关键词:宗族
黑恶势力犯罪中的农村宗族势力研究
近年来,农村黑恶势力犯罪呈增长态势,宗族黑恶势力成为全国扫黑除恶重点打击对象之一,随之司法机关起诉、审判的宗族黑恶势力案件开始上升。审理农村宗族黑恶势力犯罪案件的关键之一就是正确适用法律,清晰认定宗族黑社会性质组织与宗族...
刘帆
关键词:黑恶势力犯罪农村宗族势力刑事司法审判
农村宗族网络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借助OLS和Probit模型,探索了农村宗族网络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关系,并将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作为调节变量,进一步考察了两者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宗族网络为代表的非正式制度对农业劳动力转移存在积极影响;宗族网络与劳动力转移的关系在性别和家庭规模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社会保障制度作为正式制度在宗族网络与劳动力转移间存在明显的调节作用,社会保险虽然实现了全覆盖但是待遇可携带型差,反而减弱了宗族网络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正向影响,而商业保险弥补了社会保险的不足提升了宗族网络对劳动力转移的正向影响。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需要积极发挥传统宗族网络关系的现代生命力,在构筑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险基础上,开发更多针对流动人口的商业保险,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生活质量。
赵斌斌蔡弘
关键词:农业劳动力转移社会保险商业保险
农村社区建设的“内源式”发展之路——评贾先文教授新著《农村宗族农村社区建设研究》
2020年
农村社区是农村居民的生存家园,宗族农村社区的血脉,社区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区面貌一新,“数家临水自成村”“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的旧村庄越来越少了,“相协厥居”“彝伦攸叙”的人伦秩序也受到了较大冲击。2017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中国首个国家层面的城乡社区治理纲领性文件《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指出:社区建设要立足自身的资源禀赋,统筹发挥社会力量的协同作用。宗族农村社区自身的资源禀赋之一,是居民自治功能发挥的重要渠道,利用宗族资源,恢复温情、宜居的农村社区就是不忘初心。贾先文教授的新著《农村宗族农村社区建设研究》是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社区建设与农村宗族研究”的最终成果,该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和较强的时效性、创新性。
黄正泉
关键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小桥流水人家农村社区建设城乡社区内源式
刍议农村宗族势力影响村民自治的特点及对策被引量:3
2019年
中国农村宗族势力及影响源远流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农村实行村民自治制度,同时在管控宗族势力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当前,宗族势力影响村民自治仍然存在,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村民自治作为农村基层治理基本方式,核心是村委会选举和村委会履行职能。消除宗族势力对村民自治负面影响,必须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完善村民自治法律制度入手,固牢根本,综合施策。
周易茗
关键词:村民自治宗族势力法治
宁波市鄞州区农村宗族观念调查与研究
2019年
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蜃蛟村、姚家浦村、陶公村、殷湾村四村村民的宗族观念随机抽样调查,通过数据分析,探讨城镇化对宗族文化、宗族观念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程诗雨陈小亮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宗族观念

相关作者

肖唐镖
作品数:139被引量:1,838H指数:27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宗族 乡村治理 村民自治 农村 选举
贾先文
作品数:64被引量:297H指数:10
供职机构:湖南文理学院
研究主题:社区化 农村公共服务 农村社区 生态环境 公共服务
蒋国河
作品数:50被引量:423H指数:13
供职机构: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研究主题:农村 社会工作 族谱 教育政策 农村宗族
曾小锋
作品数:31被引量:91H指数:5
供职机构:赣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中国共产党 中央苏区 大数据时代 历史考察 农村宗族
钱杭
作品数:72被引量:407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研究主题:世系 宗族 宗族组织 族谱 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