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25篇“ 刑法观“的相关文章
积极刑法视域下生物安全规制问题研究
2025年
生物安全风险在全球范围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频率涌现,逐渐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显著生存危机。现阶段生物安全刑事治理研究滞后于生物安全风险防范体系建构。我国生物安全刑法规制体系内涵自身规范阙如、外延法律衔接不足、保护对象部分重叠等现象,引发了生物安全刑事保障缺乏准确定位、清晰立场、严密体系以及抽象危险犯罪依据占比有限等问题,这与生物安全犯罪内生机理以及风险防范预防实际需要不相适应,当前我国生物安全刑事法律体系难以有效应对生物安全风险激增的现实状况。本文将从生物安全刑法规制的必要性出发,通过分析生物安全刑法规制的形成与发展、现状与不足,在坚持刑法谦抑性的前提下,探索正当的积极刑法下的生物安全刑法规制的立场模式的转化与优化完善的路径。
任璐
关键词:生物安全
构建中国特色刑法应当关注的五大关系
2025年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刑法,应当关注其与中国传统刑法、外来刑法理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国刑事立法、中国刑事司法之间的五大关系。在传统刑法的基础上,需建立“一体两翼三联结”的结构,目的在于以法治为灵魂,以三大刑法基本原则为支柱,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行动指南,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刑法。外来刑法理论为刑法原则、刑罚目的、法益平衡、犯罪治理的研究切入视角,同时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内新型犯罪活动的治理等方面提供启示。一方面,中国特色现代刑法的自主性需要以高质量学术人才培养体系作支撑;另一方面,刑法的独特价值体现于文化中所承载的公平、正义。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缺乏权利平等的实质,在构建中国刑法自主话语体系的过程中,成为应当着力修补的短板。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引领中国刑法进而构建中国刑法自主话语体系的指导思想,体现为刑法基本原则的刑法应作为构建中国刑法自主话语体系的三大支柱。
郑延谱曾钜中
关键词:刑法观
积极主义刑法刑法谦抑原则的法理分析
2025年
积极主义刑法理论常以违背谦抑性为由遭受批判和指责,但实际上,谦抑性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具有主性,如果以其作为判断刑法理论科学与否的标准,其合理性是存在疑问的。本文以谦抑性理论的批判和反思为线索,试图从价值理论的角度否定“唯谦抑论”,并证明积极主义刑法及其两个主张——严密法网和去重刑化之正当性。但即使谦抑主义并非无所不能,它仍然是值得刑法学者和立法者认真对待和尊重的理论,在积极主义刑法的语境下,谦抑主义在理论与现实中的双重意义是不容忽视的。本文将通过梳理谦抑主义的渊源,对其合理定位予以反思,试图化解积极主义和谦抑主义表面上存在的冲突,并从立法和司法的角度肯定谦抑主义的积极意义,提出积极主义视角下的谦抑性主张。Positivist criminal law theory is often criticized and accused of violating modesty, but in fact, modesty, as a value judgment, is subjective. If it is used as a standard to judge whether criminal law theory is scientific or not, its rationality is questionable. Based on the criticism and reflection of modesty theor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eny the “only modesty the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alue theory and prove the legitimacy of positivist criminal law and its two propositions—strict legal net and de severe punishment. However, even though modesty is not omnipotent, it is still a theory worthy of serious treatment and respect by criminal law scholars and legislators. In the context of positivist criminal law, the dual significance of modesty in theory and reality cannot be ignored. This paper will comb the origin of modesty, reflect on its reasonable positioning, try to resolve the apparent conflict between activism and modesty, affirm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of modes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gislation and justice, and put forward the proposition of modes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tivism.
金晟
关键词:谦抑性刑事立法
论积极刑法的局限性
积极刑法主张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社会风险,刑法要以更积极主动的姿态介入社会生活。积极刑法的主要表现方式包括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刑事立法上积极增设新罪,扩大刑法打击范围;在刑事司法上适当扩大解释,使现有刑法能灵活应对...
翟红嘉
关键词:刑法修正案法益保护司法政策
积极刑法下的轻罪立法研究被引量:6
2024年
自1997年新刑法问世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陆续出台了11个刑法修正案,主要以增设新罪尤其是轻罪为内容。这种频繁修改刑法增设新罪且主要系轻罪的立法模式无疑根源于积极刑法。我国当前处于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不断增长的法益保护需求等决定了以积极刑法为指引的轻罪立法具有正当性。虽然积极刑法下的轻罪立法致使刑法扩张,并不必然违背刑法谦抑性,但是部分轻罪立法确实存在合理性疑问,而且轻罪立法的附随后果也具有诸多弊端。有鉴于此,我国积极刑法下的轻罪立法应当重视条文内容的合理性优化,在固守刑法谦抑性的同时,也应注重提升立法科学性,并且应尽快针对轻罪设立前科消灭制度。
张红昌
关键词:刑法谦抑性法益保护
刑法”概念何以证立与发展
2024年
刑法是我国刑法理论界创设的一个本土化概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刑法理论相关研究的整体态势是由盛而衰,即“逐渐繁荣—竞相争鸣—理论淡化—背景式适用”。我国刑法概念的发展过程,存在主化过剩、客化不足、概念不明确、理论定位不清晰等问题,影响了刑法理论的规范化和持续化发展。刑法概念,应是对刑法基本问题的综合性和全面性把握,并兼具刑法哲学和刑法方法论的属性。在回应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多地抽象出刑法概念的基本内核,进一步明确刑法概念的理论任务,剔除其中不符合基本标准的刑法概念,推动适格刑法概念的共识达成和持续发展,以助力中国式刑事法治现代化发展的自主体系构建。
杜小丽杜小丽
关键词:刑法观风险社会刑法哲学
实质刑法视野下的毒品范围认定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毒品”范围的确定影响着毒品犯罪的定罪量刑。根据《刑法》第357条,我国毒品范围的确定采用的是“部分列举+抽象定义”模式。这种毒品范围确定模式在适用中容易产生两个方面问题:一是涉非列管物质犯罪认定问题;二是涉自用或医用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犯罪认定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对“毒品范围”的形式化理解和适用,不能满足新型毒品犯罪的治理需求。实质刑法以法益保护为目的,对犯罪构成要件进行实质解释,更契合新形势下毒品犯罪治理的需要。因此,在实质刑法视野下,毒品范围认定不应只局限于国家规定管制、成瘾性以及“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三要素,还应当考量涉案成瘾物质的现实社会危害性。具体路径包括:适当调整毒品范围确定模式;对非列管物质犯罪、自用或医用型麻精药品犯罪进行实质解释;做好毒品犯罪治理的行刑衔接。
杨红梅
关键词:实质刑法观社会危害性
积极刑法视野下我国刑法修正的完善路径
近几年,我国为了保证法律的公正,积极开展刑法修正工作,以此展现出刑事立法的积极态度,但是在积极刑法影响下,我国刑法在修正时同样产生了许多问题。比如:刑法在修正时过于频繁、案件审理过于刑法化等,所以实际进行刑法修正和完善...
应一诺
关键词:刑法
积极刑法视野下我国刑法修正的完善路径
2024年
近年来我国积极开展刑法修正工作,显示出我国刑事立法活性化的积极刑法姿态。但积极刑法的运用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在刑事立法上表现出刑法修正过于频繁、过度刑法化、抽象性立法等倾向,甚至对法益保护主义、刑法谦抑性原则产生了冲击。在刑法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对积极刑法的运用应设定合理限度,避免刑法规制范围的过度扩张而产生对个人法益的侵害。构建以法益保护原则为核心、以比例原则为手段的刑法修正合理性审查机制,是审慎运用积极刑法的有力举措,以此消解积极刑法的不利因素,寻求刑事立法的动态平衡。
李甜甜
关键词:刑法修正比例原则
基于实质刑法的算法法益构造及其刑法展开
2024年
算法可法益性问题是关乎算法犯罪命题真伪的基本问题。基于实质刑法的算法犯罪治理,是算法治理的基本刑法立场。在算法犯罪场景下,算法的规范性围绕算法法益及其规范保护展开。算法法益的构造以算法安全、算法公正为核心,具有双重法益形态。逻辑证成上,应以算法安全法益的应然性逻辑展开为起点,推动算法公正的实然建构。通过对算法法益进行应然性逻辑反思和实然性逻辑建构,以法益统一性理论为基础进行逻辑衔接,既符合认识论要求,亦反映了算法法益的价值论评价。实践层面,对算法法益的刑法保护应主要围绕算法行为入罪和出罪的规范性进行教义学展开,通过入罪合法性分析与出罪合理性阐释,解构犯罪场景下算法提供者的责任体系。总体而论,算法行为的可罚性标准及其依据,应以法益实害化和刑法规范的实质解释为主。
赵龙
关键词:实质刑法观

相关作者

魏东
作品数:140被引量:860H指数:16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刑法解释 刑事政策 检讨 刑法 刑法修正案
黎宏
作品数:156被引量:3,914H指数:41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刑法 单位犯罪 刑事责任 刑法观 合规
孙国祥
作品数:170被引量:2,448H指数:27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刑法 合规 刑事政策 受贿罪 刑事
马荣春
作品数:221被引量:693H指数:13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刑法 社会危害性 刑法学 公众认同 人身危险性
陈兴良
作品数:464被引量:12,283H指数:6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刑法 刑法教义学 刑法学 罪刑法定原则 刑事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