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1篇“ 副交感神经节“的相关文章
- 全身交感与副交感神经节标本的设计与制作
- 在周围神经系统中,内脏运动神经和内脏感觉神经的组成、行程、分布是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究其因,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相关的神经节比较小、位置比较深,显示较难,学生观察亦难;加之其种类繁多、功能各异,理解和记忆更难。若能...
- 刘希伟
- 关键词:副交感神经肠系膜下神经节面神经管睫状神经节交感干
- 文献传递
- 颅部副交感神经节的解剖学观察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在尸体标本上暴露睫状神经节、翼腭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耳神经节,对其位置和形态进行比较分析为口腔科和眼科医生提供基础解剖学资料。方法:取解剖实验室10%福尔马林固定头部尸体标本30例,对头颅施矢状面切开,在局部剔除副交感神经节毗邻结构,充分暴露睫状神经节、翼腭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耳神经节,观察其位置和形态,测量其与相关神经的最近距离,并观察与神经节相连神经的数量和大小。结果:下颌下神经节与舌神经之间的最近距离以及与下颌下神经节相接神经的数量和大小在不同标本上存在差别;下颌下神经节与舌神经之间的最近距离范围是1.9~6.1mm;与耳神经节和翼腭神经节相连神经的数量和大小也有差别,耳神经节与下颁神经前部之间最近距离是0~4.1mm;翼腭神经节和睫状神经节分别与上颌神经及动眼神经之间的距离没有变化差异。结论。在形态学方面,本观察结果与以前对这些副交感神经节的经典描述相一致,但耳神经节与下颌神经之间的最近距离存在着差别;与下颌下神经节、耳神经节和翼腭神经节相连的神经纤维的数量和大小存在着差别。
- 王海鑫
- 关键词:神经节副交感神经节
- 人胎儿舌下腺副交感神经节细胞内的神经肽
- 2003年
- 目的:对人胎儿舌下腺组织中神经肽SP、VIP、NPY、SOM和铬粒素A(CGA)的分布特点及共存关系进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方法:采用HE染色法及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果:在第19w人胚胎舌下腺小叶间结缔组织中,可见有明显的副交感神经节,神经节内神经元胞体分别呈SP、VIP、NPY、SOM和CGA免疫反应阳性,免疫反应强度无明显增龄变化,但神经节内神经元胞体数量随增龄略有增多。结论:SP、VIP、NPY、SOM等神经肽和CGA共存于人胚胎舌下腺副交感神经节神经元内,它们可能调节局部血流量,对腺体的发生和发育有一定作用。
- 贾雪梅王盛花陈乔尔王藜
- 关键词:胎儿舌下腺副交感神经节神经肽免疫反应
- 大鼠、小鼠颌下腺副交感神经节神经肽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被引量:2
- 2000年
- 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ABC法对大鼠、小鼠颌下腺副交感神经节细胞的神经肽进行了定性观察。结果证明 :在颌下腺小叶间结缔组织中存在着副交感神经节 ,神经节内神经元胞体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还可看到有发自神经元胞体的细长或短的突起 ,与邻近神经元似有联系。神经元胞体呈 SP、VIP、NPY、SOM和 CGRP免疫反应阳性 ,细胞核为阴性反应。本实验结果提示 :大鼠、小鼠颌下腺副交感神经节细胞内的神经肽可能以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的方式 。
- 贾雪梅蒋勇贾友苏王惠珠齐威琴
- 关键词:神经肽免疫组织化学颌下腺
- 大鼠头部副交感神经节VIP的分布特点被引量:4
- 1997年
-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大鼠头部副交感神经节的血管活性肠肽免疫反应性(VIP-IR),发现睫状神经节、翼腭神经节和耳神经节内均有VIP-IR主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在睫状神经节最多,达38.4%;翼腭神经节次之,为17.0%;耳神经节最少,占15.4%。未发现VIP-IR的小强荧光(SIF)细胞和神经纤维。讨论了头部副交感神经节神经肽的分布特点和VIP的功能意义。
- 王鹤鸣童鑫康韩群颖方实邦
- 关键词:血管活性肠肽副交感神经节
- 大鼠头部副交感神经节脑啡肽神经元的分布及其出生后变化被引量:3
- 1997年
-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了不同年龄组大鼠睫状神经节、翼腭神经节和耳神经节内甲硫氨酸脑啡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发现出生后1天上述神经节内脑啡肽神经元百分比最高,分别为43.3%、43.6%和33.0%.出生后4周内脑啡肽神经元数量有明显的变化,在睫状神经节和翼腭神经节为先下降,继而上升,在耳神经节只呈下降趋势.成年至老年脑啡肽神经元数量无明显变化.在成年组,睫状神经节脑啡肽元数量最多(38.9%),翼腭神经节次之(34.0%),耳神经节最少(30.9%).脑啡肽广泛分布于头部副感神经节,提示它们可能参与头面部内脏运动调节.
- 王鹤鸣童鑫康韩群颖方实邦
- 关键词:脑啡肽睫状神经节翼腭神经节
- 纵膈恶性副交感神经节肿瘤磁共振诊断一例
- 1994年
- 纵膈恶性副交感神经节肿瘤磁共振诊断一例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李森华1病例摘要患者女,50岁。进食后不适3个月,在当地医院经B超检查,被诊断为"左房粘液瘤"后来本院诊治。检查:血压17/10kPa,未闻病理性杂音,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电图示ST...
- 李森华
- 关键词:纵膈肿瘤副交感神经节NMR
- 5-羟色胺对副交感神经节细胞的去极化作用及其受体
- 1994年
- 借离体细胞内记录,研究了5-羟色胺(5-HT)对猫副交感性胰腺神经节细胞膜电位的作用及其受体。压力注射5-HT使大部分细胞(57/66)产生去极化反应。该反应有3种类型:快去极化(12.3%)、慢去极化(73.7%)及先快后慢的双向去极化(14.0%)。它们不受低钙、高镁溶液的影响;灌注MDL-72222(5-HT3受体拮抗剂)及BRL-24924(5-HT1P受体拮抗剂)可分别消除5-HT快、慢去极化。压力注射2-methyl-5-HT3(5-HT3受体激动剂)及MCPP(5-HT1P受体激动剂)则分别模拟5-HT引起快、慢去极化反应。上述结果表明,5-HT通过突触后机制使大部分猫胰腺神经节细胞发生快和慢去极化反应,它们分别由5-HT3及5-HT1P受体介导。
- 黄振信孔德虎祝延马如纯唐天序
- 关键词:5-羟色胺副交感神经节受体
- 副交感神经节细胞5─羟色胺去极化反应的离子基础
- 1994年
- 使用离体细胞内记录,研究了猫副交感性胰腺神经节细胞的5-羟色胺(5-HT)去极化反应及其离子基础。5-HT使大部份细胞(47/51)产生去极化反应。反应只有两种类型:快去极化(6/47)及慢去极化(35/47),另有6个细胞出现先快、后慢的双相去极化反应;5-HT导致的快去极化伴有膜电阻减小,向细胞内通以超极化直流电形成条件性膜超极时其幅度增大,提示Na+导增大是其离子基础;5-HT导致的不同细胞的慢去极化分别伴随膜电阻增大、减小或不变,条件性膜超极时其幅度分别增大或不变,提示不是单一离子、而是多种离子参与其形成。分别用低Na+、高K+溶液灌注神经节,5-HT慢去极化均明显减小,而低Cl-溶液则无明显效应,表明Na+导增大和/或K+导减少是5-HT慢去极化的离子基础。
- 黄振信孔德虎祝延马如纯唐天序
- 关键词:血清素副交感神经节
- 下颌下腺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切断术远期静息分泌增加
- 研究目的:重度口干症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自体下颌下腺移植治疗重症干眼的研究中发现,移植腺体失去副交感神经支配,在远期出现腺体分泌增多的现象。本研究旨在探讨失副交感神经支配对下颌下腺分泌功能的影响,为重度口干的治疗提...
- 张雪明丛馨屈凌寒黄燕张艳吴立玲俞光岩
- 关键词:下颌下腺失神经支配副交感神经口腔干燥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王鹤鸣

- 作品数:74被引量:320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系
- 研究主题:翼腭神经节 一氧化氮合酶 断层解剖 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 组织化学
- 黄振信

- 作品数:34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交感神经节 5-羟色胺 肠系膜下神经节 受体 P物质
- 孔德虎

- 作品数:80被引量:352H指数:10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银杏叶提取物 P物质 交感神经节 神经节 腹腔神经节
- 马如纯

- 作品数:27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交感神经节 5-羟色胺 突触传递 肠系膜下神经节 受体
- 韩群颖

- 作品数:84被引量:328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系
- 研究主题:翼腭神经节 断层解剖 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 局灶性脑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