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05篇“ 冬小麦生产“的相关文章
旱地冬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高产栽培技术
2024年
在河南东北部地区,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加剧了该地区农业生产的用水压力,尤其对水分需求量大的农作物更甚。小麦作为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稳定生产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分析旱地冬小麦生产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并探讨通过节水灌溉、科学施肥、病虫害综合管理以及品种选择与育种技术等措施,旨在实现旱地冬小麦高效栽培的现实路径。
郭燕芳王晓洁刘通吕伟增
关键词:旱地冬小麦生产高产栽培技术
淮北平原冬小麦生产应对自然灾害技术探究
2024年
农业产业抵抗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十分重要。本研究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分析了淮北平原地区冬小麦生产中的自然灾害类型以及应对技术措施。冬小麦生产不仅受到气候变化带来的干旱、雨涝、冻害和干热风等气象灾害的影响,还遭受着病虫草害等生物灾害的侵扰,农业的丰产丰收受到考验;生产上应积极应对自然灾害,提出选择优质高抗小麦品种,适时播种,合理施肥,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和统防统治病虫草害等一系列应对自然灾害的技术措施,为淮北平原地区冬小麦生产提供合理的抵御自然灾害的方法建议,对确保冬小麦丰产丰收具有重要意义。
武凤侠陈硕平
关键词:冬小麦气象灾害生物灾害农田水利设施
基于多源遥感和DSSAT模型同化的冬小麦生产水足迹量化研究
随着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事件频率的增加,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管理显得尤为迫切。科学核算农业生产中各种类型的水资源消耗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是实现水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作物生产水足迹是评估不同类型农业用水效率的关键指标。然而...
罗莉
关键词:数据同化冬小麦产量
山东省丘陵区冬小麦生产环节技术模式及发展对策被引量:1
2023年
据统计,2022年夏粮收获再获丰收,山东省冬小麦播种面积达到6005.3万亩,收获总产量突破528.24亿斤,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9%。但山东省丘陵山区粮食生产机械化整体水平较低,农作物在耕、种、收三大关键环节中综合机械化率不足50%。
宋昕烔刘元义李祈康李文慧
关键词:粮食生产机械化冬小麦生产丘陵区丘陵山区冬小麦播种综合机械化
徽县冬小麦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2023年
小麦是徽县的主要粮食作物,本文回顾了近十年来徽县冬小麦生产情况,分析了目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为提升徽县冬小麦综合生产能力提供参考。
刘双艳
关键词:冬小麦
基于遥感与作物模型同化的冬小麦生产水足迹量化研究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中国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为实现用水科学管理,提高用水效率,需对农业用水效率进行评价。作物生产水足迹为科学评估农业用水类型和效率提供了有效方法。然而,目前对区域作物生产水足迹的定量研究存在空间尺度大、空...
薛静
关键词:冬小麦产量WOFOST模型遥感数据同化
气候变化对三河地区冬小麦生产适应性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为了研究三河地区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生产适应性,对三河地区1980—2019年冬小麦各发育期的积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来三河地区冬小麦各个发育期积温年变化普遍呈上升趋势,其中播种—越开始期积温变化趋势不太明显;降水量年变化播种—越开始、越开始—返青期呈上升趋势,其余发育期年变化均呈下降趋势,但总体趋势都不太明显,全发育期降水量年变化呈微弱上升趋势;日照时数年变化各发育期均呈下降趋势。对三河地区而言,气温和降水是影响冬小麦生长发育的主要气候因子,但由于冬小麦的整个发育期并不是全年降水量最多的集中时段,所以降水多的年份并没造成冬小麦减产,而降水少的年份由于人为的田间管理,及时进行灌溉,对冬小麦的产量影响也较小。冬小麦是大田作物,气温是限制冬小麦生长发育的主要气候因子,尤其是冬小麦的越期,季严寒或气温降幅过大,冬小麦易发生冻害,从而造成部分麦苗受冻致死,影响冬小麦的产量。
刘晓英郝国松
关键词:冬小麦适应性气候变化
气候暖湿化及其对陇东冬小麦生产的影响
2023年
运用甘肃省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1981—2019年冬小麦试验观测及同步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39年气候暖湿化趋势及对陇东冬小麦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981—2019年陇东年平均气温以0.0644℃/a趋势持续升高,春季气温升高最明显,季次之。1995年以来,陇东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均呈显著增加趋势,暖湿化特征明显。暖湿化对陇东冬小麦生产产生了比较显著的影响:(1)播种期推迟,成熟期提前,全生育期和越期缩短,但生长季生长天数并没有明显缩短。(2)营养生长阶段显著缩短,生殖生长阶段显著延长,对产量形成十分有利。(3)水分利用率,产量、千粒重、籽粒数、主要发育期干物重等产量构成要素增加趋势明显,不孕小穗率、越死亡率等显著降低,尤其1995年以来,气候产量增加趋势明显。(4)气候暖湿化有效降低了干旱和晚霜冻危害,使冬小麦种植边界北扩,高产适生品种增加。
郭海英张谋草周忠文祁鸿雁秦乐张俊林
关键词:气候冬小麦
鲁西南地区不同耕作方式对冬小麦生产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为了明确鲁西南地区不同耕作方式对冬小麦生产的影响,给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在鲁西南地区设置旋耕、深耕、深松等不同耕作方式,研究其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病虫草害、产量构成因素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出苗率、拔节期前生长发育及最终产量构成影响均较小,旋耕方式下小麦株高、干重、穗长、穗下节间、基部节间及其他各节间的长度均最低,但基部第2节间拉折力旋耕处理最大,基部第2节间壁厚基本无差异;深耕处理易导致纹枯病的发生;深松处理易导致蚜虫和红蜘蛛的发生,与旋耕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旋耕处理易导致杂草的生长。
陈亚鹏
关键词:冬小麦旋耕深耕深松
旱地冬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4
2023年
旱地冬小麦生产中主要受自然条件、种植方法等因素的影响,需要破除这些因素的束缚,探索实现高产的栽培技术,包括良种选用、配方施肥、适期播种、机械条播、预防冻害、预防倒伏、防治病虫害、麦田化除等环节,为实现旱地冬小麦的高产提供方向和建议。
陈军苏
关键词:旱地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相关作者

金之庆
作品数:105被引量:1,898H指数:30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气候变化 小麦 作物 全球气候变化
刘自成
作品数:55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陇东学院
研究主题:冬小麦 冬小麦新品种 小麦 选育 冬小麦品种
刘晓楠
作品数:5被引量:9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研究主题:根系 冬小麦 水分 氮肥 磷肥
李春
作品数:86被引量:553H指数:14
供职机构:天津市气候中心
研究主题:日光温室 设施农业 气象灾害 气候资源 MATLAB
张成
作品数:36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陇东学院
研究主题:冬小麦新品种 冬小麦 小麦 选育 有性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