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8篇“ 击实特性“的相关文章
基于离散元的黄土特性研究
2025年
基于完全侧限条件下的黄土室内试验,建立相应的离散元模型进行仿真模拟,探究不同工况下黄土的特性。为使模拟结果与真试验结果相吻合,首先按照真试验进行模型搭建,并根据室内试验得到的土底压强峰值作为校核目标来确定合适的模拟细观参数。仿真模拟过程中,监测不同的次数、锤质量、铺土厚度下黄土颗粒的孔隙率、沉降量及力链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当次数持续增加时,黄土的效果起初得以增强,而后趋于稳定;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增大锤质量对黄土的效果有促进作用;其他参数不变时,随着铺土厚度的增加,黄土的效果变差。
郭玉珠栗振锋李婕
关键词:黄土离散元数值模拟击实特性
炭质泥岩填料特性及颗粒破碎研究
2025年
文章为探究炭质泥岩路基填料的性能及前后级配变化规律,引入分形理论,推导良好级配范围内的分形维数,通过室内和筛分试验研究炭质泥岩填料特性和颗粒破碎行为,最后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建立炭质泥岩路基填料过程中的能量耗散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分形维数为2.135时,炭质泥岩填料达到最佳填筑级配。分形维数、最大粒径、含水率和次数是影响炭质泥岩填料颗粒破碎的重要因素,其中填料的分形维数对颗粒破碎率的影响最为显著。炭质泥岩填料后的粒径分布具有良好的分形特征,考虑到炭质泥岩过程中的颗粒破碎及良好级配的分形维数范围,建议对于最大粒径在20mm以内的路基填料,其合理的分形维数控制在1.78至2.60之间。通过能量耗散模型发现,炭质泥岩表面能增加速率随次数的增加而减少,过程中填料对能的利用率呈指数衰减。鉴于当次数达到70次时,炭质泥岩填料表面能几乎不再增加,建议在室内开展试验时炭质泥岩填料的次数不宜超过70次,以免造成时间和经济上的浪费。
付宏渊付宏渊曾铃吴二鲁文伟周鑫洋
关键词:道路工程分形维数击实特性颗粒破碎能量耗散
软岩堆石料的特性与尺寸效应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软岩堆石料的干密度是土石坝设计和施工的重要控制指标,直接决定了土石坝施工期和运行期的沉降量。采用Φ950 mm×H1000 mm的超大型仪,针对强风化粉砂质泥岩、弱风化粉砂质泥岩、弱风化5∶5强风化粉砂质泥岩混合料,进行了483、992、1475、1957、2681 kJ/m^(3)共5种单位体积功下的试验,最大干密度成果与Φ300 mm×H285 mm的大型仪成果进行了对比。试验成果表明,干密度随单位体积功增加而增加,在功低于2000 kJ/m^(3)时,干密度随功增加较快,功超过2000 kJ/m^(3)后增加速率变缓,增量较小,再增加功并不能有效提高干密度。相同单位功下,超大型试验的最大干密度比大型试验成果略低0.01~0.02 g/cm^(3)。软岩堆石料在特性方面的尺寸效应不明显,在重型标准功能条件下,室内采用Φ300 mm的仪进行软岩堆石料的特性研究,是比较适宜的。
赵娜左永振陆世权周跃峰张婷
关键词:干密度击实功尺寸效应破碎率
千枚岩及灰岩路基填料特性试验研究
2024年
针对我国西南地区以千枚岩和灰岩为主的路基填料难以直接使用的问题,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千枚岩和灰岩开展室内试验并进行正交分析,探讨过程中填料压度的主控影响因素并得到压最优组合。结果表明:千枚岩的最优含水率在4%~6%,灰岩的最优含水率在6%~8%;试验中98次对土样的压度改变率影响最大;与路基施工所用的强弱振碾压组合相结合,计算出能满足目标压度的最优组合模式为强振8遍、弱振2遍。
罗佳杨长卫徐贤青包杰马洪生丁选明
关键词:击实试验千枚岩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
土石混合物特性的颗粒尺寸效应研究
2024年
土石混合物特性存在颗粒尺寸效应,因此针对黄土、块石混合物开展了固定含石率、不同最大粒径和含水率条件下室内试验,获得了不同粒径土石混合物试样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并分析了颗粒尺寸效应对土石混合物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试样从最开始脱模时产生塌落逐渐转变为完整状态,干密度逐渐增大。含水率超过最佳含水率后,水分子起到了润滑作用,将周边土体挤出,使整体体积不再减小,并呈软塑流动状,试样从完整脱模状态转变为脱模时产生较大变形。随着石料的加入,混合物最大干密度得到了明显提升,如在含石率为70%的条件下,最大粒径20、30、40 mm试样最大干密度的增长率分别为24.9%、28.1%、29.7%,且最大粒径越大,干密度提升效果越明显;最佳含水率随着最大粒径的增加而降低,在最大粒径20~40 mm的情况下,对应的最佳含水率为5.2%~5.9%,且随着最大粒径的增大,最佳含水率的变化量分别为0.2%、0.5%。因此可以看出,在70%含石率下,最大粒径20~40 mm范围内,随着最大粒径的增大,土石混合物最佳含水率的降低速率呈增大趋势。
康凤袁帅
关键词: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
不同含石量条件下土石混合体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为探讨土石混合体填料的压特性,对不同土石含量分布、不同含水量条件下的土石混合体进行了室内试验,对制备含石量为10%、30%、50%、70%和90%的土石混合体试样进行重型试验,得到土石混合体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和含石量间的关系曲线。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含石量的土石混合体最佳含水量在4.3%~7.1%,最大干密度在2.211g/cm3~2.279g/cm3,与含石量相比,含水量对土石混合体最大干密度影响更大,在土石混合体的压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最佳含水量。
秦卫军秦卫军毕海鹏
关键词:土石混合体击实试验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
过渡型细粒土特性及基质吸力试验研究
2023年
级配呈现过渡特征的土被称为过渡土.路基填料中过渡型细粒土的特性不同,且力学性能受基质吸力的影响较大.根据试验标准(ASTM D698-12),进行标准试验,得到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对试验土样,分别使用露点水势仪和高量程吸力计量测前后土样的基质吸力.结果表明:过渡土中黏粒含量的增加使路基填土压特性不同,过渡土的最大干密度随着黏粒含量的增加而减小,过渡土的最优含水率随着黏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在曲线湿侧时土的基质吸力接近于0;后过渡土的基质吸力呈现过渡特征,当认为过渡土中的水分被黏粒完全吸收后,过渡土的吸力-含水率可以拟合为一条曲线,即吸力-黏土含水率曲线;在压前的松散土颗粒的吸力量测中,也得到近似的试验结果.
张炎飞刘先峰袁胜洋袁胜洋
关键词:击实试验击实特性基质吸力非饱和土力学土水特征曲线
含砾黏土的重复特性研究
2023年
利用不同风化程度、不同颗粒级配的碎石配置含砾黏土,并对其进行轻型试验,以探讨其在重复条件下的特性和颗粒破碎规律。结果表明,软弱颗粒含量高的含砾黏土在重复作用下,含砾黏土最大干密度增加,最优含水率减小,说明包含软弱颗粒的含砾黏土更易被;在5 mm以上粗颗粒均为软弱颗粒条件下,当粗颗粒含量较低时,重复对土样最大干密度影响较小,随着粗颗粒含量增加,重复条件下含砾黏土最大干密度随之增加。
李伟李焱任文渊张爱军胡松涛李俊生成勇龙
关键词:土工试验击实特性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
戈壁盐渍土地区水泥稳定碎石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戈壁盐渍土地区具有年温差较大、集料和拌合用水含盐量高等特征。为了分析温度、硫酸盐含量对水稳碎石特性的影响,首先通过试验分析了温度、硫酸钠含量对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影响。其次,采用极差法分析了温度、硫酸钠含量对最大干密度的影响程度。基于此,通过SEM电镜扫描试验分析了后水稳碎石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温度<32.4℃且逐渐减小,最大干密度减小,最佳含水率增大;温度>32.4℃且逐渐增大,最大干密度增大,最佳含水率减小。硫酸钠含量增大,水稳碎石湿润性减小,最大干密度减小,最佳含水率增大;极差分析表明最大干密度受温度(0.055)影响比硫酸钠含量(0.016)大;温度>32.4℃,水稳碎石结构密,孔隙最少,易;温度<32.4℃且逐渐减小,水稳碎石结构复杂,难。因此温度、硫酸钠含量可通过改变硫酸钠3种状态(Na_(2)SO_(4)溶液、Na_(2)SO_(4)·10H_(2)O、无水Na_(2)SO_(4)晶体)所占比例来改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特性变化规律,从而影响基层材料压质量。
范渊博魏芳吴谦唐可张巨
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击实特性
山西黄土特性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地区,在水利工程、道路、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中,会大量采用黄土作为工程的填筑材料。由于黄土颗粒具有粉粒含量集中,结构疏松,质地均匀等特点,研究压特性非常重要。对水利工程中收集的80组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最大干密度与最优含水率、最大干密度与颗粒组成及级配的相互关系,分析结论可为进一步明确山西黄土特性提供参考。
宋效兰
关键词:黄土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量颗粒级配

相关作者

黄英
作品数:121被引量:662H指数:14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红土 抗剪强度 干湿循环 干密度 红土化作用
李艳玲
作品数:17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粉煤灰 改良膨胀土 击实特性 抗压强度 膨胀土路堤
李靖
作品数:104被引量:1,662H指数:23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非饱和黄土 水土保持 黄土 含水量 黄土高原
翁通
作品数:2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研究主题:盐渍土 击实特性 击实 公路建设 毛细水
王海波
作品数:18被引量:74H指数:6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
研究主题:混凝土 水管冷却 施工期 温度 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