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07篇“ 利益分化“的相关文章
- 利益分化与育儿成本的情境性:低生育率的结构成因
- 2024年
- 低生育率现象对中国人口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文化价值论和成本—收益论是以往解释生育现象的主要视角,其中育儿成本对生育意愿和生育决策的影响更是被国内研究所重视。然而,相关讨论忽视了育儿成本的社会情境性。对19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利益结构变化的分析表明,社会经济利益差异的快速拉大、社会流动率及流动预期的提升,这两个社会结构性特征改变了发展性育儿成本,并通过“地位焦虑”提升了人们感知的育儿成本,进而影响其生育意愿和生育决策。通过降低育儿成本的方式逆转低生育现象,其根本在于调整社会经济利益格局。
- 方长春李玉婷
- 关键词:生育率生育决策社会差异
- 房地产市场与住房利益分化的“机会结构”
- 2023年
- 住房制度的改革和房地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城镇居民居住条件的极大改善带来了可能,同时也塑造了新的“机会结构”。以往解释模式中的体制性因素假设和市场能力因素假设,其着眼点主要都是与劳动力市场相关联的机会结构及其变化对住房利益分化的影响,而由房地产市场所塑造的机会结构及其对住房利益分化的影响并没有引起社会分层研究的足够重视。经验分析表明,根植于房地产市场的机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成为人们参与分享城市发展红利的“结构场景”。规范、调节由房地产市场所形塑的机会结构及由其导致的利益差异,促进人们均等参与分享城市发展红利,是合理化利益分化机制、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 方长春马逸轩
-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共同富裕
- 利益分化背景下提升党的社会号召力论析
- 2023年
-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结构的转型,社会阶层持续分化,导致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化,呈现出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利益差别日渐显著化、利益关系日愈复杂化和利益矛盾日趋尖锐化的特征,致使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号召力建设面临意识形态引导力被削弱,社会利益调控力被降低,党执政权威的影响力被消解、引发社会信任难题等诸多挑战。为此,党必须顺势而为,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凝聚价值共识;构建利益整合机制,强化制度保障;增强党的领导发展本领,锻造执政力量。这样才能克服利益分化的风险,始终保持强大的社会号召力。
- 李阳
- 关键词:利益分化中国共产党
- 乡村治理主体利益分化与治理秩序重构——以湖南省合村并居的L村为例
- 中国农村不再是相对独立、封闭的自然空间,各类村庄治理主体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分化出不同的利益诉求。合村并居是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深刻影响着村庄主体的利益,出现了如普通农民的征地补偿需求、村...
- 金杰
- 关键词:合村并居
- 平台经济的发展逻辑与利益分化——以外卖平台经济为例被引量:4
- 2022年
- 平台经济反映出,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经济生产组织方式和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由于数字平台设施及其所产生的数据都掌握在平台企业手中,平台经济的发展实质上服从于资本逻辑。在资本逻辑的驱使下,外卖平台经济的发展迅速走向垄断,平台企业凭借垄断地位,在与餐饮商家、骑手以及消费者的关系中都表现出通过侵占或损害其他参与方的利益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特征。资本主导下,平台经济的发展方式不能满足共同富裕的要求,会阻碍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平台经济反垄断十分必要,应进一步重塑平台经济的发展逻辑与生态,即坚持“共建共享共治”的合作发展逻辑,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台经济的“技术—经济”生态。
- 韩英
- 关键词:平台经济垄断利益分化
- 利益分化视角下大学生“非常态”社会行为和精神样态分析被引量:8
- 2022年
- 20世纪90年代以来,部分大学生中出现了诸如“精致利己主义”“佛系”“躺平”等“非常态”的社会行为和精神样态。以往研究要么将之归咎于道德教化不足,要么从教育场域中寻找成因。与之不同的是,基于利益分化视角的分析结果表明,导致所谓的“非常态”行为和精神样态的宏观因素是社会经济利益分化凸显及其运行机制的变化,微观作用机制则是地位焦虑和个体理性。因此,要改变大学生的精神样态,不仅需要大学教育本身的改革和优化,更有赖于整个社会情境的优化。其中降低社会经济利益分化的程度,推动均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才是问题解决的最终路径。
- 方长春
- 关键词:利益分化
- 利益分化情境下单位危机的处置重点与领导者的统筹策略被引量:1
- 2022年
- 单位危机与利益纠纷牵连在一起时会进一步增大危机处置的难度系数。利益分化情境下单位危机管理的主要难点在于利益与危机交织增加复杂度、利益格局差异加剧对抗风险、利益局势变动诱发新生矛盾、利益初衷使然诱生守成心理。利益分化情境下处置单位危机事件着实是一件颇具难度、牵涉面广、内容纷繁的复杂性工作,其挑战性和风险性呈现倍数增加趋势。领导者在应对单位危机的过程中要坚守公正价值立场,增进各方主体认同;居中寻求利益平衡,凝聚各方支持合力;消解潜在利益风险,有效减少利益分歧。
- 雷焕贵马慧鑫
- 关键词:领导者利益分化危机管理
- 中国足协与俱乐部发展方式协同转变中的利益分化与整合
- 研究目的:中国足球职业化经历了20多年的变迁,在中国足协和各俱乐部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足球职业化取得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广州恒大俱乐部问鼎亚冠加速了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步伐。但是,国家队多项国际重大赛事一败涂的表现让社会对中...
- 刘宇佳闫士展
- 关键词:经济利益社会利益
- 中国足协与俱乐部发展方式协同转变中的利益分化与整合
- 2022年
- 中国足协与俱乐部协同发展是促进中国足球整体水平提升的关键,其核心问题是解决中国足球与俱乐部发展方式协同转变过程中的利益分配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职业足球系统内中国足协和职业俱乐部2个主要利益主体在体育发展方式协同转变过程中的利益需求、利益分化和利益整合3个层面进行探析。研究表明:应该改变利益供给的精英倾向,协同拓宽多元化战略对接机制;疏通利益需求的表达渠道,协同组建全方位利益反馈机制;厘清利益驱动的社会责任,协同创新立体化利益协调机制;调控利益设计的改革理路,协同组建一体化利益均衡机制。
- 刘宇佳杨国庆
- 关键词:经济利益社会利益
- 利益分化、地位焦虑与教育竞争被引量:4
- 2022年
- 与以往研究将教育竞争激烈化主要归咎于教育领域本身的做法不同的是,本研究强调教育行为的社会情境性和历史性,通过对社会情境四个理想类型的分析,提出了解释教育竞争的一般性命题:社会不平等程度越高(或人们感知的社会不平等程度越高),且通过教育实现社会流动的可能性越大(或人们感知的通过教育实现社会流动的可能性越大),则教育竞争越激烈,而学校教育的"符号功能"则有着进一步加剧这种竞争的可能性。根据这一命题,通过分析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情境的变化可以发现,社会经济利益分化在相对较短时间内的急剧凸显和持续拉大、客观存在和人们感知的通过教育实现流动的可能性等,构成了当前中国人教育行为的不可忽视的结构情境,这一结构情境加剧了人们的地位焦虑,塑造了教育竞争的形态。
- 方长春
- 关键词:教育竞争社会不平等社会流动
相关作者
- 方长春

- 作品数:81被引量:845H指数:16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 研究主题:住房 利益分化 社会分层 阶层差异 实证研究
- 刘华安

- 作品数:12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
- 研究主题:利益整合 利益分化 政治合法性 市场经济 制度文明
- 吴群芳

- 作品数:43被引量:188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 研究主题:利益分化 替代性 邓小平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收入分化
- 汪勇

- 作品数:109被引量:339H指数:8
-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思想政治教育 红色文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陆传照

- 作品数:60被引量:8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共南通市委党校
- 研究主题:执政风险 中国共产党 道德建设 合法性 执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