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69篇“ 创业行为“的相关文章
- 学生干部经历对大学生连续创业行为的影响——信息资本的中介作用
- 2025年
- 学生干部经历对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深入评估学生干部经历对大学生连续创业行为的促进效应,不仅有助于全面衡量学生干部的育人成效,而且能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的深化改革提供关键依据。本研究以925位大学生创业者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Logit模型、倾向得分匹配、中介效应检验和分样本检验等方法,分析学生干部经历对大学生连续创业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学生干部经历能显著促进大学生连续创业行为的发生;信息资本的中介效应存在,即学生干部经历通过促进大学生信息资本积累,进而对其连续创业行为产生积极作用;学生干部经历的连续创业行为促进效应具有延时性,对毕业生的影响较在校生更大。为此,高校既需要从学生干部岗位数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丰富大学生的学生干部经历,又需要加强创业政策宣传增加大学生创业信息资本的积累。
- 钟云华杨洋
-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者信息资本人力资本
- 平台型领导对员工内部创业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
- 2025年
- 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时代新兴的经济模式,随着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为企业增长提供了新的契机,而且也为企业领导管理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鲜土壤。因此,如何推动企业领导管理模式变革,促进员工积极参与企业内部创新,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众多企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通过构建平台型领导对员工内部创业行为的影响模型,完成了平台型领导对员工内部创业行为的实证分析,揭示了平台型领导对员工内部创业行为的影响机理。本文不仅对平台型领导管理模式的实施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而且对平台型领导管理模式在企业的应用实践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许婷金周
- 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实证研究员工创新行为
- 数字素养、创业行为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检验
- 2025年
- 文章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微观数据,利用层次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素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创业行为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1)数字素养具有显著的增收效应,且这种效应在处理了内生性问题后依然存在。(2)创业行为在数字素养影响农民收入的过程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其中,创业决策、创业数量和创业绩效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重分别为22.49%、25.34%和17.85%。
- 蒋洁洁夏春萍王翠翠梁芷莹
- 关键词:创业决策创业绩效农民收入
- 平台型领导对内部创业行为的影响——一个双中介效应模型
- 2025年
- 平台经济条件下,企业运营趋向于平台化,员工则成为内部创业者。基于主动动机模型和工作—环境匹配模型,构建以心理所有权、工作重塑为中介变量,创业文化为调节变量的平台型领导与员工内部创业行为关系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平台型领导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内部创业行为;心理所有权和工作重塑分别在平台型领导与员工内部创业行为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且心理所有权显著正向影响工作重塑,二者在平台型领导与员工内部创业行为之间发挥链式中介效应;内部创业文化正向调节平台型领导与员工内部创业行为间关系,内部创业文化水平越高,平台型领导对员工内部创业行为的直接效应越大。
- 严瑞丽何建华何建华
- 关键词:心理所有权创业文化
- 高价值专利知识网络嵌入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创业行为的调节作用
- 2025年
- 本文基于社会网络理论,选取CNIPA数据库中拥有高价值专利的288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高价值专利知识网络嵌入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创业行为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主要结论为:高价值专利知识网络关系嵌入、结构嵌入均正向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组合创业行为、连续创业行为均正向调节高价值专利知识网络关系嵌入、结构嵌入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正向关系;国际创业行为增强高价值专利知识网络关系嵌入和企业高质量发展间的正向关系,但对高价值专利知识网络结构嵌入与企业高质量发展间的正相关关系不存在调节作用。此外,高价值专利知识网络嵌入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企业所有制和行业竞争程度异质性。研究结论对于企业积极培育高价值专利、构建以高价值专利为核心的知识网络、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 彭华涛韩一佳范丹
- 关键词:创业行为
- 大学规章制度对社科类教师学术创业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个体执行意向的中介效应分析
- 2025年
- 为探究大学社科类教师学术创业行为发生机制,构建了大学规章制度、个体执行意向和学术创业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假设及理论模型,并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相关大学规章制度显著正向影响学术创业,个体执行意向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促进我国大学社科类教师学术创业的政策建议:强化学术创业服务质量保障机制,提升大学社科类教师获得感和安全感;优化科研绩效考核制度,注重学术创业执行意向的引导与强化;改进职称与导师评定机制,增强大学社科类教师学术创业的靶向支持效能。
- 王凯赵莹莹周慧欣
- 关键词:学术创业社会科学
- 教育对国民创业行为的影响——基于互联网使用的中介效应检验
- 2025年
- 创业是扩大就业和改善民生的一种重要途径,在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数字经济新时代,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探究受教育水平对国民创业行为的影响以及互联网使用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国民整体创业概率较低;受教育程度与国民创业行为之间显著正相关,且二者的促进效应呈现为以初、高中学历群体为顶点的“倒U型”关系;互联网使用能够有效提升国民的创业行为。进一步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是教育影响国民创业行为的重要中介变量。因此,从转变就业观念和提高胜任力两个方面引导国民积极投身创业活动,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与能力,重点挖掘和扶持大学生这一重要潜在创业群体,从供给和使用层面深度挖掘互联网发展的就业创业红利,有利于提升国民就业创业能力。
- 杨秀秀
- 关键词:创业互联网使用中介效应
- 中国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下农户创业行为研究——基于资源禀赋效应视角
- 2025年
- 创业是解决农民就业与富裕农民的有力举措。本文基于数字乡村建设的资源禀赋效应视角,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和《县域数字乡村指数》,实证检验了数字乡村建设与农户创业行为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及各维度对农户创业行为均有正向积极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均在数字乡村建设及各维度对农户创业行为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相对于农村双低弱势群体,数字乡村建设的红利更多帮助了农村高收入、高教育水平的优势群体进行创业。在创业行业、类型异质性分析中发现,相对于第一产业,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户进行第二、第三产业创业选择的影响更为突出;相对于发展导向型创业,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户进行生存导向型创业选择的促进效果更为显著。因此,本文认为应进一步发挥数字乡村建设在创业中的赋能作用,推进数字乡村的包容性发展。
- 周子渭严颖峥陈鎏鹏魏远竹
- 关键词:农户创业资源禀赋
- 创业意愿与创业行为失衡:损失厌恶的视角
- 2024年
- 在诸多具有创业意愿的个体中,为何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产生了创业行为?研究以行为阶段理论为基础,将其与损失厌恶整合,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以揭示创业意愿与行为失衡的中间路径和调节机制。对235位受访者使用Bootstrap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执行意愿是解释创业意愿与行为失衡的重要路径;损失厌恶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作用状态,即负向调节创业目标意愿对创业行为的积极作用、正向调节创业执行意愿对创业行为的积极作用;损失厌恶在不同水平下,创业执行意愿均发挥中介效应,即显著存在创业意愿与行为关系的有调节中介效应。研究不仅拓展了创业意愿和行为的研究边界,还为创业活动提供了一定的管理启示。
- 何良兴刘彩珠薛刘洋
- 关键词:创业行为损失厌恶
- 社会创业意愿、机会识别与创业行为实证研究
- 2024年
-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创新创业等实践活动逐渐丰富和复杂。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对大学生社会创业的过程进行研究,以社会创业机会识别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社会创业意愿-社会创业机会识别-社会创业行为”理论模型,数据收集方式为问卷调查。通过对大学生社会创业机会识别进行双维度分析来挖掘社会创业意愿与行为二者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也为政府把握大学生社会创业心理,增强社会创业意愿,提高机会识别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持。
- 李笑
- 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创业机会识别
相关作者
- 张玉利

- 作品数:291被引量:4,807H指数:43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商学院
- 研究主题:创业 创业者 企业 创业研究 实证研究
- 杨俊

- 作品数:95被引量:2,269H指数:31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
- 研究主题:创业 创业行为 创业者 创业研究 商业模式
- 张秀娥

- 作品数:247被引量:1,697H指数:21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 研究主题:创业 创业意愿 创业机会识别 大学生 中小企业
- 闫华飞

- 作品数:46被引量:283H指数:9
- 供职机构: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产业集群 知识溢出 创业者 长江经济带 创业行为
- 王春超

- 作品数:97被引量:1,995H指数:25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农民工 中国农户 农户 农户调查 就业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