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7篇“ 冠脉内注射“的相关文章
- 冠脉内注射腺苷联合逆向精准溶栓对AMI患者心肌灌注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 2025年
- 目的:观察冠脉内注射腺苷联合逆向精准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灌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9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溶栓组(59例)和联合组(60例)。溶栓组实施逆向精准溶栓治疗,联合组在溶栓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经冠脉内注射腺苷配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肌灌注、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变化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实验(TIMI)分级3级占比、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 3级占比均高于溶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527、6.364,P<0.05);联合组患者TIMI血流帧数计数(e TFC)低于溶栓组,心肌灌注指数(PI)高于溶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02、2.816,P<0.05);联合组患者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低于溶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91、4.008、2.787,P<0.05);联合组患者的不良预后发生率为6.67%,低于溶栓组患者的2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8,P<0.05)。结论:冠脉内注射腺苷联合逆向精准溶栓治疗AMI能改善患者心肌灌注情况,减轻心肌损伤,对降低不良预后发生风险具有积极意义。
- 兰芳
- 关键词:心肌灌注预后情况
- 冠脉内注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冠脉血流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冠脉内注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冠脉血流水平及预后的影响,以期为AMI患者寻求最佳治疗方式。方法研究对象为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行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共150例,根据患者再灌注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观察组向冠脉内注射rt-PA后行冠脉支架植入,对照组进行常规球囊扩张后冠脉支架植入。记录两组手术前后的心肌梗塞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心功能指标、炎症因子、凝血功能变化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术后的TIMI分级分布情况接近(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的无复流率明显更低,观察组术后的校正TIMI血流帧数(CTFC)值更低,ST段回落率更高(P<0.05)。两组术后30 d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水平接近(P>0.05),术后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水平接近(P>0.05),但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的N末端脑钠肽(NT-proBNP)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总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更低(7.14%vs.17.50%,P<0.05)。结论急诊PCI配合冠脉内注射rt-PA治疗AMI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冠脉血流灌注,保护心肌细胞,减少无复流的发生,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提高预后效果。
- 刘刚张春德宋家卫唐碧刘利军
- 关键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无复流
- 比伐芦定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预防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中无复流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观察比伐芦定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预防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无复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6月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STEMI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预防性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观察组采用比伐芦定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术中无复流发生率、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帧数、TIMI血流分级、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无复流发生率、PCI术后,TIMI帧数低于对照组,TIMI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预防性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相比,比伐芦定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更能对STEMI患者PCI术中无复流进行有效防治,有助于制订预防无复流个体化治疗方案,以获得较好的即刻靶血管血流及后期良好疗效。
- 房勇阳成俊刘青平谭启林邹小秋巫玉婷
- 关键词:无复流心血管不良事件出血并发症
- 冠脉内注射肾上腺素防治PCI术后无复流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 目的:系统评价肾上腺素防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无复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进一步依据。方法:通过检索Cochrane对照试验资料库、Pub 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
- 李秋艳
- 关键词:肾上腺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无复流
- 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 2024年
-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药物替罗非班以冠脉内注射方式治疗的效果与价值。方法 在张家港澳洋医院2024年2月至2024年7月急诊科收录的患者中,遴选出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分组处理后对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常规治疗联合替罗非班冠脉内介入治疗)的TIMI血流分级情况、心脏功能、不良事件发生率实施横向对比。结果 治疗前两组TIMI血流分级3级以上没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3级以上的值在对照组该值之上;术后3d对照组LVEF小于观察组,但是LVESD、LVEDD等指标值在对照组之下(P<0.05)。术后14d对照组LVEF明显不如观察组,LVESD、LVEDD则是观察组更高(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5%)较对照组(15%)低(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治疗后心脏功能状况改善效果突出,治疗期间心衰、心绞痛等不良事件也极少发生,所以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值得成为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应用价值极高。
- 缪宇星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替罗非班血流灌注
- 冠脉内注射尼可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中慢血流/无复流患者的效果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探讨冠脉内注射尼可地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neumatosis cystoides intestinalis, PCI)中出现慢血流(coronary slow flow, CSF)/无复流(no reflow, NR)的有效性、预后及远期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4月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诊断为AMI且符合入选标准的12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n=60)冠脉内注射尼可地尔2 mg+术后长期口服5 mg 3次/d,对照组(n=61)仅术中冠脉内注入1次硝普钠200μg。比较2组患者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再入院与死亡情况等。结果 试验组术后30 d、3个月、6个月的LVEF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30 d的MACE、术后6个月内再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尼可地尔可有效改善AMI患者急诊PCI术中PCI/NR现象,坚持术后长期口服对患者的远期预后有积极作用。
- 颜青松刘选姣吕春美邹海林彭子敬贺文慨
- 关键词:尼可地尔经皮冠脉介入术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冠脉内注射尼可地尔对改善慢血流的作用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冠脉内注射尼可地尔对慢血流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在新沂市人民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收治的慢血流的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注射硝酸甘油的35例纳入对照组;注射尼可地尔的35例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心功能、心肌损伤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TIMI 0~Ⅱ级2例、Ⅲ级33例,对照组TIMI 0~Ⅱ级9例、Ⅲ级2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82,P<0.05)。术后3 d,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高,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N末端B型利钠肽原为(2.61±0.44)μg/L、(241.56±31.25)U/L、(615.24±53.27)ng/L,较对照组的(3.12±0.61)μg/L、(332.15±42.35)U/L、(731.25±69.58)ng/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2、10.183、7.832,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冠脉内注射尼可地尔可改善慢血流,提升患者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程度,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 苏士奎
- 关键词:尼可地尔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冠脉内注射心肌损伤
- 直接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在急诊PCI治疗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2023年
- 目的探讨直接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在急诊PCI治疗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急诊PCI治疗)和观察组(急诊PCI治疗+直接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冠脉再通率、ST段抬高回落程度高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接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提高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脉再通率与ST段抬高回落程度,提高患者的心功能。
- 张培勇郭长磊连冰郭永龙
- 关键词:替罗非班急诊PCI心肌梗死
- 冠脉内注射rhPro-UK对STEMI患者急诊PCI术的疗效和预后的研究
- 目的:研究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简称rhPro-UK)用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诊PCI)术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了2020年12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
- 李鸿娇
-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术
- 冠脉内注射肾上腺素防治PCI术后无复流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 2023年
- 目的系统评价肾上腺素防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无复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临床治疗进一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检索Cochrane对照试验资料库、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中国知网这6个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22年7月关于PCI术后无复流、慢血流的相关文献,严格遵循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提取、核对,最后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选中5个研究,合计527例患者。最终分析结果显示:冠脉内注射肾上腺素可明显改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减少无复流/慢血流现象的发生率(RR=0.52,95%CI:0.37~0.72,P<0.001);同时,就不良反应而言,肾上腺素可明显降低PCI术中低血压的发生率,且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CI术后TIMI计帧数(CTFC)、心肌显影密度分级(MBG)、住院期间及PCI术后30 d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以及PCI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基于不同对照组对于PCI术后TIMI血流、CTFC进行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肾上腺素与不同对照组差异的结果与亚组分析之前的结果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系统评价结果显示,冠脉内注射肾上腺素可以起到降低PCI术后无复流/慢血流发生率的效果,并且术中低血压发生率低于维拉帕米、硝普钠等药物。但受限于研究的局限性,还需纳入更多样本量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 李秋艳何石荣苏强
- 关键词:肾上腺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无复流
相关作者
- 韩雅玲

- 作品数:2,585被引量:6,864H指数:33
-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 研究主题:冠心病 介入治疗 射频导管消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 傅向华

- 作品数:403被引量:2,349H指数:21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心肌梗死 山莨菪碱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 宋炳慧

- 作品数:32被引量:192H指数:6
-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 STEMI 替罗非班 无复流
- 周浩

- 作品数:39被引量:295H指数:11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替罗非班 急性心肌梗死 蛋白激酶C 慢性低氧大鼠 低氧
- 陈绍良

- 作品数:386被引量:1,580H指数:17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急性心肌梗死 冠心病 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