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45篇“ 剪胀“的相关文章
Rowe方程及一种新的推导方法
2024年
性是岩土材料的重要特性之一。Rowe方程是一种经典的方程,它形式简单,所需假定较少,能够反映粗粒土、岩石乃至混凝土的性。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且有很多的改进和发展。但在通常的Rowe方程的推导中,有一些概念尚需要商榷,所引入的锯齿面也容易引起误导。本文对Rowe方程及其发展改进进行梳理,提出了参考面的概念,并给出了一种新的推导方法。新的推导方法比传统方法在概念上更为严密,对两种推导方法的探讨也有助于加深对Rowe方程的理解。
介玉新
关键词:剪胀方程粗粒土本构模型摩擦角剪胀角
考虑应力路径效应的堆石料方程研究
2024年
为揭示堆石料应力路径和特性相互影响机理,分析了等向压缩试验、常规三轴试验以及等p试验之间的应力应变响应关系。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的方法,在弹塑性本构模型框架下,提出一种新的考虑应力路径效应的方程构建方法,并通过多种应力路径堆石料三轴试验对新的方程进行验证。预测结果表明:构建的方程可以考虑应力路径的影响,尤其是等应力比加载路径的影响。研究结论揭示了等向压缩试验和等p试验的重要性,建议在建立考虑应力路径影响的方程和本构模型时利用这两类试验。
赵勇博张振东卞士海史文龙
关键词:堆石料应力路径剪胀方程
考虑颗粒形状的土石混合料特性研究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及施工技术的不断提升,堆石坝建设正步入崭新的发展阶段,众多高堆石坝乃至超高堆石坝纷纷拔地而起或规划之中。土石混合料作为水利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因其优良的物理力学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土石坝等水利构筑物...
马爱娟
关键词:强度特性颗粒破碎剪胀特性
考虑颗粒破碎能耗的堆石料方程及其应用
2024年
堆石料由于粒径较大、颗粒棱角过多,在试验中颗粒破碎现象较为显著。通过分析砂砾料和堰塞料两种堆石料三轴试验结果,在剑桥模型方程中引入颗粒破碎耗能系数,并结合广义塑性模型的理论框架对两种堆石料的试验结果进行数值验证。结果表明:(1)试验过程中颗粒破碎耗能系数与切应变的关系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可以采用单峰曲线描述其发展规律;(2)引入颗粒破碎耗能系数的方程可以反映两种堆石料曲线的非线性特征;(3)考虑颗粒破碎的方程结合广义塑性模型可以拟合出两种堆石料的应力应变曲线,能够反映其应变硬化和缩、特性。
蔡新合陈子玉李国英
关键词:剪胀方程颗粒破碎堆石料
复杂应力条件下粗粒料的性研究进展
2024年
粗粒料的性是其强度和变形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它取决于颗粒排列、粒间压力等细微观作用;在宏观层面,受相对密度与应力状态的影响。围绕复杂应力条件下粗粒料的问题,从粗粒料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粗粒料的性强度准则以及临界状态与性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该领域呈现如下发展态势:①通过大型真三轴试验开展粗粒料率的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能够促进粗粒料本构理论的发展进步;②结合应力路径试验中的应力变形规律研究,可实现从常规三轴条件下向复杂应力条件下的方程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体现强度与变形问题的统一;③采用状态参量去评价土体的松密状态与性,能够耦合应力状态与孔隙比,尽量避免“一种材料,多组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状态参量和应力路径相结合的方法,使得粗粒料的力学特性研究更加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
周跃峰左永振万航
关键词:粗粒料剪胀性真三轴试验状态参量
温度对水工沥青混凝土强度及特性的影响试验研究
2024年
为了解温度变化对沥青混凝土强度及特性的影响,开展了-1、5、10、15℃下的沥青混凝土三轴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沥青混凝土的强度变形特性与温度有密切关系,负温时,表现出明显的应变软化和性,随着温度的升高,应力-应变曲线转变为应变硬化型,且性减弱;沥青混凝土抗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且黏聚力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内摩擦角,当温度从-1℃升高到15℃时,内摩擦角减小了4.7°,而黏聚力由1.11 MPa减小到0.28 MPa;沥青混凝土角随轴向应变增大而增大,并趋于稳定,两者关系可采用双曲线函数进行拟合;双曲线模型参数与温度有较好的相关性,可进一步考虑角随温度的变化情况。研究成果可为沥青混凝土的热-力耦合本构模型建立提供参考。
次仁云旦王柳江扎西顿珠毛航宇李瑞平
关键词:温度强度特性剪胀特性堆石坝
高摩阻超静定土工格栅在粗粒土夹层中的作用研究
2024年
在加筋土工程中,采用异型格栅和设置粗粒土夹层可以有效增强筋土相互作用。然而粗粒土夹层厚度的确定方法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基于一种带有凸起节点结构的高摩阻超静定土工格栅(high resistance hyperstatic geogrids,简称HRHG)与砾石的直试验结果,建立了切硬化筋土界面的本构模型,并进一步研究了筋土应力在土体内引起附加应力的分布规律。通过开展不同法向压力(30、50、80 kPa)下的直试验,研究了不同粗粒土夹层厚度(60、100、140、180 mm)对筋土相互作用的影响,并与筋土界面应力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筋土界面本构模型可以有效计算缩位移和位移,且最终位移随法向压力增加而减小。由界面应力引起的粗粒土中附加应力随着与筋土界面距离的增加而降低,但是范围逐步增大。粗粒土夹层厚度的增加可以有效提高界面切强度,但存在最优夹层厚度使界面切强度的增幅迅速降低。最优夹层厚度随着法向压力的增加而减小。通过对比分析最优夹层厚度与应力比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基于筋土界面本构模型的确定最优夹层厚度的半经验公式,可为HRHG在工程中的设计或应用提供参考。
崔新壮姜鹏姜鹏金青金青
Mechanical response and dilatancy characteristics of deep marble under different stress paths:A sight from energy dissipation
2024年
Dilatancy is a fundamental volumetric growth behavior observed during loading and serves as a key index to comprehending the intricate nonlinear behavior and constitutive equation structure of rock.This study focuses on Jinping marble obtained from the Jinping Underground Laboratory in China at a depth of 2400 m.Various uniaxial and triaxial tests at different strain rates,along with constant confining pressure tests and reduced confining pressure tests under different confining pressures were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mechanical response and dilatanc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rble under four stress paths.Subsequently,a new empirical dilatancy coefficient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energy dissipation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 brittle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of marble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 are more obvious with the strain rate increasing,and plastic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of marble under triaxial compression are gradually strengthened.Furthermore,compared to the constant confining pressure,the volume expansion is relatively lower under unloading condition.The energy dissipation is closely linked to the process of dilatancy,with a rapid increase of dissipated energy coinciding with the beginning of dilatancy.A new empirical dilatancy coefficient is defined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trend of energy dissipation rate curve,of which change trend is consistent with the actual dilatancy response in marble under different stress paths.The existing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dilatancy models are analyzed,which shows that the empirical dilatancy coefficient based on the energy background is more universal.
LIU Xiao-huiHAO Qi-junZHENG YuZHANG Zhao-pengXUE Yang
关键词:DILATANCY
非线性模型土石坝变形计算适用性评价
2024年
以有限元方法为代表的高土石坝变形数值模拟的准确性极大依赖于本构模型对坝料应力应变关系描述的准确性。本文在邓肯-张EB模型基础上,建立了用于分析坝体变形的考虑的实用性非线性模型(EB-Dilatancy模型,简称为EBD模型)。基于阿尔塔什面板砂砾石坝的大坝变形监测数据,设计了3个反演方案,获得最优的EB模型和EBD模型参数。采用最优参数模拟常规三轴试验,并与实际物理试验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坝体变形方面,传统的EB模型难以同时准确模拟堆石坝的沉降和水平变形分布,而EBD模型则能够在维持沉降分布模拟精度的基础上提高水平变形的计算精度;EB模型无法实现在合理模拟大坝变形的前提下有效模拟材料单元应力-应变响应,相比之下EBD模型可以同时实现大坝变形和材料单元力学行为的良好模拟。
王克汤洪洁王睿张建民
关键词:高土石坝本构模型剪胀反演分析三轴试验
考虑实际接触三维粗糙度退化的软岩节理规律预测模型
2024年
为预测岩石节理的变形行为,分析了恒法向荷载作用下实际接触微凸体三维粗糙度在切过程中的退化规律,提出了一个适用于软岩节理的曲线预测模型。在切荷载作用下节理法向位移的变化是节理在三角形微凸体侧面爬坡上升行为与爬越一些微凸体顶点后闭合行为的叠加,爬坡行为与闭合行为引起的位移都正比于节理最大可能角。最大可能角退化的实质是实际接触节理微凸体平均等效倾角的退化。通过分析初始切与残余应力阶段的节理形貌特征,提出了计算初始最大可能角与残余应力阶段角的模型。基于软岩节理不发生突然脆性破坏的假设,进一步通过研究切过程中节理微凸体退化规律,量化了最大可能角的变化规律。定量了节理爬坡行为、闭合行为与最大可能角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了节理规律预测模型,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模型可较准确预测软岩节理的规律,并可合理描述节理初始阶段切压密行为。
班力壬杜伟升候宇航戚承志陶志刚
关键词:微凸体

相关作者

张常光
作品数:142被引量:754H指数:17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统一强度理论 中间主应力 统一解 非饱和土 基质吸力
赵成刚
作品数:249被引量:2,037H指数:26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非饱和土 本构模型 土力学 饱和多孔介质 解析解
杨雪强
作品数:139被引量:752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挡土墙 主动土压力 深基坑 塑性极限分析 安全系数
孙德安
作品数:249被引量:1,495H指数:21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
研究主题:非饱和土 吸力 膨润土 力学特性 本构模型
朱俊高
作品数:297被引量:2,234H指数:28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三轴试验 粗粒土 土石坝 粗粒料 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