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956篇“ 创新型城市“的相关文章
- 南阳市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路径研究
- 2024年
- 创新型城市是新时代城市建设的创新理论,旨在实现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南阳市通过优化创新政策环境及科技创新,在打造国家创新型城市方面迈出坚实的步伐,但与河南省个别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分析南阳市打造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现状,针对性提出相关措施,以进一步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为南阳市打造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坚实的支撑。
- 杨颖颖朱德乐
-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指标体系
- 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创新能力培育与经济韧性
- 2024年
- 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对于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增强经济韧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6—2022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将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多期DID方法(Time-varying DID)实证分析创新能力培育视角下,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结果发现,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能够显著增强经济韧性,这一结论在经过安慰剂等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且这一政策效应在行政级别高、具有地理区位优势及具备资源禀赋优势的城市中表现更加明显。机制检验表明,创新能力培育是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增强城市经济韧性的有效路径。研究结论为充分发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创新效应,探寻提升城市经济韧性的实现路径提供了经验证据。
- 惠献波
- 关键词:国家创新型城市
- 亦庄城市服务集团:打造“创新型城市服务商”
- 2024年
-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创新驱动的生产力,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其生产方式区别于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资源的生产力发展方式,代表了社会生产力演化中的一次巨大跃升。物业管理行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一部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
- 武斌郭帅帅
-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创新型城市
- 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 2024年
- 基于2012—2020年各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从城市经济发展、生态友好及社会成果3个维度测算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各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且创新型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明显高于非创新型城市,说明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建议持续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发挥城市规模效应、深化对外开放格局,以及促进人才聚集等措施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 施晓丽李志鑫
- 关键词:国家创新型城市双重差分模型熵权法
- 创新型城市建设能否提升企业ESG表现?
- 2024年
-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企业环境、社会、治理(ESG)实践提供基础保障。以创新型城市试点设立为制度背景,基于2009—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创新型城市建设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表明,创新型城市建设能够显著提高企业ESG表现。机制分析发现,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实施后,能够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和资金支持两种渠道来改善企业ESG表现。进一步分析发现,创新型城市建设对中西部地区的高新技术、高污染行业的成长期企业ESG表现的促进效果更加突出。
- 郭庆松葛可可
-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ESG可持续发展
- 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对FDI的影响研究
- 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的时代背景下,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动下,以城市为载体的创新主体如何更有效地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已逐渐成为公众瞩目的焦点。这一议题,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关键,也是当前社会迫切需要解...
- 史俊怡
- 关键词:FDI
- 创新型城市建设与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被引量:2
- 2024年
- 在全球竞争格局深刻演变的背景下,如何推动企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步伐,是政府创新治理面临的重要问题。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将企业专利信息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相结合,测算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绩效,并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创新型城市建设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创新型城市建设显著促进了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绩效提升,并且随着试点政策的深入推进,政策效应逐步提高。机制分析表明,创新型城市建设能够通过促进城市知识资本积累、促进企业创新风险承担能力提高两个途径,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产生积极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国有企业、处于成长期和衰退期的企业、位于低等级或经济中心城市的企业、位于基础研究能力较强城市的企业,创新型城市建设赋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作用更为明显。因此,要因地制宜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推动城市创新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更新迭代,并建立企业创新风险多方分担机制。
- 姜中裕
-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
- 创新型城市建设与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
- 2024年
- 以创新驱动为核心要义的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是中国从创新制度建设阶段向创新体系建设阶段跃迁的关键举措,旨在优化创新政策供给模式、培育新型创新主体、构建内生型创新生态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一、政策背景与理论分析2008年6月,深圳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规划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后正式开始实施,迈出了先行先试的第一步。
- 姜中裕
- 关键词:创新生态系统创新型城市建设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发改委内生型
- 低碳城市与创新型城市减碳技术选择机制
- 2024年
-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与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是实现“双碳”目标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探究不同试点政策下企业碳减排技术的选择,对节约企业生产成本、提升企业减排成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该研究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碳减排技术只包括源头治理技术和末端处置技术,且不考虑其他外部政策因素冲击的假设条件下,构建基于希克斯中性技术的生产函数,分析三类试点政策下企业的减碳技术选择机制。进一步,基于2000—2019年中国75个试点城市的3766家企业的面板数据,运用Hansen门槛面板模型,验证了这一技术选择机制的科学性。研究发现,源头治理技术与末端处置技术在不同试点政策中的选择依据是末端处置技术投入占产出的比例。具体而言:①如果这一比例处于(0,0.5)区间,在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下,企业选用成本较低的末端处置技术;在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下,企业缺乏投入碳减排技术的意愿;在双试点政策下,企业既运用末端处置技术又投入源头治理技术减碳,并且前一技术见效快,投入更多。②如果这一比例处于(0.5,1)区间,此时,末端处置技术成本已经超过产出的50%,那么三类试点政策下的企业均选择成本较低的源头治理技术减碳。③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生产成本的约束下,非国有企业、老企业和高碳行业的企业缺乏增加减碳技术投入的积极性。因此,各级政府应引导这三类企业进入碳交易市场,并通过政策补贴、高新技术企业孵化以及碳减排源头治理技术推广的方式激发这三类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主动性,最终以最小的碳减排成本实现碳排放总量的下降。
- 万安位黄永春
- 关键词:门槛模型
-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否会推高房价——基于政府竞争的视角
- 2024年
- 本文主要探究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否会推高房价。本文使用2003—2017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同时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来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创新型城市建设抑制了房价上涨,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创新型城市建设引导政府竞争由“为增长而竞争”向“为创新而竞争”转变,由此导致房地产投资减少、土地财政约束,这是创新型城市建设抑制房价的重要原因;而人力资本集聚对创新型城市建设抑制房价起着负向调节作用,创新型城市建设抑制房价的效果并不具备长期效应。基于此,本研究认为创新型城市建设能够成为调控房价的工具,但应注重缓解人力资本集聚伴随的大量住房刚性需求对房地产市场的冲击。
- 张文
-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建设房价
相关作者
- 代明

- 作品数:130被引量:768H指数:15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创新型城市 城市 外包 研发产业 自主创新
- 喻金田

- 作品数:88被引量:353H指数:9
-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企业 创新型城市 技术创新 科技成果转化 评价指标
- 闫凌州

- 作品数:42被引量:256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市科学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创新型城市 技术预见 城市发展 实证分析 京津冀
- 叶帆

- 作品数:103被引量:211H指数:7
- 供职机构:泰州市委党校
- 研究主题:信息化 民营企业 自主创新 创新型城市 民营经济
- 杨冬梅

- 作品数:23被引量:316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
- 研究主题:创新型城市 城市发展 软件产业 软件园 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