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0篇“ 制片质量“的相关文章
冷冻制片过程中制片质量相关问题分析
2024年
冷冻诊断已成为病理科日常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外科手术治疗中普遍应用,且日益发挥重要作用,是在手术进行过程中对送检组织进行取材,在适宜的低温状态下快速冷冻、制片,并完成阅片、诊断的过程。及时提供优质切片可以确保冷冻诊断报告及时准确的发出。病理质控要求冷冻诊断在30 min内完成,主要涉及明确肿瘤的良恶性和切缘情况等,为临床医师术中采取进一步治疗方案和确定手术范围提供参考。
王天香王新耿艳华周美玲吴千叶
关键词:外科手术治疗良恶性病理科手术范围
切片组织染色温度调控对肺癌病理制片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切片组织染色温度调控对肺癌病理制片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岐山县医院病理科保存的肺癌组织标本100份,将每份标本平均分为2份,根据染色温度不同设为常温组与恒温组.常温组制片流程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恒温组制片流程要求所有固定及染色过程均在恒温60℃中进行,其他操作过程同常温组.比较两组的病理制片质量制片时间与成本.结果:恒温组的制片时间低于常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恒温组与常温组的制片成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恒温组的制片质量优良率为99.00%,高于常温组的8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恒温条件下切片组织染色可缩短肺癌病理制片时间且不增加制片成本,还可提高制片质量优良率.
上官红娟
关键词:肺癌病理制片染色温度
陕西省39家医疗机构宫颈细胞学液基制片质量与诊断水平现状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陕西省各级医院病理科宫颈细胞学液基制片质量及诊断水平现况,为加强宫颈癌筛查工作规范性提供依据。方法:依托陕西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开展宫颈细胞学液基制片及诊断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同时对陕西省各级医院病理科宫颈细胞液基制片质量及诊断水平现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比较不同等级医院宫颈细胞液基制片优良率及诊断正确率。结果:陕西省内共39所各级医疗机构的宫颈细胞学液基制片质量及诊断水平数据纳入统计分析,根据《细胞学室间质量评价标准》评分,其中900分以上(优秀)占18家,占比46%,800分~900分(良好)13家,占比33%,600分~800分之间(合格)7家,占比17.9%,1家600分以下,占比2.5%。优良率79%,合格率97%。二甲医院优良率60%,三甲医院优良率84.6%。结论:陕西省内三级医院病理科宫颈细胞液基制片质量及诊断水平均较为规范,二级医院宫颈细胞液基制片优良率和诊断准确率有待提高,需相关部门对宫颈细胞液基制片质量及诊断水平进行规范化培训。
张兰兰杨巧杨莉陈佳郭英
关键词:宫颈细胞学
质量控制对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制片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3年
观察分析在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制片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对病理组织切片质量的影响。方法 研究病例选自于本院病理科100例患者组织标本,选取时间为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依据所采取方法的不同设为两组,其中采用传统方法制作病理组织切片的50例患者归在对照组内,另外采取免疫组化病理技术质量控制制作病理组织切片的50例患者归在观察组内。观察比较在制片质量制片时间、报告出具时间、制片不良事件各项指标方面两组患者存在的差异。结果 从制片质量的评价结果看出,观察组制片优良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着更大幅度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制片时间、报告出具时间的统计结果看出,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不存在较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制片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看出,观察组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着更大幅度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制片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有助于提高制片质量,减少制片不良事件,同时不会增加制片时间及报告出具时间,值得临床大力实施。
李美峰李佳淳彩璞
关键词:制片
PDCA循环法在病理制片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2023年
分析PDCA循环法在提升病理制片质量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应用PDCA循环法对病理科技术人员、标本收集、组织处理、切片、染色等进行质量优化与管理,对比PDCA应用前后病理制片工作效率、切片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结果显示,应用PDCA循环法后,病理制片各环节质量显著改善,优化了科室工作流程,提高了整体效率。结论 PDCA循环法在病理制片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病理科促进病理制片质量的提升,实现对病理制片质量的精准管理与控制。
程姣胥瑶王宇凌流佳刘银华
关键词:PDCA循环法病理制片质量管理病理学诊断
ESD标本取材后的放置方法对制片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规范的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病理报告对患者预后及是否追加治疗具有重要参考意义[1]。ESD标本规范化的病理诊断与ESD标本取材和制作密切相关,其取材、包埋和制片与一般组织制片相比有其特殊的方法。本研究将ESD标本取材后组织随机分为A、B组,A组为直接放置法,B组为海绵夹层法,比较两者的制片合格率,以评价两种不同组织放置方法对ESD制片质量的影响。
万俊峰廖琼刘洋
关键词:标本海绵包埋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冰冻制片质量优化方案探讨
2023年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乳腺癌的发病率在女性癌症患者中占据首位,死亡率也较高^([1])。淋巴结组织结构致密,细胞丰富,被膜为致密的结缔组织,周围被质地较软的脂肪组织包裹,冷冻制片难度较大^([2])。冷冻切片因受取材、染色等因素的影响,诊断结果存在一定的误诊率。提高乳腺癌术中前哨淋巴结冷冻制片质量,涉及取材、切片、固定、染色等各个环节,本文旨在通过优化技术提高乳腺前哨淋巴结冷冻制片质量
康连杰金玉兰武春春边晓涛
关键词:冷冻切片前哨淋巴结特异度技术方法
质量控制对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制片质量的影响
2022年
分析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制片质量采用的质量控制方式。方法 随机甄选2020年2月-2022年5月期间在我院病理科获取的肺部组织标本118例为研究主体,将所有标本依据信封随机抽取方式分为探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9例患者予以传统方式质量控制方法,探究组59例患者采用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制片质量控制方法,观察两组制片时间、出报告时间、制片良好率和不良制片结果发生率。结果 数据分析:探究组制片时间为(45.26±6.89)min,对照组为(53.17±7.32)min;探究组出报告时间为(3.57±0.52)d,对照组为(4.01±0.49)d;探究组制片良好率为94.92%,对照组为81.36%;探究组不良制片结果发生率为6.78%,对照组为22.03%,探究组制片时间和出报告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制片良好率探究组显著大于对照组,不良制片结果发生率对照组大于探究组,数据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质量控制采用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制片质量控制方式,能够明显减短制片时间和出报告时间,还能降低不良制片结果发生率,良好提高制片良好率,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荐应用。
代燕波
一种数字病理图像制片质量评价方法
一种数字病理图像制片质量评价方法,包括:步骤S1:收集日常阅片中制片质量合格与不合格的苏木精和伊红(H&amp;E)染色切片;步骤S2:数字切片ROI区域选择与数据标注;步骤S3:根据标注信息生成用于训练的图块;步骤S4...
王海军王嘉靓陈巧君程宇郑梦莎姚丽芳陈炳宪孙爽爽桂坤
质量控制对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制片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对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制片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免疫组化病理检验工作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登封市人民医院病理科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获取的120例肺部组织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摸球法分成传统组(60例)和质控组(60例),分别采用传统方法、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制片质量控制方法制作病理组织切片。比较两组制片质量、确诊率、制片时间和出报告时间。结果质控组制片优良率(98.33%)较传统组(85.00%)高(P<0.05)。质控组确诊率(98.33%)较传统组(86.6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质控组制片时间、出报告时间与传统组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制片结果发生率比较,质控组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验人员自我满意度评分相比,质控组评分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制片质量控制的运用,可提升制片质量及确诊率,且不会延长制片时间和出报告时间。
马改玲
关键词:制片质量

相关作者

朱红艳
作品数:42被引量:125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病理诊断 制片质量 制片技术 制片 冷冻切片
苗金红
作品数:28被引量:109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
研究主题:病理诊断 制片质量 冷冻切片 HE染色 常规HE染色
田玉旺
作品数:250被引量:1,043H指数:16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病理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染色 乳腺癌 病理
李琳
作品数:101被引量:464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病理诊断 HCV 免疫组化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染色
方庆全
作品数:138被引量:281H指数:8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病理 病理组织 冷冻切片 包埋 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