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51篇“ 农村金融机构“的相关文章
-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能否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立
- 2025年
-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微观基础,以金融力量促进其培育壮大是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本文基于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贷款公司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的准实验,利用2000—2022年县域数据考察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立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能够通过“比较优势”与“竞争效应”提升所在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立数量,并提高其创立过程中的劳动力、生产技术与自有资金水平。这一正向影响在牧区、南方地区以及脱贫县、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表现得更为强烈。此外,金融监管强度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立上存在“倒U”型的调节效应。本研究为如何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挥金融机构的比较优势以更好地支持乡村振兴提供了微观证据。
- 王修华彭德荣
- 关键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约束
- 农村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对县域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动态影响
- 2025年
-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数字经济时代,县域内农村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对城乡居民共同富裕有何影响?本文建立了“发展—共享”的分析框架,分别探讨农村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对城乡居民“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基本公共服务”三个方面的理论影响,并使用2010—2021年1200多家农村金融机构及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等宏微观数据库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农村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整体上有利于推动实现县域内部的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农村居民融资约束缓解、农村产业升级、农村居民消费提高在其中发挥不完全中介作用;(2)农村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对县域城乡居民共同富裕水平存在先降低后提高的动态影响,城乡居民的共同富裕水平与农村金融机构的数字化程度之间呈正“U”形关系,该结论在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3)机构“数据+移动平台”的转型模式对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推动效果更明显;同时,该推动效果在地形起伏较大和工业水平高的区县效果更明显。
- 吴本健荣奕源谭睿琦
- 关键词:农村金融发展农村金融机构
-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挥支农作用了吗--来自中国1806个县域的证据
- 2025年
- 作为农村金融增量改革的核心产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已经成为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三农”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使用2000-2021年中国1806个县的面板数据,探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对农业增长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显著促进了农业增长。分机构类型来看,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农业增长,而农村资金互助社尚未对农业增长产生显著影响。从区域层面来看,相较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对农业增长的促进效应更强。机制分析表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可以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资金可得性,进而促进资本生产要素替代加快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最终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增长。
- 宋文豪黄祖辉李夏欣叶春辉
- 关键词:农村金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农业增长
- 基于ESG理念的农村金融机构数据应用的思考
- 2025年
- 农村金融机构数据应用是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是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文章从ESG(环境、社会、治理)理念出发,从环境、社会、治理3个维度分析农村金融机构数据应用的路径和方法,指出当前涉农金融数据应用存在的问题挑战,从数字化转型、数据应用、隐私保护等方面提出深化农村金融机构数据应用的建议。
- 卫航
- 关键词:ESG农村金融机构数据应用
- 农村金融机构绩效考核研究——基于ZD农商银行的问卷调查
- 2025年
-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研究农村金融机构以绩效考核为抓手吸引、保留和激励人才的制度执行效果,基于ZD农商银行159名员工实地调查问卷数据,对该行现行绩效考核制度满意度进行分析评估,并提出要提升薪酬管理与战略目标的联动性、薪酬管理与实际工作的适配性、薪酬管理与上下沟通的连接性、薪酬管理与全面服务的一致性,积极探索优化绩效考核机制,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集聚人才吸引力、承载力,为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借鉴。
- 焦向真
- 关键词: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农村金融机构银行
-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运营绩效评价及提升路径
- 2024年
-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积极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致力于提升农村经济活力并增强农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利用区块链、大数据等科技手段,高效透明地服务农民,促进农村全面发展。通过为“三农”问题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效解决了农村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并支持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稳定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还推广农业保险产品和农村信用体系,加强风险保障,提高信贷精确性和服务覆盖率,提升农民经济收入,促进农村社会现代化并增强经济活力。
- 孟佳莹张国富
- 关键词:金融机构运营绩效
- 加强农村金融机构气候风险管理
- 2024年
- 农村金融机构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加强气候风险管理正成为农村金融机构的“必答题”。农村金融机构开展气候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统筹推进完善相关战略规划、政策制度、管理流程,逐步解决政策、数据、能力、工具方面的障碍。
- 吴光豪尹彬彬
- 关键词:气候变化影响农村金融机构管理流程统筹推进
- 农村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与金融服务质效被引量:8
- 2024年
- 文章基于网络爬虫技术构建了农村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指数,并利用1700家农村金融机构数据,探究了其数字化转型对农村金融服务质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农村金融机构的涉农贷款投放,扩大了信贷覆盖面,优化了信用及中长期贷款占比,从而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质效。其中的作用机制是,数字化转型显著降低了农村金融机构发放涉农贷款的信用风险和服务成本,提升了其从事涉农贷款业务的边际利润。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鸿沟会制约数字化转型效果,农村金融机构所在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越落后、人力资本水平越低,数字化转型对农村金融服务质效的提升作用越小。此外,在农村金融服务增量扩面的过程中,涉农贷款利率保持平稳,没有出现显著变化。文章的研究凸显了数字化转型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赋能作用,为加快农村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学术支持。
- 亓浩周月书何立峰
-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涉农贷款农村金融机构
-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对我国乡村产业振兴影响研究
-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随着金融改革不断深化,以传统银行为主导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已发生深刻变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促进乡村...
- 王靖怡
- 关键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社会信任
- 数字金融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脆弱性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本文旨在探讨数字金融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脆弱性的影响。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金融正成为农村金融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然而,数字金融带来的便利与机遇的同时,也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脆弱性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鉴于此,我们采用综合文献评论方法,对数字金融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脆弱性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在提升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效率、扩大业务范围和降低运营成本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与此同时,数字金融也带来了信息风险、网络安全风险和技术创新风险等方面的挑战,增加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脆弱性。因此,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需要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加强技术能力建设,以应对数字金融发展带来的挑战。
- 钟广英
- 关键词:数字金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脆弱性信息风险
相关作者
- 王曙光

- 作品数:339被引量:2,390H指数:26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农村金融 农垦 农村金融改革 农村金融机构 金融
- 李明贤

- 作品数:336被引量:2,564H指数:25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农村金融 普惠金融 影响因素 现代农业 洞庭湖区
- 何广文

- 作品数:240被引量:3,748H指数:33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农村信用社 农村金融 农户 小额信贷 小额贷款公司
- 王修华

- 作品数:127被引量:2,594H指数:30
-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 研究主题:金融排斥 金融发展 商业银行 金融包容 数字金融
- 高晓光

- 作品数:12被引量:60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财经大学
- 研究主题: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村镇银行 脆弱性 可持续发展 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