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949篇“ 初中历史教学“的相关文章
- 初中历史教学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 2025年
- 本文探讨了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如何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以提升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分析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特点,提出了创新教学策略,如情境教学、项目式学习、信息技术融合等,旨在促进历史课堂师生互动,增强教学实效性和趣味性。本文还强调了教师专业发展对于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实施路径。
- 张雨
-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 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音乐元素探究
- 2025年
-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历史教学如何有效融入音乐元素及其策略。行为能够以跨学科整合为途径,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深化对历史知识的领悟,推动其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本文分析了音乐元素融入初中历史课堂的现状、价值及其教学策略。音乐作为历史教学的辅助工具,不仅能够激发课堂活力,还能帮助学生构建历史情境,增强情感体验,加强知识记忆,最终实现历史学习效率和质量的同步提高。
- 周绪宁
- 关键词:初中历史音乐元素跨学科整合教学策略
- 审辩式思维与初中历史教学
- 2025年
- 要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就必须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审辩式思维是应对复杂世界的必备技能,是实现学科育人的重要依托,是变革历史课堂的有效途径,是养成独立思考习惯的主要方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审辩式思维,要明确思维目的,聚焦一个核心问题;创设真实情境,在情境中运用思维技能;支持学生自己去探索,实现“做中学”;提供情绪价值,引导学生理性认识历史;开发新型试题,诊断思维发展水平。
- 王健宁
-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
- 关键问题驱动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
- 2025年
- 随着《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行,将传统教学设计中基于知识授受的教学过程转变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过程,成为每一位历史教师追求的目标。课程标准在学业要求和教学建议中提到“问题”90余次,反复强调“组织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为特征、以探究历史问题为目的的教学活动”。然而,并非所有的问题都有探究的价值。教师组织教学时往往“为问而问”,许多具体问题失之零散与细碎,仅仅串联起教科书的史事与结论,并未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程标准进一步提出教师在授课时要“围绕关键问题”。何谓关键问题?有研究者认为:“关键问题是具有高阶思维价值的问题,是单元教学中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必须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恰当运用关键问题,有利于促进教材内容的整合、推动学科技能迁移、加强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和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1]
- 王敏
- 关键词:高阶思维单元教学初中历史教学团队合作能力生生互动
- 论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策略
- 2025年
- 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尽管教材中的历史知识丰富,但学生往往感到历史知识枯燥、缺乏生动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深度理解。引入史料教学,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让历史教学回归到历史的原生情境中,使学生能够通过接触真实的历史资料,更直观、更真实地感知历史。史料教学就是点燃学生对历史探索热情的火种,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 李钦
-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史料
- 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策略
- 2025年
- 2022年4月,教育部颁发《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版)》,将家国情怀作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纳入到义务教育阶段,自此,初中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有了具体标准。家国情怀素养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特质,对初中生人格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的重要时期,对这一时期的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培养,对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有着重要作用,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判断尚未成熟,往往只看事物的表面,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使其认知出现偏差,所以,作为初中历史老师,应充分发挥历史教育育人的作用,在学校等各方面的积极协调和配合之下,对初中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培养初中生的家国认同感和历史使命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辩证思维能力。本文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策略进行了讨论。
- 李文宁
-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育立德树人
-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故事教学法研究
- 2025年
- 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日益多样化,如何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学习效果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历史作为一门记录人类过去活动的学科,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智慧,但对于初中生来说,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使得历史知识显得枯燥乏味,难以理解和记忆。在这种情况下,故事教学法作为一种具有独特魅力和优势的教学手段,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故事以其生动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情感内涵,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容易融入历史情境,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 陶世芬
-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故事教学法
-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 2025年
- 历史是由无以计数的故事堆砌而成,在历史教学中引入历史故事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因此,将历史故事融入初中历史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 王秀芬
-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探索欲望提高教学效果故事
- 实物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 2025年
-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了“历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并以史料实证作为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提出了具体的目标要求。2024年秋季,依据课程标准修订的义务教育统编历史教科书(以下简称“新教科书”)图文并茂,呈现了相当数量的史料,特别是已经投入使用的七年级上册涉及很多实物史料。本文结合课程标准理念和教科书中国古代史相关内容,拟对实物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呈现样态和教学策略进行粗浅探讨。
- 丁丁
- 关键词:实物史料历史教科书初中历史立德树人中国古代史
- 浅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高效渗透
- 2025年
-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将家国情怀列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强调其在家国认同、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然而,受升学压力与课时限制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基于此,文章从学生、教学和社会层面解读了渗透家国情怀的重要意义,重点探讨了高效渗透家国情怀的策略方法,并结合实践从挖掘教材、创设情境、人物讲述、本地资源利用以及社会实践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见解,旨在实现家国情怀由理论到情感再到行动的高效渗透,从而培养出既有深厚历史底蕴又具备现代公民意识的新时代青少年。
- 吴天鹏
- 关键词:初中历史家国情怀教学渗透
相关作者
- 周云华

- 作品数:187被引量:173H指数:6
- 供职机构:苏州市常熟市教育局
- 研究主题:历史学科 高中历史 历史教学 历史课堂 教学设计
- 徐晓枫

- 作品数:5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昆山市淀山湖中学
- 研究主题: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教学 历史教学 教学策略 课外实践活动
- 童军

- 作品数:12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宝应县实验初级中学
- 研究主题:初中历史教学 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课堂 历史课堂 教学策略
- 陈惠

- 作品数:4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苏州市相城实验中学
- 研究主题:初中历史教学 史料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历史教师 历史发展进程
- 黄新春

- 作品数:11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张家港市南丰中学
- 研究主题:初中历史 历史教学 初中历史教学 初中历史课堂 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