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6 篇“ 加味牵正散 “的相关文章
针刺联合加味 牵正 散 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 2024年 目的:本文主要探究面神经炎患者采取针刺联合加味 牵正 散 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68例面神经炎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4例对照组(常规治疗)、34例观察组(针刺联合加味 牵正 散 治疗);对比指标:(1)面肌功能评分;(2)临床治疗有效率;(3)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面肌功能评分:治疗前两组患者指标数值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指标数值经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指标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患者指标数值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神经炎患者采取针刺联合加味 牵正 散 治疗方案,可有效促进患者的面神经功能康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中医治疗法不易出现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较高。 周丽莎 张衡才 肖小艳关键词:针灸治疗 加味牵正散 面神经炎 浅谈加味 牵正 散 配合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2年 研究加味 牵正 散 配合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两年间收治的80例面瘫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H-B面神经功能评分、Portmann评分、PDI评分、中医症状积分更优(P<0.05)。结论:面瘫患者通过加味 牵正 散 配合针灸治疗,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的面部神经功能,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杨小琴关键词:加味牵正散 针灸 面瘫 临床疗效 加味 牵正 散 联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观察加味 牵正 散 联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加味 牵正 散 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面部神经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facial disability index physical func-tion,FDIP)和社会功能评分(facial disability index social function,FDIS)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面部神经功能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DIP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FDI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 牵正 散 联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面部神经恢复。 罗建平 吴兴全 黎勇关键词:周围性面神经炎 加味牵正散 针刺疗法 加味 牵正 散 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观察2020年 目的:探讨加味 牵正 散 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A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5例。治疗组给予加味 牵正 散 颗粒剂治疗,对照组选用与治疗组药物颜色、气味、味觉相似的颗粒剂模拟药物治疗,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贲门失弛缓症临床症状评分系统(Eckardt)评分、Stroller分级、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LESP)、食管下括约肌松弛压(LESRP)、食管下括约肌松弛率(LESRR)。结果:治疗后,治疗组Eckardt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troller分级情况评价临床疗效:治疗组显效1例,有效7例,无效7例;对照组显效0例,有效1例,无效14例;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LESP、LESRP均较治疗前降低,LESRR较治疗前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 牵正 散 治疗AC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宝乐 任顺平 李小叶 李娜关键词:贲门失弛缓症 牵正散 加味 牵正 散 联合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的效果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加味 牵正 散 联合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8年1月在医院内确诊为面神经炎并接受相关治疗的患者78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的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加味 牵正 散 联合针灸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面神经功能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7%(35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1.8%(28例),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面神经功能评分,试验组患者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面神经炎治疗中,加味 牵正 散 联合针灸的治疗效果较西医治疗显著,可以有效治愈患者,使患者面神经功能得到恢复。 胡慧丽关键词:加味牵正散 针灸 面神经炎 加味 牵正 散 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47例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观察加味 牵正 散 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 牵正 散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肌电图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面神经麻痹程度和神经功能指数(neurological function index,FNFI)变化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2.92%,肌电图恢复正常率为40.43%,观察组有效率为95.74%,肌电图恢复正常率为61.7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肌电图恢复正常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B评分、FNFI均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GDNF、NGF水平均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 牵正 散 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可明显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 朱慧敏关键词: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加味牵正散 甲钴胺 电针、闪罐联合加味 牵正 散 治疗周围性面瘫38例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观察电针、闪罐联合加味 牵正 散 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避免吹风,可戴口罩、眼罩,避免感染,禁食辛辣刺激食物,不熬夜,清淡饮食,每日可用温热毛巾敷面部15~20min。对照组38例给予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4g加入90g/L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乙酰谷酰胺注射液500mg加入500g/L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加入500g/L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甲巯咪唑片,20mg/次,3次/d,口服;维生素B1片,200mg/次,3次/d,口服;甲钴胺片,500mg/次,3次/d,口服。治疗组38例给予电针、闪罐联合加味 牵正 散 (全蝎、蜈蚣、白附子、僵蚕、黄芪、防风、荆芥、鸡血藤、赤芍、川芎),1d1剂,水煎,早晚各1次,温服。两组均以10~15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5例,好转14例,有效7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4.73%;对照组治愈7例,好转14例,有效9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8.94%。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电针、闪罐联合加味 牵正 散 治疗周围性面瘫有较好疗效。 郑玉珍加味 牵正 散 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观察加味 牵正 散 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在年龄、病程、面神经功能积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给予口服甲钴胺、维生素B1、功能锻炼,同时针刺太阳、阳白、下关、鱼腰、攒竹、丝竹空、地仓、颊车、牵正 、颧髎、迎香、合谷、足三里等穴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加味 牵正 散 和星状神经节阻滞。两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或者患者症状消失,疾病痊愈则提前停止治疗。并分别于第1、2、3、4周统计痊愈率,第4周治疗结束时对两组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①每周治疗结束时治疗组痊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优良率为86.67%,对照组优良率为7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味 牵正 散 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面神经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陈奕樑关键词:面神经炎 加味牵正散 星状神经节阻滞 针刺 药物治疗 加味 牵正 散 治疗风痰阻络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 牵正 散 治疗风痰阻络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paralysis, IFP)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治疗该病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收集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期间,符合本... 李娟芳关键词:加味牵正散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针刺联合加味 牵正 散 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8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本研究旨在规范而又科学地评价针刺联合加味 牵正 散 内服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并试图阐明其作用机理,以期为临床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探索出一种更安全有效且副作用较小的治疗方法。 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 韩娟关键词:针刺治疗 加味牵正散 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郝建军 作品数:191 被引量:492 H指数:13 供职机构:湖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葱白提取物 功能性消化不良 通阳法 急性心肌缺血 辛开苦降法 周慧生 作品数:53 被引量:128 H指数:7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雷管 温压 凝聚相 可燃剂 起爆药 何国珍 作品数:108 被引量:292 H指数:8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组织学 组织胚胎学 高职高专 中西医结合治疗 医学生 万何琴 作品数:6 被引量:3 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胃必欢颗粒 加味牵正散 面神经麻痹 外敷治疗 腰椎间盘摘除术 韦华军 作品数:32 被引量:133 H指数:7 供职机构:桂林市中医医院 研究主题:药棒 L-选择素 吞咽障碍 脑卒中 次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