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5篇“ 凉血通瘀方“的相关文章
- 凉血通瘀方联合中医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的价值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凉血通瘀方联合中医针刺对瘀热阻窍证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自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瘀热阻窍证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中随机选取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手段均分至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予以中医针刺疗法和凉血通瘀方联合中医针刺,对比治疗成效。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语言功能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不存在NIHSS评分和FMA评分上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纤维蛋白原水平、血浆粘度、血细胞比容、血沉和白介素-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间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产生(P<0.05)。结论:凉血通瘀方联合中医针刺方案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邹武顾振华
- 关键词:凉血通瘀方中医针灸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 凉血通瘀方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对瘀热阻窍证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考察凉血通瘀方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对瘀热阻窍证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醒脑开窍针刺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凉血通瘀方,疗程14 d。检测临床疗效、瘀热阻窍证候评分、NIHSS评分、BI评分、血清指标(Hcy、LP-PLA2、sIL-2R)、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瘀热阻窍证候评分、NIHSS评分降低(P<0.05),并且治疗14 d后低于治疗7 d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BI评分升高(P<0.05),并且治疗14 d后高于治疗7 d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血清指标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凉血通瘀方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可安全有效地治疗瘀热阻窍证急性脑出血。
- 刘燕兰崴兰崴杨礼跃
- 关键词:凉血通瘀方醒脑开窍针刺法急性脑出血
- 凉血通瘀方调节肠黏膜屏障影响血脑屏障治疗脑出血的机制研究
- 目的:探究凉血通瘀方通过调节肠黏膜屏障,影响血脑屏障,改善神经功能损伤,治疗脑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定义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凉血通瘀组以及益生菌组。采用注射泵控制注血/二...
- 张子健
- 关键词:脑出血凉血通瘀方肠黏膜屏障血脑屏障紧密连接蛋白
- 凉血通瘀方对脑出血大鼠肠黏膜屏障修复及神经功能改善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究凉血通瘀方对脑出血大鼠肠黏膜屏障的组成结构、选择通透性以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凉血通瘀组和益生菌组。除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通过注射泵控制器注血/二次退针法建立脑出血模型。造模成功后,凉血通瘀组给予凉血通瘀方药液灌胃,益生菌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灌胃,每日1次,连续3 d。治疗结束后,采用ELISA法检测肠黏膜屏障蛋白Occludin、Claudin-1、ZO-1的表达水平及血清中LPS、DAO、DLA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凉血通瘀组行为学评分显著下降(P<0.01),益生菌组评分改变不明显(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Occludin、Claudin-1、ZO-1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血清LPS、DAO、DLA的含量显著增加(P<0.01);凉血通瘀组和益生菌组Claudin-1、ZO-1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LPS、DAO、DLA的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Claudin-1、ZO-1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血清LPS、DAO、DLA的含量显著增加(P<0.01),凉血通瘀组ZO-1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LPS、DAO、DLA的含量显著增加(P<0.01);益生菌组血清LPS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凉血通瘀组Claudin-1、ZO-1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5),益生菌组Occludin、Claudin-1、ZO-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凉血通瘀组与益生菌组血清LPS、DAO、DLA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凉血通瘀组比较,益生菌组血清DLA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凉血通瘀方与益生菌制剂均可有效提高肠黏膜屏障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1和ZO-1的表达水平,改善肠黏膜通透性,减少LPS、DAO及DLA等有害物质入血,且益生菌制剂稍优于凉血通瘀方。但在改善脑出血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方面,凉血通瘀方疗效更为确切。
- 张子健李建香周雨过伟峰
- 关键词:脑出血凉血通瘀方紧密连接蛋白二胺氧化酶D-乳酸
- 基于脑肠肽CCK-8研究凉血通瘀方对急性脑出血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观察凉血通瘀方对急性脑出血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和造模组。造模组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制作脑出血模型;假手术组以空针置入右侧尾状核,不注血。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凉血通瘀方组,每组15只;假手术组和正常组每组亦为15只。各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或中药,每日1次,连续3 d。模型组与凉血通瘀方组大鼠分别于造模成功后、灌胃3 d后运用Longa五级评分法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灌胃3 d后,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5只大鼠脑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5只大鼠脑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表达,生化法检测各组10只大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10只大鼠脑组织和肠组织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含量。结果:模型组与凉血通瘀方组大鼠灌胃3 d后Longa评分均明显低于造模成功后(P<0.01),灌胃3 d后凉血通瘀方组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NGF平均光密度值、BDNF蛋白表达水平、SOD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凉血通瘀方组大鼠脑组织NGF平均光密度值、BDNF蛋白表达水平、SOD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肠组织CCK-8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凉血通瘀方组大鼠脑、肠组织CCK-8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凉血通瘀方对急性脑出血模型大鼠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脑、肠组织CCK-8的含量有关。
- 李建香刘云芳王君君顾恒赵杨过伟峰
-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凉血通瘀方八肽胆囊收缩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凉血通瘀方干预高血压大鼠急性脑出血模型对脑组织中差异mi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研究凉血通瘀方对高血压大鼠急性脑出血模型脑组织miRNA表达的影响,对差异表达的miRNA靶基因进行分析,探索凉血通瘀方可能的药效机制。方法 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B)和实验组(C)。适应性饲养一周后,C组灌胃凉血通瘀方,B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5天,每天1次。构建脑出血模型后收集脑组织,借助全转录组测序技术获得miRNA表达量,与miRBase数据库比对获取已知miRNA,使用miRDeep2预测新miRNA。差异分析软件为DESeq2,筛选阈值为|log2FC|>=1并且P <0.05。对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对靶基因进行GO功能、KEGG通路富集和PPI网络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共发现21个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上调有9个,下调有12个,共预测得到1243个有统计学意义的靶基因。GO富集分析发现,生物过程中突触囊泡分泌的调节、神经递质分泌的调节和神经递质运输的调节占前三位,神经元投射终点、全膜、质膜区域和细胞投射则是主要的细胞成分。分子功能分别为小GTPase绑定、底物特异性跨膜转运蛋白活性和离子跨膜转运体活性。通路分析结果显示,靶基因在癌证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和MAPK通路等分布广泛。采用STRING网站和Cytoscape软件,根据MCC算法筛选出ADRA2C、CASR、CCL28、CCR1、DRD2、GNAT3、GRM2、DYNC1LI1、GABBR1、GNAI1等核心靶基因。结论 凉血通瘀方对脑出血急性期鼠脑组织内miRNA的表达有重要影响;显著差异表达miRNAs可能通过靶向核心基因调控凉血通瘀方干预急性脑出血的病理过程及预后。
- 李薇懿李国春魏乐心钱勤郭晴晴杨诗锦杨晓娟王鹏程陈杨
- 关键词:凉血通瘀方大鼠脑组织急性脑出血
- 凉血通瘀方治疗脑出血急性期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凉血通瘀方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收集并筛选凉血通瘀方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13篇文献纳入研究,共151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凉血通瘀方在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症状及预后、降低复发率等方面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有益。结论:脑出血急性期应用凉血通瘀方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仍需更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
- 刘雪婷詹美张梦婷袁梦石
- 关键词:凉血通瘀方临床疗效脑出血出血中风META分析
- 凉血通瘀方调节脑出血患者肠道菌群和脑肠肽GAS、MTL的临床观察
- 目的:观察凉血通瘀方对于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肠道菌群和胃泌素(gastrin,GAS)、胃动素(motilin,MTL)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20年10月来自南京市中医院、昆山市中医院、江苏省第二中医...
- 高兴
- 关键词:凉血通瘀方脑出血肠道菌群GASMTL
- 文献传递
- 凉血通瘀方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TLR4和NF-κB p65的影响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讨凉血通瘀方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TLR4和NF-κB p65的影响。方法:24只SD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凉血通瘀组,每组6只。模型组和凉血通瘀组采用注射泵控制器注血/二次退针法制作脑出血模型。造模成功后,凉血通瘀组给予凉血通瘀方水剂(1.0 mL/100 g)灌胃,每日1次;假手术组、模型组每日给予等剂量蒸馏水灌胃。各组灌胃3 d后进行大鼠行为学评分;Western Blot法测定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 p65)蛋白表达变化;RT-PCR法检测脑组织TLR4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凉血通瘀组大鼠神经学评分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凉血通瘀组大鼠神经学评分降低(P<0.01)。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皆明显升高(P<0.01),凉血通瘀组NF-κB p65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凉血通瘀组大鼠脑组织TLR4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NF-κB p65蛋白表达下降(P<0.05)。模型组大鼠脑组织TLR4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假手术组及凉血通瘀组(P<0.01);凉血通瘀组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凉血通瘀方可改善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损伤,抑制脑组织TLR4和NF-κB p65蛋白表达,凉血通瘀方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LR4/NF-κB p65信号通路,减轻脑炎性损伤有关。
- 王君君李建香张子健过伟峰
- 关键词:脑出血凉血通瘀方
- 凉血通瘀方调节脑肠肽CCK-8干预TLR4/NF-κB P65炎症通路治疗脑出血的研究
- 目的:研究凉血通瘀方通过调节脑肠肽CCK-8,干预TLR4/NF-κB P65信号通路治疗脑出血的抗炎机制。方法:随机将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凉血通瘀组,每组6只。模型组和凉血通瘀组采用注射泵控制...
- 王君君
- 关键词:脑出血凉血通瘀方脑肠肽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过伟峰

- 作品数:231被引量:1,733H指数:21
-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
- 研究主题:中医药疗法 凉血通瘀方 脑出血 病机 周仲瑛教授
- 李建香

- 作品数:50被引量:502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京市中医院
- 研究主题:凉血通瘀方 脑出血 急性期 出血性中风 中风
- 吴勉华

- 作品数:373被引量:3,714H指数:32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 研究主题:解毒方 癌毒 恶性肿瘤 中医药疗法 瘀热
- 袁园

- 作品数:42被引量:262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凉血通瘀方 脑出血急性期 疗效观察 出血性中风急性期 热阻
- 王明艳

- 作品数:306被引量:1,825H指数:20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 研究主题:山茱萸 环磷酰胺 清络通痹颗粒 细胞凋亡 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