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696篇“ 冠状动脉造影“的相关文章
青年与老年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与冠状动脉造影特点
2025年
目的 探析青年和老年冠心病危险因素以及冠状动脉造影上的特点。方法 选取2023年01月-2023年12月60例青年冠心病患者和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全部患者的基线资料,对这些患者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观察对比,并选择logistic回归多因素对其分析。结果 青年和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吸烟、男性、体重超标、阳性家族史、血脂异常和大量饮酒作为导致冠心病的单因素影响(P<0.05)。而较青年冠心病组,老年冠心病组的糖尿病和高血压更明显(P<0.05)。将吸烟、男性、体重超标、阳性家族史、血脂异常和大量饮酒作为自变量,而因变量是冠心病,非条件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冠心病患者在吸烟、家族史、男性、体重超标、阳性家族史、血脂异常和大量饮酒均是导致青年和老年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在前降支和右冠脉病变上,青年和老年冠心病均多。而青年组比老年组单只病变多(P<0.05),而老年组比青年组的左主干和多支病多(P<0.05),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为吸烟、阳性家族史、男性、体重超标、血脂异常和大量饮酒等。特别强调青年冠心病患者早期在防治阶段主要是戒烟戒酒与控制体重。
张春洋林梦娇李艳华赵宏邹书斌朱柏祥
关键词:青年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
介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投照体位对X射线辐射剂量的影响
2025年
目的观察比较介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中不同投照体位对X射线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于我院行CAG检查的患者120例,对左冠状动脉常用4个体位左肩位LAO30°+CRA20°、蜘蛛位LAO45°+CAU30°、肝位RAO30°+CAU20°、右肩位RAO30°+CRA20°和右冠状动脉常用2个体位左前斜LAO45°、头位AP+CRA20°分别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由两名具有丰富经验的影像科医师采用双盲法评价CAG图像质量,Kappa检验图像评价的一致性;收集每位患者手术过程中各体位的剂量面积乘积(DAP)与空气比释动能(AK),比较不同投照体位之间的X射线辐射剂量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不同投照体位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名医师评价图像质量的一致性为Kappa=0.821,P<0.05。CAG造影不同投照体位DAP值和AK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高到低依次为蜘蛛位>左肩位>头位>左前斜位>肝位>右肩位。左冠状动脉4个投照体位由高到低依次为蜘蛛位>左肩位>肝位>右肩位;左右方向上,左前斜位(蜘蛛位、左肩位)DAP值和AK值显著高于右前斜位(肝位、右肩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蜘蛛位高于左肩位,肝位和右肩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冠状动脉头位和左前斜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冠状动脉造影时不同投照体位对X射线辐射剂量有一定影响,蜘蛛位、左肩位对受照辐射剂量的影响最大,右肩位最小。在满足手术顺利进行及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应减少高剂量投照体位造影,合理选择低剂量投照角度以降低患者和医生受到的X射线辐射危害。
黄河周轩何森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投照体位X射线
针对性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金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行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2型糖尿病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造影成像质量、负性情绪、检查依从性、对护理满意度及CT冠状动脉造影知识掌握程度。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造影成像质量、检查总依从性,对健康宣教、护理能力、服务态度和环境管理满意度,以及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目的、检查配合要点和检查后注意事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能够提升2型糖尿病患者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造影成像质量,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其检查依从性和对护理满意度,促进其对CT冠状动脉造影知识掌握。
孔文卿
关键词:CT冠状动脉造影针对性护理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检查依从性
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对冠状动脉分支狭窄程度及其临界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2025年
目的:评估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在冠状动脉分支狭窄程度及其临界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8月间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均接受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以冠脉造影术作为金标准。分析双源CT技术对冠状动脉不同节段狭窄程度和临界病变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等)。结果: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诊断效能较佳,诊断一致率、一致性分析Kappa值较好,而且对不同节段血管狭窄程度进行诊断期间应用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技术进行干预,提示一致性良好;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诊断获得诊断效能、诊断一致率、一致性分析Kappa值,提示一致性一般(P<0.05)。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在冠状动脉狭窄及其临界病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周潘潘
关键词:临界病变灵敏度特异度
中药封包外敷联合中医护理在经皮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探究中药封包外敷联合中医护理在经皮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4月于淮安市金湖县中医院行经皮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的1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64)、研究组(n=64)。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中药封包外敷联合中医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前臂肿胀值减小,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疼痛评分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一般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封包外敷联合中医护理在经皮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缓解前臂肿胀程度,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伍树花刘艳
关键词:中药封包中医护理前臂肿胀
原位心脏移植术后5年行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1例
2025年
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属于不可逆的心脏失代偿阶段,药物以及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也无法改善患者心力衰竭症状,原位心脏移植术是切除受体病变心脏后在原位植入供体心脏的手术方式,随着外科移植技术和免疫抑制治疗的进步,已经成为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手段。心脏移植术后的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是心脏移植术后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本病例报道1例68岁男性,因扩张型心肌病反复发作心力衰竭、室性心动过速,于5年前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给予患者局部麻醉下行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本病例在国内首次将移植心脏血管病变的IVUS图像进行报道,对研究心脏移植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进展情况有一定指导意义。
李柳李柳邓岐钱杰王硕随永刚
关键词:原位心脏移植术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超声
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术后碘造影剂迟发型过敏反应的护理效果评价
2025年
分析采用冠状动脉造影及其术后碘造影剂诱发的迟发型过敏反应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研究对象并以均数形式划分至试验组(优质护理)及参照组(常规护理)之中,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护理有效率、迟发型过敏反应发生率、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心理状态评分。结果 参照组与试验组护理效果统计数据显示较大差异,P<0.05;两组患者迟发型过敏反应组间数据差异结果明显,P<0.05;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统计数据显示试验组数据更优,P<0.05;护理满意率对比结果显示试验组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心理状态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迟发型过敏反应干预后,不仅降低该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还减少其他不良情况发生。
顾长虹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术后护理效果
冠状动脉造影衍生的微循环阻力指数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的预测价值
2025年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冠脉)造影衍生的微循环阻力指数(AMR)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后心室重构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4月至2023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PCI的STEMI患者168例。患者分别于PCI术后3~7 d和3个月时接受急性期与恢复期心脏磁共振成像(CMR)检查。恢复期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较急性期增加20%及以上认为发生心室重构,据此将入选患者分为心室重构组(n=49)与无心室重构组(n=119)。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特征、AMR值及CMR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AMR和急性期CMR显示的微血管阻塞(MVO)范围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MR对STEMI患者PCI术后心室重构的预测价值。结果:168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6.4±11.4)岁,男性139例(82.7%)。AMR值与急性期CMR显示的MVO范围呈正相关(r=0.42,P<0.01)。心室重构组的AMR值高于无心室重构组[3.00(2.56,3.52)mmHg·s/cm vs.2.48(2.20,2.74)mmHg·s/cm,1 mmHg=0.133 kPa,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MR是STEMI患者PCI术后心室重构的独立预测因素,AMR值每增加0.2 mmHg·s/cm,心室重构风险增加45.1%(OR=1.451,95%CI:1.228~1.714,P<0.01)。AMR预测心室重构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69。结论:AMR与MVO范围呈正相关,是STEMI患者PCI术后心室重构的独立预测因素。
鹿冠玉赵蕾惠可尧卢志辉王兰菱高海马晓海
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微循环心室重构
一种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桡动脉加压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桡动脉加压器,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包括基带,所述基带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粘接带,所述基带上嵌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延伸至...
王红傅饶宣艳张玲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并发症及预防策略
2024年
冠状动脉造影术作为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心血管疾病的评估与治疗。然而,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因此不断优化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医学研究的深入,改进冠状动脉造影术的预防策略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新的影像技术、智能化病人管理系统以及改进的术后护理措施,为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系统化的改进和有效的效果评估,能够显著提升手术的安全性和患者的治疗效果。这一过程不仅展示了现代医学的进步,也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杨珺张晓岚张德娟徐瑞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术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并发症术后护理措施影像技术

相关作者

韩雅玲
作品数:2,585被引量:6,864H指数:33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介入治疗 射频导管消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江时森
作品数:469被引量:1,868H指数:18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高血压 冠状动脉疾病 糖尿病
胡大一
作品数:3,576被引量:29,462H指数:6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 高血压 急性心肌梗死 心房颤动
杨跃进
作品数:988被引量:16,517H指数:43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研究主题:急性心肌梗死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疾病
乔树宾
作品数:570被引量:4,665H指数:30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研究主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冠心病 预后 冠状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