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31篇“ 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文章
外泌体减轻出血性脑血管病后继发性损伤的研究进展
2024年
对于出血性脑血管病,目前临床上采用外科手术干预较多,但是患者在治疗后仍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伤。因此,寻求一种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继发性损伤的治疗手段至关重要。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外泌体概念的引入为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疗提供了新的理念与方向。外泌体作为一种细胞外囊泡,能够携带细胞内物质,在细胞间发挥信息传递功能,更重要的是外泌体能自由穿过血屏障,在神经系统相关疾中发挥调控作用。本综述主要介绍外泌体减轻出血性脑血管病后继发性损伤的4种理生理机制——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细胞程序性死亡、保护血屏障以及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并总结了其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张啟铿林丽谢臻彦李雪松
关键词:外泌体出血性脑血管病继发性损伤
CTA与DSA在出血性脑血管病因诊断中的运用进展
2023年
出血性脑血管病(HCVD)在全部脑血管类疾中占比为20%~30%,此疾较为急促,同时疾致残概率和致死概率均比较高。但是调查发现HCVD中存在一部分人为非高血压引起的。所以尽早地明确出血的诱因至关重要,进而将出血灶消除,降低再次出血的概率,改善预后。CT血管造影诊断技术(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技术(DSA)均为对出血诱因诊断的常用方式,但是上述的两种诊断技术对HCVD诊断存在差异与优缺点。此综述将细致分析二者的诊断价值和意义。
蔡鑫淼
关键词:CTADSA出血性脑血管病病因诊断
COL4A1/A2基因变异在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梗死后出血转化散发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不同表达和机制
2023年
目的:研究Ⅳ型胶原蛋白基因α1/α2(COL4A1/A2)基因变异在出血(ICH)、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和梗死后出血转化(HT)散发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不同表达和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2月-2021年10月收治的67例ICH患者(ICH组)、61例SAH患者(SAH组)及58例HT患者(HT组)相关资料。另取同期在医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记作对照组。比较各组COL4A1/A2基因变异发生率。此外,对比不同预后ICH、SAH及HT患者的COL4A1/A2基因变异发生率。结果:ICH组COL4A1/A2基因变异发生率分别为8.96%、7.46%,SAH组COL4A1/A2基因变异发生率分别为8.20%、8.20%,HT组COL4A1/A2基因变异发生率分别为13.79%、12.07%,均高于对照组(P<0.05)。预后不良ICH患者COL4A1/A2基因变异发生率分别为20.00%、20.00%,均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预后不良SAH患者的COL4A1/A2基因变异发生率均为22.22%、22.22%,均高于预后良好患者的2.33%、2.33%(P<0.05)。预后不良HT患者的COL4A1/A2基因变异发生率分别为30.00%、30.00%,均高于预后良好患者的5.26%、2.63%(P<0.05)。结论:COL4A1/A2基因变异可能介导了ICH、SAH及HT发生、发展过程,且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郝丕达
关键词: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性脑血管病
复合手术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手术结合术中DSA的复合手术治疗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4月至2021年2月采用复合手术治疗的11例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治疗和预后,其中动静脉畸形3例(颞顶叶2例、右侧外侧裂1例);颅前窝底硬膜动静脉瘘2例,瘘口均位于筛板;颅内动脉瘤6例(大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3例、胼周动脉瘤1例、颈内动脉交通段动脉瘤2例)。结果 1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为100%。3例动静脉畸形均行动静脉畸形切除术+血肿清除术,1例首次切除后术中DSA提示畸形团少量残留,予补充切除后复查DSA提示全切除;2例颅前窝底硬膜动静脉瘘均行硬膜动静脉瘘切除术+血肿清除术,封闭瘘口后复查DSA可见动静脉瘘完全消失;6例颅内动脉瘤夹闭后DSA见4例完全夹闭,2例瘤颈残留予以调整或补充动脉瘤夹后夹闭完全,伴有颅内血肿的患者术中DynaCT均提示血肿完全清除。无一例发生手术相关再出血梗死等严重并发症。平均随访8.45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为4分者1例、2分者1例,其余9例mRS评分均为零;所有患者接受至少1次CTA或DSA复查,均未发现血管变残留及复发表现。结论 复合手术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模式治疗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安全、有效,有待进一步积累例、总结经验。
倪永丰林斌斌王益朋刘志吴问亮
关键词:颅内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硬膜
血管内治疗联合锥颅引流术治疗出血性脑血管病
2022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联合锥颅引流术治疗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采取血管内治疗联合锥颅引流术治疗的14例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资料。结果颅内动脉瘤性出血6例,动静脉畸形出血5例,硬膜动静脉瘘出血3例。1例动静脉畸形因畸形残留再出血,术中CT检查示血肿增加直接在复合手术室行开颅血肿清除术;1例天幕区硬膜动静脉瘘栓塞+室外引流效果不佳,合并小出血疝死亡;存活13例术后3个月随访,GOS评分4~5分10例,3分2例,2分1例。结论血管内治疗联合锥颅引流术具有微创、操作性强、简易、效果良好等特点,在部分出血性脑血管病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杨勇闵杰赵健陈世洁
关键词: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栓塞锥颅引流术
CTA、DSA在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中的对比研究
2022年
研究三维CT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在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中的对比。方法:研究时间2019年2月-2021年2月,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疑似出血性脑血管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每组人数相同,皆31例,CTA组行CTA检查,DSA组行DSA检查,比较其结果。结果:CTA组血管畸形、动脉瘤、硬膜动静脉瘘检查率低于DSA组,P0.05。结论:CTA、DSA对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都具有一定的应用效能,CTA检查具有方便、无创、快捷等优势,对于急性脑血管的筛查具有积极的意义;DSA检查的准确率高。上述两种检查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或联合应用。
肖古华肖方杰栾杰
关键词:三维CT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针刺对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障碍干预研究综述
2021年
出血性脑血管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其继发的认知障碍是临床治疗的难点。尽管药物疗法已作为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主流治疗方法,但大多数药物临床疗效不明确,且具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研究表明针刺对中风后轻度认知障碍的疗效显著,因其安全、经济、便捷、疗程短、有效,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是针刺种类多样,临床使用中存在着适用证不明确、操作标准不规范等问题,因此本文总结近5年来针刺对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对头针、体针、耳针、艾灸、腹针、针药结合等方法进行多方面分析与对比,同时对临床运用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剖析,旨在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并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王祯芝吕科张美玲熊康周锋
关键词:出血性脑血管病针刺
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治疗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
2021年
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以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干预,观察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针对我院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通过常规护理及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干预。对比干预后的满意度及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结果:干预前的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施以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能力,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该护理模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郑丁丁侯思婷
关键词: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功能
三维CT血管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1
2021年
出血性脑血管病(HCVD)是自发性出血(SIH)或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主要诱因,后者也是HCVD的主要临床表现类型,该类疾可发于任何年龄段,具有起急、进展迅速、预后差、致死率高的特点,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1,2]。目前,临床上已知的HCVD主要包括颅内动脉瘤(ICA)、动静脉畸形(AVM)、烟雾(MMD)以及高血压等。以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诊断HCVD因的首选,但是随着CT血管成像(CTA)技术的日趋成熟。
吕涛刘亮马亚玲
关键词:出血性脑血管病自发性脑出血烟雾病三维CT血管成像预后差
遗传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本研究对遗传性出血性脑血管病3个家系的例进行分析,并与文献进行对比,探讨其临床、影像学及遗传学特点,为此类疾的早期诊断、情评估和遗传学咨询提供一定的帮助。  方法:  本研究以2014-2018年在我院住...
董春雨
关键词:遗传学特点病情评估临床病理

相关作者

吴凌峰
作品数:106被引量:197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西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脑梗死 DSA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并发症 烟雾病
赵继宗
作品数:781被引量:5,938H指数:3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神经外科 手术治疗 脑动静脉畸形 动脉瘤
曹文锋
作品数:134被引量:285H指数:10
供职机构:江西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脑梗死 文献复习 蛛网膜下腔出血 烟雾病 DSA
屠永华
作品数:46被引量:209H指数:8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研究主题:脑缺血 CT 脑脊液 出血性脑血管病 颈椎侧方穿刺
张帆
作品数:120被引量:465H指数:13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引流管 乳头 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