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5篇“ 农民离村“的相关文章
- 薛暮桥何以要关注土地、农民离村问题
- 2024年
- 薛暮桥(1904-2005)是我国近代史中具有深远影响的经济学家。文章旨在通过对薛暮桥先生生平的精要概述,深入剖析先生在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学术研究过程中对土地问题以及农民阶层因未能获得土地所有权而面临的农村副业凋敝,进而导致农民离村现象的深切关注。
- 吾勒盘·阿青哈孜
- 关键词:土地所有权农民阶层农民离村学术研究
- 20世纪30年代江西农民离村问题研究
- 近代时期农民离村问题一直深受社会各界关注,到了20世纪30年代由于社会危机的加重农民离村现象加剧,引起了当时学者的广泛关注。当时的江西地区饱受生活的压迫,自然灾害频发之苦,生活相当贫困,因此有相当一部分的农民选择离开自己...
- 喻晗
- 关键词:江西农民城市化进程
- 文献传递
- 观念与阐释:小农政治认知与转型期江南农民离村的叙事悖论被引量:2
- 2019年
- 小农社会是专制统治的基础,专制权力进一步塑造并强化了小农社会。这种社会形态成为传统社会统治阶级乡村政策的理论依据与实践诉求。集中表现为:通过政治权力将农民束缚、分散于土地之上,以强化对人力、物力资源的控制,防范农民被“他者”组织动员。从而使得传统中国社会长期停留于农业时代,小农观念植根于社会思维之中。到了近代,特别是19世纪末期至全面抗战前夕,伴随着工业文明影响之全球化现象的出现,在比较利益下,农民大量离村转向城市工商业。然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当时关注江南乡村的学者在叙事中几乎将这一进步现象视为乡村危机之因应,他们的相关主张在本质上与小农政治诉求异曲同工,是逆时代潮流以回归人身依附关系为特征的传统社会。
- 李发根
- 关键词:工业文明农民离村
- 民国时期农民离村问题研究——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南为中心的考察
- 2019年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农民离村成为中国乡村社会的普遍现象,引起中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被视作严重的社会问题与农村衰落的重要标志。苏南农民离村的形态反映出历史的复杂面相。它是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苏南地区出现的正常现象,是时代发展的趋势。苏南农民离村问题并不严重,一般是在农村出现劳动力过剩后,仅靠农业生产无法维持家庭各项开支,而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为农民离村创造了条件。农民离村促进了迁出地与流入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使沉重的人口压力得以纾解,从而支撑起过密化的小农社会。
- 冯成杰
- 关键词:农民离村
- 20世纪90年代进京贫困农民离村原因探究——以周拥平整理口述资料为依据
- 2016年
- 《看看他们:北京100个外来贫困农民家庭》是社会学家周拥平整理编写的一部以口述资料为形式,反映我国20世纪90年代进京贫困农民生存状态的著作。书中的口述资料揭示了我国20世纪90年代进京贫困农民离村原因:人地矛盾尖锐、自然灾害严重、农村就医条件差、基层腐败问题严重、逃避计划生育政策惩罚、创业失败造成的债务危机、为自建新房而积累资金、为子女争取更好的教育条件以及维护"脸面"的心态。从本质上来看,这些原因都源于当时农民的物质生活危机。在当今时代,我们仍需努力提高广大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以控制农村劳动力的外流。
- 张晓武李先明
- 关键词:贫困农民
- 民国时期福建地区农民离村的原因与影响
- 2016年
- 农民离村问题是中国近代普遍的一种社会现象。民国时期,由于人地矛盾﹑频繁的自然灾害﹑严重的战乱﹑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城市的较高收入﹑较好的教育卫生条件等拉力作用,促使福建地区的农民离开故土,背井离乡。农民离村冲击着农村经济,给农村带来了新的经济因素,给迁入地带去廉价的劳动力。但是农民离村也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失,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市社会的动荡与混乱。
- 曾晓燕
- 关键词:民国时期农民离村
- 甘宁青农民离村问题与乡村社会——以20世纪20-30年代为例
- 农民离村问题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一方面农民离村问题的产生和特定历史时期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农民离村问题也会对当地的社会、经济产生巨大影响。探讨特定历史时期...
- 卜标标
- 关键词:民国时期乡村社会农民离村经济制度政治环境
- 文献传递
- 近代农民离村问题研究综述
- 2015年
- 农民离村是民国时期极为突出的一种社会现象,因此也引起了当时社会的广泛关注。民国时期的政府机关、学院机构及一些学者对此问题也作了许多调查研究,为现代研究提供了史料依据。当代对此问题研究的专著较少,但比较透彻;论文较多,多为研究此问题中的某一个方面,论述较详细。对近代农民离村问题进行的当代研究在时期、内容、框架、史料及研究范围等方面都呈现出一些特点。
- 李瑶瑶
- 关键词:农民离村
- 略论民国时期中国农民离村问题
- 2014年
- 作为一种影响深远的社会现象,农民离村在中国主要发生在民国时期。民国时期中国农民离村遍及全国,不仅离村率高、人数多,还呈现三个方面特点,即以青壮年男性为主,以少地或无地的自耕农、半自耕农和雇农为主,以部分家庭成员离村为主。民国时期中国农民离村多由于耕地面积过小、捐税过重、佃租率过高等因素使然,此外还有频发的天灾人祸。
- 刘秋阳孙传奇
- 关键词:民国时期农民离村
- 近代农民离村决定因素的再讨论:一个历史计量学的视角被引量:6
- 2013年
- 近代农民离村问题是近代乡村社会研究的重要内容,但现有关于农民离村决定因素的争论依然存在,尚未达成共识。争论的焦点主要围绕以下因素展开,即农民离村是人口对土地的压力还是自然社会环境恶化亦或是近代商业化的结果。为消除争论,本文采用民国时期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提供的村级微观面板数据,通过历史计量学的方法对农民离村决定因素进行再讨论。研究发现: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商业化是导致近代农民离村的根本原因;而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恶化只在短期内起作用,仅是农民离村的直接原因而非根本原因。
- 李楠
- 关键词:农民离村人口压力
相关作者
- 王印焕

- 作品数:27被引量:193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 研究主题:民国时期 农民离村 社会史研究 通货膨胀 民国政府
- 阎建宁

- 作品数:17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淮海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民国时期 农民离村 农民 历史考察 社会变迁
- 彭南生

- 作品数:122被引量:607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 研究主题:手工业 乡村手工业 联会 晚清 手工业经济
- 郑磊磊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农民离村 民国 民初 乡村社会 自然灾害
- 行龙

- 作品数:104被引量:729H指数:18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社会史 社会史研究 中国社会史研究 总体史 区域社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