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3篇“ 冲洪积扇“的相关文章
- 太子河冲洪积扇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 2024年
- 结合研究区已有的基础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基于水化学数据,运用数理统计、舒卡列夫分类、Piper三线图、Schoeller图、Gibbs图、离子比值等方法,分析冲洪积扇不同区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讨论不同区域地下水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地下水水环境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太子河冲洪积扇地下水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弱,扇顶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SO_(4)-Ca型和HCO_(3)·SO_(4)·Cl-Ca型,扇中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Ca型和HCO_(3)·SO_(4)-Ca型,扇缘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Ca型.太子河冲洪积扇不同部位地下水演化受到的岩石风化作用和离子交换作用影响的强度和方式不同.太子河冲洪积扇地下水中“三氮”污染问题主要受采矿、冶金、化工等工矿活动和农业活动的影响,空间分布特征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对太子河冲洪积扇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和特征、水化学成因以及“三氮”污染现状的分析和研究,可为下一步地下水源地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许波田野王末唐文泰赵男刘创创隋克林霍伟奇
- 关键词:冲洪积扇
- 一种冲洪积扇水槽试验系统及洪水冲淤参数测定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冲洪积扇水槽试验系统及洪水冲淤参数测定方法,属于冲洪积扇模拟领域。该装置包括水箱(1)、沙石料堆放池(2)、倾斜水槽(3)和冲洪积扇塑造平台(4),所述水箱(1)与所述沙石料堆放池(2)通过连接通道相连接...
- 杜俊董林垚范仲杰张平仓程冬兵李清溪沈盛彧黄金权张冠华张长伟
- 推理公式法在冲洪积扇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4年
- 为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验证推理公式法的适用性,文章以北疆博州某水源工程为例,采用推理公式法,依据设计暴雨间接推求设计洪水,并结合现场洪水调查分析成果加以验证,最终将设计洪水成果应用于本工程设计,为无实测水文资料地区采用推理公式法进行小流域设计洪水的推求提供充足依据和有力支持。
- 候宗民
- 关键词:推理公式法设计洪水
- 北京潮白河冲洪积扇中下游地下水铁锰来源解析及成因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为了查明高铁锰地下水来源及其水化学成因,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解析地下水中铁锰来源及主要环境影响因素,量化各来源贡献率;基于Durrov图和矿物饱和度指数等揭示各来源铁锰的影响范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研究区内铁、锰超Ⅲ类标准率分别为45.6%和59.4%,且丰水期铁、锰浓度水平和超标率普遍高于枯水期;主成分分析提取出铁、锰因子载荷较高的3个主成分,分别为导致第一含水层铁锰超标的迁移-富集作用(F1),导致第一、二含水层铁锰超标的铁锰氧化物自然溶解作用(F2),以及水化学作用(F3),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水文地质条件、还原环境和p H值;铁、锰易在HCO_(3)^(-)Ca·Mg型地下水中富集(F1和F2),HCO_(3)^(-)Na型地下水中Fe、Mn浓度较低(F3);源解析结果显示F1和F3分别解释了研究区域54.3%和26.3%的铁,以及58.7%和19.4%的锰,F2对铁锰的解释率低于7.50%.综合所述,F1和F2是导致研究区域铁锰超标的主要原因,水文地质条件和pH值是影响研究区域地下水铁锰浓度的主要变量,人为源对研究区域地下水中铁、锰浓度影响有限.
- 陈吉吉陶蕾席玥田颖徐蘇士刘保献荆红卫
- 关键词:地下水
- 南水北调地下水回补对潮白河冲洪积扇中上部地表形变响应及控制因素
- 2024年
- 2014年南水进京后,持续开展地下水回补对于遏制和减缓地面沉降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地下水回升由此带来的不同区域、不同层位的地面沉降与回弹机制及其控制因素尚不明确。深入探讨和研究回补时间、回补量、回补地点与水位及地表形变之间的关系,了解地表形变发生机理和识别主控因素,为后续如何科学回补,发挥最大化水资源回补效益、对地面沉降防治和超采区治理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笔者以潮白河冲洪积扇中上部区域为例,采用永久散射体差分干涉测量(PS-InSAR)技术获取研究区地面沉降形变信息,并结合区域分层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分层沉降变化等多手段进行耦合,查明研究区地表形变与多因素之间的响应与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南水持续回补导致区域地面沉降减缓,并在牛栏山地区出现地表抬升,抬升范围也随着水位上升逐渐向中下游扩展,2022年最大回弹速率达46.9 mm/a;地表形变具有明显的受断裂所控制的第四系沉积差异特性,以黄庄—高丽营断裂、顺义断裂和南口—孙河断裂所分割的后沙峪凹陷范围内变化明显大于其他地区;地下水位变幅与富水性差异决定水位上升范围与响应变化,而沉积构造作用所造成第四系沉积差异在地下水流向上具有一定控制作用。结果为地面沉降防控和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和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后续开展地下水科学回补和方案优化提供指导和借鉴。
- 田苗壮
- 关键词:南水北调地表形变地面沉降富水性
- 漳河山前冲洪积扇BK02孔古地磁定量分析及第四纪地层划分
- 2024年
- 冀西南平原西缘广泛发育的山前漳河冲洪积扇磁性地层研究尚不完善,其岩性组合特征、沉积环境与平原区建组剖面存在较大差异,第四纪地层精细化划分对比未充分建立。文章通过对位于漳河冲洪积扇西缘的第四纪标准钻孔BK02的岩心观察,根据沉积物颜色、沉积环境、岩性组合、沉积构造及旋回特征,将其第四纪地层松散沉积物划分为了T1~T6六个岩性段。通过对该孔第四纪沉积物地磁极性倒转序列分析,并结合14C、光释光等年代学测量成果,建立了该孔第四纪年代学框架,确定下更新统底界埋深为201.60 m,中更新统底界埋深为97.34 m,上更新统底界暂定为39.86 m,全新统底界埋深为13.75 m。
- 王川赵保强杨建米澄宇刘马钊巨凯亮
- 关键词:年代地层磁性地层
- 滹沱河冲洪积扇生态环境及其演化
- 2023年
- 滹沱河冲洪积扇目前生态环境问题较为严重。文中以影响全区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地下水为主线,将地表水和地下水作为一有机的整体,综合研究和分析滹沱河冲洪积扇生态环境演化的特征及其背景。调查研究表明,由于上游水库截流,导致滹沱河常年断流,河床干枯逐渐,沿岸生态环境恶化;平原区地下水的入渗补给被截,水位下降,使浅层地下水遭受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水质检测分析表明,影响扇区地下水的常规无机组分是总硬度、铁、锰、硝酸盐氮等。扇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关键因素,除人们环保意识较差造成的污染外,主要源于扇区地表水断流,水位下降改变了地下水循环的路径,破坏了其补、迳、排固有的天然平衡,从根本上改变包气带水和土壤水的背景值,增加了地下水遭受污染的风险。据此提出要保证滹沱河有足够的生态用水,逐步修补和恢复扇区生态环境的建议。
- 刘冰温雪茹温雪茹
- 关键词:地下水超采水污染生态环境恶化
- 成都平原石亭江冲洪积扇包气带防污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包气带土壤层能够有效滞留和吸附污染物,是阻隔污染物进入地下水的第一道天然屏障。该文通过模拟典型涉磷企业废水特征,对成都平原石亭江冲洪积扇扇顶、扇中、扇缘的6个土柱样品开展淋溶试验,分析冲洪积扇在不同构造部位的包气带土壤层吸附、降解和自净能力,研究包气带的防污性能,为指导区域后期产业布局,制定分区管控措施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冲洪积扇不同构造部位包气带防污性能由强到弱依次为扇缘、扇中、扇顶,后期应将污染较重的产业优先往冲洪积扇下游方向规划。包气带土壤层对不同污染物吸附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汞、氟化物、砷、镉、总磷、硫酸盐。
- 赵红梅佟洪金及时雨廖瑞雪蒋厦
- 关键词:包气带冲洪积扇防污性能
- 石家庄滹沱河山前冲洪积扇地下水位动态演变特征及影响机制被引量:5
- 2023年
- 为探寻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石家庄滹沱河山前冲洪积扇地下水位动态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以研究区年降水量、地下水埋深、地下水开采量,人口、GDP等数据为基础,绘制不同阶段的地下水平均水位变幅图和地下水流场图,探讨了地下水流场时空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充分探究了人类活动(地下水开采、人工压采)、自然因素(降水)和其他因素(人口、GDP、土地利用类型)对地下水位动态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时间尺度上,1980—2000年研究区年均地下水埋深缓慢增大,2000—2015年快速增大,2015—2021年呈现减小趋势,其中2016年为转折点;空间尺度上,研究区地下水埋深呈现西北小、东南大的特点,地下水整体由西北流向东南。2)1980—2015年研究区内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较大,地下水在漏斗区发生汇流,2015年后研究区内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逐渐减小,汇流情况逐渐消失。3)1980—2000年降水与地下水农业开采为年均地下水埋深变化的直接主导因素,2000—2015年地下水工业开采转变为直接主导因素,2015—2021年人工压采转变为直接主导因素。4)人口、GDP以及土地利用类型间接影响研究区整体地下水埋深,石家庄滹沱河山前冲洪积扇地下水埋深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
- 闫佰忠闫佰忠王昕洲占新凯马苗苗
- 关键词:地下水位动态影响因素
- 山区侧向流对滹沱河冲洪积扇地下水补给与硝酸盐动态的影响
- 2023年
- 山区侧向补给是华北山前平原冲洪积扇含水层重要补给来源,影响平原区地下水水量和水质动态。近年来受极端气候和人类活动影响,山区对冲洪积扇平原区地下水的侧向补给机制及其对地下水硝酸盐动态的影响仍不明确。本研究以滹沱河冲洪积扇为研究区,利用水文观测、水化学和同位素示踪等方法,估算山区侧向补给通量和硝酸盐输移通量,揭示山区侧向补给与平原区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分析山区侧向补给对地下水硝酸盐分布的影响。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将采样点划分为4个子区:滹沱河冲洪积扇北部扇顶(Ⅰ区)、扇中(Ⅱ区)、滹沱河附近扇缘区(Ⅲ区)以及滹沱河冲洪积扇南部区域(Ⅳ区)。地下水硝酸盐动态监测数据表明,滹沱河北部的山区断面地下水硝酸盐浓度高于南部断面,平原区北部Ⅰ区和Ⅱ区地下水硝酸盐浓度高于南部Ⅳ区;且沿地下水流动方向,地下水硝酸盐浓度均值呈现Ⅰ区(105.28 mg·L^(−1))>Ⅱ区(99.22 mg·L^(−1))>Ⅳ区(37.10 mg·L^(−1))>Ⅲ区(23.08 mg·L^(−1))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地下水氢氧同位素示踪揭示了山区侧向流对冲洪积扇北部地下水补给影响范围为扇顶和扇中,而冲洪积扇南部因地下水超采改变地下水流场,其影响范围主要为扇顶。利用达西定律计算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山区侧向流对滹沱河冲洪积扇平原区的补给量为2.10×10^(8)m^(3),硝酸盐通量为239.56×10^(5)kg,且北部山区侧向补给的水氮通量大于南部,这也是影响平原区地下水硝酸盐空间分布的重要原因。山区侧向补给对冲洪积扇平原区地下水量和水质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实现源头综合治理,降低山区地下水污染物浓度,对下游平原区面源污染管理,防止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 孙和平王仕琴郑文波檀康达曹文庚沈彦俊
- 关键词:地下水补给硝酸盐
相关作者
- 王金生

- 作品数:405被引量:3,343H指数:28
- 供职机构:教育部
- 研究主题:地下水 改性凹凸棒石 土壤 包气带 数值模拟
- 郭高轩

- 作品数:89被引量:794H指数:18
- 供职机构: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 研究主题:地下水 北京平原 北京平原区 第四纪 冲洪积扇
- 张石峰

- 作品数:47被引量:214H指数:8
-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离子注入 甜菜 谷氨酸 生物效应 诱变选育
- 赵红梅

- 作品数:38被引量:291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
- 研究主题:古河道 沉积环境 冲洪积扇 第四纪 采煤塌陷
- 赵华

- 作品数:72被引量:448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第四纪 释光测年 光释光测年 全新世 古环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