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07篇“ 刺激量“的相关文章
二维光学刺激的视觉感知质的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光学刺激的视觉感知质的测方法,在构建了视觉感知质PQ(AL)表达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定义了归一化的二维光学刺激图像感知质NPQ(AL)和归一化视觉感知质距离DNPQ(AL)的表达式,并借助...
谢正祥王志芳王体春刘玉红陈龙聪
基于捏脊法“深取痛引之”探讨体表刺激与皮部激活被引量:1
2024年
捏脊作为传统中医儿科推拿手法之一,在临床小儿推拿中广泛应用且疗效显著。捏脊法以经络穴位为基础,通过外部刺激使相关部位获得经气感应,实现防治疾病的目的。文章欲从“深取痛引之”的角度探讨捏脊操作蕴含的体表刺激和激活皮部理论的意义,旨在为今后捏脊规范化操作、教学、临床运用起到积极作用。
洪燕玲林丽莉
关键词:捏脊刺激量皮部理论
不同刺激针刺拮抗肌在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中的应用研究
2023年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治疗中,针刺拮抗肌的效果,分析不同刺激差异。方法:选取24例患者为对象,在半个月中每隔5天对患者进行一次针刺治疗,分别以小刺激、中刺激和大刺激针刺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三组相比,Hmax/Mmax、Fmax/Mmax甲组<乙组<丙组(P<0.05);Ashworth、Fugl-Meyer、Barthel评分相比,治疗前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Ashworth评分相比:甲组<乙组<丙组(P<0.05);Fugl-Meyer、Barthel评分:甲组>乙组>丙组(P<0.05)。三组总有效率相比,甲组>乙组>丙组(P<0.05)。三组比较,治疗后其H-B、TFGS、DFNP间差异甚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各领域评分差异较大(P<0.05)。结论: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治疗中,小刺激针刺拮抗肌的效果良好,且能大幅改善患者H反射及F波情况,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滕飞李丹虹
关键词:脑卒中针刺痉挛性偏瘫拮抗肌刺激量
不同刺激针刺膝眼穴治疗中老年气滞血瘀型膝骨关节炎的效果比较
2023年
目的:比较不同刺激针刺膝眼穴治疗中老年气滞血瘀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分析2021年1—12月成都市温江区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中老年气滞血瘀型KO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相同选穴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强刺激针刺手法,对照组采用轻刺激的针刺手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及膝关节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法(VAS)评分、西安大略大学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均低于治疗前,Lysholm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VAS评分、WOMA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弱刺激针刺均可有效治疗中老年气滞血瘀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相较于轻刺激,毫针强刺激疗效更佳。
崔兴虎刘琪军王正喜李桃
关键词:膝眼穴针刺刺激量膝骨关节炎
基于岭南陈氏针法探讨不同针刺刺激治疗痰热内扰型原发性失眠疗效观察
目的:以岭南陈氏针法的分级补泻法为基础,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多角度观察不同刺激的针刺手法治疗痰热内扰型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差异,为岭南陈氏针法的分级补泻法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为临床治疗原发性失眠提供新思路。方法:招募来...
李晨
关键词:痰热内扰原发性失眠量效关系
食物刺激对肥胖儿童执行功能的影响
近些年来,儿童单纯性肥胖的趋势急速增加。儿童的单纯性肥胖,被认为是由于儿童长期能摄入过多,但能消耗完全不够,造成体内脂肪积聚过多的状态。执行功能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通过根据当前条件调整自身行为,使个体能够进行自我调...
李诗颖
关键词:肥胖儿童热执行功能
人工耳蜗调机中电流刺激设定过高1例报道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分析听障儿童在人工耳蜗调机前后听觉能力和言语清晰度的变化,强调精准调机的重要性,避免电流刺激过高。方法患儿人工耳蜗术后开机1年4个月,康复效果欠佳,表现为声音察知好,精准听辨和言语清晰度差,听觉能力评估表(CAP)为5级,言语可懂度分级表(SIR)为1级。调机时发现,T值、C值均过高,尤其高频电极,给予精准调机,降低电流刺激。结果电流刺激降低后,患儿康复效果进步明显,助听听阈25~30 dB HL,听觉能力评估表(CAP)达7级,言语可懂度分级表(SIR)达5级。结论人工耳蜗术后精准及个性化调机至关重要,既要重视刺激不足,也要避免刺激过高。
苗艳崔丽娜叶红
关键词:听障儿童人工耳蜗
针灸治疗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的选穴和头针刺激规律分析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探求针灸治疗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的选穴和头针刺激规律。方法检索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数据库2020年1月—2022年1月发表的相关文献,通过Microsoft Office 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对穴位行聚类分析,应用IBM SPSS Modeler 18对穴位行关联规制分析,应用R-4.1.3对头针刺激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纳入文献共20篇,穴位处方20种,穴位57个,头针刺激数据13组。穴位聚类分为5类,第1类为顶颞前斜线和顶颞后斜线;第2类为百会、风府、阳陵泉;第3类为外关、肩髃、手三里;第4类为曲池、三阴交、足三里、合谷;第5类为尺泽、太冲、风池。穴位关联规则有高关联度的为顶颞前斜线和顶颞后斜线,足三里、曲池和三阴交。头针刺激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捻转频率200 r/min、单次行针2~3 min、留针30 min、1周治疗5 d和留针期间每10 min行针1次、总疗程2~4周具有强关联性;捻转频率200 r/min、单次行针2~3 min、留针30 min和留针期间每5 min行针1次、总疗程8~12周具有强关联性。结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取穴多以顶颞前斜线为主,配合曲池、足三里、三阴交达到醒脑开窍、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之效。头针有效刺激为捻转频率200 r/min、单次行针2~3 min、留针30 min、留针期间每10 min行针1次、1周治疗5 d、总疗程2~4周。
李慎微王东岩董旭王益言
关键词: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选穴规律
针灸强弱刺激对痰气互结型郁证伴随情绪焦虑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2023年
目的:观察强弱刺激针刺对痰气互结型郁证伴随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龙岩市第二医院2017年10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58例痰气互结型郁证患者,随机分为强刺激组和弱刺激组,每组29例。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期第1、2、3、4周及随访期第6周的抑郁自评表(SDS)、焦虑自评表(SAS)、中医证候表、睡眠状况自评表(SRSS)评分。结果:治疗后强刺激组患者各时间段SDS、SAS、SRSS、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弱刺激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针灸治疗中,未出现晕针、断针、滞针、后遗针感、大出血、局部感染和损伤等意外事件发生,强刺激组1例患者出现皮下血肿。结论:针刺强弱刺激均可有效改善痰气互结型郁证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中医证候,且具有一定的远期疗效,强刺激组上述各方面疗效均优于弱刺激组。
谢雪萍阙榕彩卢圣友
关键词:郁证
刺激针刺配合耳尖放血对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睡眠质、生活质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强刺激针刺配合耳尖放血对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睡眠质、生活质的影响.方法选择防城港中医医院2022年3月—2023年2月收治的60例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艾司唑仑片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强刺激针刺配合耳尖放血干预,两组均持续干预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睡眠质及生活质.结果干预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睡眠质及生活质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失眠多梦、心悸、面红目赤、心烦易怒的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指数评分为(8.37±1.28)分,低于对照组,健康状况调查简表评分为(74.69±3.84)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采取强刺激针刺配合耳尖放血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症状,提高睡眠质,提升生活质.
黄盈盈陈彦
关键词:耳尖放血睡眠质量生活质量

相关作者

杨华元
作品数:312被引量:1,638H指数:21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针刺手法 针刺 电针 针灸 针灸器材
胡银娥
作品数:91被引量:348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研究主题:针刺手法 疗效观察 寻常型银屑病 针灸 电针
李守栋
作品数:58被引量:306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研究主题:推拿 推拿学 雷公藤甲素 电针 不同刺激量
刘堂义
作品数:167被引量:1,073H指数:17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研究主题:针刺手法 针灸 针灸器材 针刺疗法 针刺
张建斌
作品数:250被引量:2,254H指数:26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针灸 艾灸 针灸学 澄江针灸学派 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