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26篇“ 冷流“的相关文章
- 一种冷流橡胶成型模具
-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流橡胶成型模具,包括:模具上板和模具下板;还包括:冷却板、隔热板和加热板;上述冷却板、隔热板和加热板依次由上至下装配于模具上板的上端面上;冷却板、隔热板和加热板位于模具上板的注入口位置设置有对位的贯穿通孔...
- 李伟涛
- 一种液态硅胶模具冷流套清洁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态硅胶模具冷流套清洁装置,包括加热装置和若干块用于排列放置冷流套的冷流套放料治具,每块冷流套放料治具均由导热材料制成,冷流套放料治具从下往上依次堆叠放置于加热装置的加热部位上,每块冷流套放料治具的顶...
- 李平陈超李帅祝恒军郭亚兰李正杰
- 一种电动阀门冷流标定试验装置及方法
- 一种电动阀门冷流标定试验装置,将试验台进气方式设计为侧向进气结合可变式多孔板的形式,其可以有效的稳定来流,并根据流量大小灵活主动调整可变式多孔板的孔隙率;采用可拆卸的方式作为电动阀门与伺服驱动组件、进气流道的连接,各模块...
- 王富祺张恬杨绪钊郝小龙闫田田韦贯举高焕然郭昊阳郭军刚
- 一种小型可回收冷流火箭姿态主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小型冷流火箭姿态主动控制系统,所述系统以一个二自由度平台为基础,所述二自由度平台由两组喷口支架嵌套组成,置于小型冷流火箭喷口端壳体内。其中,大喷口支架由大喷口支架和大喷口支架两部分构成,所述大喷口支架能够相...
- 丁勇马猛刘继敏杜明龙万鋆张正阳杜艺博王保鑫王信驰
- 一种橡胶冷流道系统
- 本发明涉及注射成型的模型及浇口通道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橡胶冷流道系统。橡胶冷流道系统包括注射流道板,所述注射流道板的板体内开设有橡胶流道,橡胶流道包括沿板体延展平面延伸的各水平流道,所述注射流道板上设有一入胶口,各水...
- 张明明宋晓光龚浩孙中航李旭培李金卓付澎钊郭佩淇赵国辉
- 一种冷流道注塑模具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流道注塑模具,包括冷却槽筒、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所述冷却槽筒包括有储液筒,所述储液筒的筒口处固定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储液筒的外壁设置有延伸管,所述延伸管的一端贯穿所述密封板;所述第一模具包括有外框架。本...
- 王鹏王筱仙叶增浩
- 一种节省冷流道牛角浇口结构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省冷流道牛角浇口结构,包括牛角浇口、产品和注胶通道,所述牛角浇口形状如牛角式的曲线形锥体且其截面尺寸逐渐缩小,所述牛角浇口前端浇口与产品背面相连接,所述牛角浇口后端浇口与注胶通道相连接,所述角浇口和...
- 王小辉郭越先吴立群
- 硅橡胶接头注射成型冷流道系统设计及缺陷消除
- 2025年
- 为减少模具生产时浇注系统产生的废料,设计一套医用接插件硅橡胶接头的冷流道系统,系统包括浇注系统设计和冷却系统设计。模具采用一模两腔布局,胶料经主流道、分流道、针阀式射嘴、水平凝料流道连接至浇口位置,使用潜伏式浇口。文中将传统水路和随形水路结合,共设计3个冷却流道,其中,3号为传统水路用于冷却运动零件;1号和2号为随形水路用于冷却射嘴内部胶料,通过ANSYS Fluent进行模拟显示冷却效果良好。为解决产品气泡和熔接痕缺陷,使用真空注射成型技术,将模具整体密封并抽出模内多余空气,实际生产后显示产品表面光泽度明显提高,气泡和熔接痕明显减少,证明该冷流道系统设计合理、运行可靠、结构先进,产品质量合格。
- 聂五四刘淑梅汪东亮张春徐春飞
- 关键词:硅橡胶MOLDFLOWFLUENT
- 基于CAE的软管固定器冷流道注塑模具设计
- 2025年
- 针对软管固定器的内螺纹脱模、销轴孔成型困难的问题,设计了一模二腔的三板式冷流道注塑模具。首先,基于CAE模流分析确定了软管固定器的最佳进胶位置;其次,依据软管固定器的结构及现有注塑生产条件设计了模具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并基于CAE从充填区域及回路冷却液温度两个关键指标评估了其合理性。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在注塑过程中能够保证塑件的完整填充且能够有效地进行热量散发。随后,通过计算,采用外挂油缸驱动齿条、齿轮及中心轴运动实现了软管固定器内螺纹的成型与平稳脱模;创新性的在滑块中设计T型槽,通过压紧块在T型槽中的运动,实现了软管固定器销轴孔的抽芯,极大地简化了模具结构;最后,依据模具设计标准,在UG建模软件中完成了软管固定器注塑模具其它结构的设计。经实际注塑验证,该模具结构合理,工作过程稳定可靠,制品质量满足要求,软管固定器注塑模具的开发可为具有相似结构产品的注塑模具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 陈晔季宁侯胤名万福培
- 关键词:注塑模具
- 开放型微通道内低表面张力工质SF-33过冷流动沸腾换热
- 2025年
- 为满足环保要求并提高微通道热沉的流动沸腾换热能力,本文选用一种新型的环境友好型低表面张力工质SF-33进行流动沸腾换热研究,设计并制备了在通道顶部与盖板底部间具有开放间隙的大尺寸微通道热沉,搭建了流动沸腾换热实验平台,探究SF-33在不同入口温度、质量流速下的过冷沸腾换热特性及压降特性,并基于可视化结果分析流型转变对换热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本文工况范围内出现了4种流型,包括泡状流、弹状流、气弹-局部搅混流及气弹-局部分层流,开放结构以及较大的流通空间影响了微通道热沉内的流型布局。随着热流密度及出口干度的增加,微通道的换热系数及压降均随热流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降低工质入口温度,能够延缓临界热流密度(CHF)的发生,同时减小进出口压降。并且发现在不同质量流速条件下,随着热流密度增加,进出口压降的变化趋势存在显著差异。
- 银了飞杨钟琳张坷昕张志强党超
- 关键词:换热
相关作者
- 刘宇

- 作品数:455被引量:890H指数:14
-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研究主题:塞式喷管 火箭发动机 数值模拟 固体火箭发动机 喷管
- 王一白

- 作品数:152被引量:187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研究主题:塞式喷管 推力器 电推进 喷管 数值模拟
- 覃粒子

- 作品数:100被引量:130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
- 研究主题:塞式喷管 火箭发动机 喷管 冷流 数值模拟
- 龙新峰

- 作品数:229被引量:517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火源 太阳能吸热器 化学能 强化传热 储能
- 刘金平

- 作品数:280被引量:634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 研究主题:混合工质 制冷剂 冷凝器 风冷冷凝器 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