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2篇“ 切牙管“的相关文章
- 切牙管影响上中切牙三维移动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上中切牙的位置在面部美学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正畸治疗过程中,为获得理想的矫正效果,上中切牙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三维方向上的移动。以往观点认为上中切牙移动的范围只受到上颌骨唇、腭侧骨皮质的限制,但随着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成像(CBCT)的应用,发现在上颌骨内存在着解剖形态不规则的切牙管,其外侧壁由致密的皮质骨围绕而成,若上中切牙与之发生碰撞不仅会导致接触部位的牙根吸收,还可导致骨开窗、骨开裂,引发牙周问题,甚至还可能压迫鼻腭管神经等。因此,上中切牙三维移动的边界与切牙管的形态及位置关系密切,应引起重视,以避免临床工作中对上中切牙的牙根造成不必要伤害。本文就切牙管对上中切牙三维移动的影响做一综述。
- 陈韫欣李舒舒黄梓澄孔卫东
- 关键词:切牙管上中切牙牙根吸收
- 切牙管致骨性Ⅱ类拔牙间隙关闭困难病例报告
- 2024年
- 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是正畸临床常见的骨性畸形,常需减数矫治并通过强支抗内收上颌切牙,改善突面畸形。然而,上下前牙并不能无限制内收。研究指出,由于牙根腭侧骨皮质的解剖限制,单纯正畸治疗切牙最大内收量为7 mm[1]。在解剖上,切牙管(又称鼻腭管)比腭侧骨皮质更加接近上颌中切牙牙根,切牙管和上颌中切牙位置关系与上前牙内收量密切相关。有正畸病例报告显示上前牙内收时,上颌切牙的牙根接触到切牙管导致牙根吸收[2]。本文报道1例骨性I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行减数矫治时,由于切牙管距离上中切牙牙根较近,致其上前牙拔牙间隙关闭困难,并探讨其相关解决办法。
- 邓建清张家冠张晓磊
- 关键词:切牙管拔牙间隙
- 69例中老年人群切牙管形态学特征的CBCT测量分析
- 2024年
- 目的:使用CBCT对中老年人群切牙管的相关形态学参数进行测量,分析切牙管位置与形态的增龄性变化,探讨切牙管与周围解剖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为该人群的前牙种植美学修复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对69例50岁以上患者的CBCT资料进行测量,项目包括冠状面上位于切牙管切牙孔(WIF)、中位(Wm)和斯坦森孔(WSF)处的切牙管宽度,矢状面切牙管长轴上的切牙孔(DIF)、中位(Dm)和斯坦森孔(DSF)处的切牙管直径,唇侧的骨最凹处到切牙管前壁的距离(A),以及牙槽嵴顶到A处的距离(B)。根据患者性别、是否缺失上前牙进行分组,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切牙管平均宽度(W)为(3.93±0.83)mm,平均直径(D)为(3.03±0.83)mm;唇侧骨最凹处到切牙管前壁的距离(A)平均为(6.15±1.53)mm,牙槽嵴顶到A处的距离(B)平均为(11.98±2.50)mm。男性组的DIF[(3.61±0.79) mm]高于女性组[(3.14±0.94)mm],男性组的DSF[(2.96±1.22)mm]高于女性组[(2.31±0.92)mm],男性组的A值[(6.76±1.43)mm]高于女性组[(5.48±1.36)mm],牙缺失组的A值[(5.73±1.55)mm]低于无牙缺失组[(6.41±1.48)mm],牙缺失组的B值[(10.73±2.64)mm]低于无牙缺失组[(12.78±2.06)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别对切牙管的直径、牙槽嵴厚度有影响,上前牙是否缺失对牙槽嵴高度有影响。在中老年前牙缺失患者中,需要更精确地控制种植方向与深度。
- 王敬夫张宁杨勇张巍瀚常欣
- 关键词:切牙管CBCT牙种植牙槽嵴高度
- 基于CBCT的成人正畸内收上颌中切牙后牙根及切牙管改建的研究
- 目的: 本研究旨在对成人正畸内收上颌中切牙后,其牙根及切牙管的变化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矫治后牙根是否发生吸收以及好发部位,分析牙根吸收与上颌中切牙移动量之间的关系、接触切牙管对牙根吸收的影响、切牙管与牙根最易接触的部位...
- 周邦稳
- 关键词:牙根吸收切牙管
- 骨代用品在切牙管种植中的应用
- 2023年
- 上颌中切牙区普遍存在剩余牙槽骨不足或切牙管过度膨大的情况,钛种植体侵入切牙管可能影响种植体的稳定性,并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如鼻腭管囊肿、术后短期感觉障碍、种植体失败等。为解决这一临床问题,本研究对骨增量材料在切牙管种植中的应用进行探索与实践。本文对各类不同的骨增量材料在切牙管种植中的应用进行文献回顾及分析,结合1例骨增量材料用于切牙管种植的临床病例,展示了骨增量材料在切牙管内引导骨再生后植入种植体的临床效果。种植体骨结合良好,患者修复效果满意。戴牙6个月后复查,种植体周软组织稳定,无明显骨吸收。利用骨增量材料引导切牙管内成骨,为后期种植体植入提供三维骨支撑,有助于获得良好的种植体稳定性和前牙美学效果。据文献报道,不同的骨增量材料,如自体骨,同种异体骨、混合骨代用品,或自体骨混合骨代用品都可实现切牙管内成骨。
- 杨博满毅
- 关键词:切牙管口腔种植引导骨再生骨代用品
- 切牙管形态及其在正畸矫治中的临床意义
- 2023年
- 上颌中切牙位置直接影响患者矫治结束后面部轮廓对称性及中线协调,在制定正畸诊疗计划时,上颌中切牙的目标三维空间位置需重点关注。随着CBCT的广泛应用,学者们发现上中切牙的实际后界不仅与上颌骨腭侧骨皮质有关,更与切牙管形态密切相关。了解切牙管的形态及在其正畸矫治中的临床意义有助临床医师制定治疗计划、过程监控以及术后评估。本文就切牙管的形态结构及其在正畸矫治中的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 黄梓澄孔卫东
- 关键词:牙根吸收切牙管正畸矫治
- 切牙管与上颌中切牙位置关系的定量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切牙管与上颌中切牙之间的位置关系,以期为临床治疗及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76例正在进行正畸治疗的成人患者,以PP平面为参考平面,在正中矢状面上定义以下三个测量水平,此三个水平均与PP平面平行。N水平:鼻腭孔高度水平;R水平:上颌中切牙牙根根尖高度水平;I水平:切牙孔高度水平。定义以下测量项目:N水平切牙管唇侧牙槽骨板厚度(NT);R水平切牙管唇侧牙槽骨板厚度(RT);I水平切牙管唇侧牙槽骨板厚度(IT)。N水平切牙管宽度(NW);R水平切牙管宽度(RW);I水平切牙管宽度(IW);上颌中切牙根尖距离(R-R);R水平UR1到切牙管距离(RRD);R水平UL1到切牙管距离(RLD);I水平UR1到切牙管距离(IRD);I水平UL1到切牙管距离(ILD)。在CBCT图像上对以上指标进行测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RRD大于IRD;RLD大于ILD,有统计学差异(P<0.05)。RRD与RLD;IRD与ILD,无统计学差异(P>0.05)。NW小于RW;RW小于IW,有统计学差异(P<0.05)。NT大于RT,有统计学差异(P<0.05);NT与IT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RT与IT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U1根尖至切牙管平均距离仅为3.5 mm;U1在I水平牙根至切牙管平均距离仅为2.4 mm,应注意在上颌前牙内收时有可能导致牙根根尖及牙根舌侧面的吸收。并且当上颌前牙内收尤其配合压低移动时,应注意有可能造成牙根近中邻面的吸收。
- 颜冬施雨佳葛悦包涵谢宁朱宪春
- 关键词:切牙管上颌中切牙CBCT
- 骨性Ⅱ类均角成年患者上颌中切牙与切牙管位置关系的CBCT研究
- 目的:利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computedtomography,CBCT)评估骨性Ⅱ类均角成年患者唇倾、直立及舌倾的上颌中切牙(uppercentralincisor,U1)与切牙管(incisi...
- 谢敏
- 关键词:上颌中切牙切牙管
- 成年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上颌中切牙牙根与切牙管的位置关系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研究成年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上颌中切牙牙根与切牙管的位置关系,进一步探讨上中切牙唇倾度对其位置关系的影响。方法:选取67例安氏Ⅱ类且骨性Ⅱ类错[牙合]的成年患者,通过锥形束CT和Dolphin11.9软件在切牙管腭侧开口平面(F1)和根尖平面(F2)上分别测量切牙管到上颌中切牙之间的相关数据,根据∠U1-PP角度分为上颌中切牙唇倾组、直立组、舌倾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腭侧开口平面和根尖平面上,上中切牙近中缘至切牙管的距离(Lml)分别为(3.27±1.02)mm、(3.07±1.35)mm。腭侧开口平面上,3组切牙管侧缘到同侧上中切牙的距离(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唇倾组明显小于直立组和舌倾组;根尖平面上,3组Lml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舌倾组明显大于唇倾组和直立组。结论:成年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上前牙内收是有限度的,唇倾组的上中切牙牙根更接近切牙管,舌倾组牙根更远离切牙管。
- 倪洁丽秦金炜张阳
- 关键词:切牙管上颌中切牙牙齿移动
- 骨性Ⅱ类均角成年患者上颌中切牙与切牙管位置关系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采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评估骨性Ⅱ类均角成年患者唇倾、直立及舌倾的上颌中切牙与切牙管的位置关系,为骨性Ⅱ类均角成年患者内收上前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骨性Ⅱ类均角成年患者,根据上颌中切牙唇倾度分为唇倾组、直立组、舌倾组,每组40例。在CBCT图像上测量每组患者上颌中切牙到切牙管的矢状向距离[ICM(上颌中切牙腭侧到切牙管外侧壁的距离),ICP(上颌中切牙近中到切牙管前壁的距离)]、切牙管宽度(ICW)、上颌中切牙根间距离[MD(UI根近中间距),PD(上颌中切牙根腭侧间距)]。采用SPSS 23.0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上颌中切牙根间距与切牙管宽度在性别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W在同一测量平面表现为唇倾组>舌倾组,在切牙孔平面>根尖平面(P<0.05);MD、PD表现为唇倾组<舌倾组(P<0.05);唇倾组ICW大于MD、PD的百分比高于舌倾组(P<0.05)。结论:对于上前牙需要大量内收的成年骨性Ⅱ类均角患者评估上颌中切牙与切牙管的位置关系非常必要,以减少牙根吸收等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 郑怡谢敏韦理英
- 关键词:切牙管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
相关作者
- 罗远

- 作品数:6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
- 研究主题:三维重建 切牙管 影像学研究 螺旋CT 颌骨
- 黄远亮

- 作品数:191被引量:559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上海市东方医院
- 研究主题:牙种植 骨髓基质细胞 口腔种植 颌骨 种植体
- 颜冬

- 作品数:8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口腔医院
- 研究主题:CBCT 切牙管 上颌中切牙 微钛板 头影测量分析
- 孔卫东

- 作品数:90被引量:223H指数:8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锥形束CT 个性化 正畸 珊瑚人工骨 转矩
- 朱宪春

- 作品数:103被引量:220H指数:7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口腔医院
- 研究主题:隐形矫治器 骨性 正畸 三维有限元分析 矫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