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7篇“ 加权变异系数“的相关文章
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测度及产业成因——基于人口加权变异系数的二重分解被引量:6
2020年
科学准确地测度区域发展不平衡程度,并辨明其成因,已成为焦点研究领域之一.基于人口加权变异系数的二重分解方法,分析了2009—2016年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变化过程,并从贫困县域和非贫困县域角度进行了县域类型和三次产业成因的分解分析.研究表明: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明显改善.县域类型内不平衡对总体不平衡起主导作用,县域类型内的产业发展差异是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第二产业所起的促进作用远大于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程度,但其对于贫困县域和非贫困县域发挥作用的机制存在差异.
焦文献陈景阳黄雅涛严育同
关键词:县域经济
中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区域不平衡分析——基于人口加权变异系数和HP滤波模型的分解被引量:9
2019年
应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分析了1991—2014年中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不平衡性的发展变化趋势,运用HP滤波模型总结了中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不平衡状况的周期性因素,并通过变异系数分解法,探讨了影响中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不平衡的空间因素。研究发现,20多年间中国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投资不平衡程度总体上处于周期性下降波动中。东部、中部、西部区域间不平衡是造成中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区域不平衡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区域内部的不平衡。对农村基础设施区域内不平衡影响最大的是东部地区,其次是中西部地区。
赵伟肖晓婧
关键词:农村基础设施投资
多光谱影像混合像元解混的加权变异系数分析法被引量:5
2018年
影像上同物异谱或同谱异物的现象会造成同一混合像元端元在影像上的光谱不唯一。端元差异问题将给端元选择和提取造成困难,并最终影响混合像元分解的精度。为了尽可能减小端元类内差异、扩大类间差异,针对传统算法无法避免端元在不同波段的光谱数值尺度相差很大且定权自动化程度低的缺陷,将变异系数概念引入端元差异问题研究中,提出一种适用于多光谱数据的基于加权理论的加权变异系数分析法(Weighte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analysis,WCVA)。分别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论证了WCVA的可行性与优越性。在对比实验中,利用同一地区的TM和Geo Eye多光谱影像,从可视化端元空间分布、算法效率和混合像元最终解混精度比较了WCVA和最佳指数因子(Optimal index factor,OIF)结果。实验证明利用本文提出的WCVA方法获得的波段组合具有更高的解混精度(0.183和0.160)。同时运算效率明显高于OIF。因此WCVA不仅能够有效解决端元差异问题,提高混合像元解混的精度,而且具有较高的运算效率。
宇洁叶勤林怡
关键词:多光谱影像混合像元
基于人口加权变异系数山西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和产业分解被引量:2
2017年
以人口加权变异系数,采用山西省2006—2015年统计年鉴数据,从山西省、地级市、县级地区三个空间尺度和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个产业来源的双重视角解析山西省区域经济差异演变及原因。结果表明:(1)山西省区域经济总差异呈阶梯状下降,地级市内部经济差异对总差异贡献三分之二以上,地级市之间经济差异处于次要地位;(2)2010年开始煤炭价格下跌引致的山西省第二产业整体下滑是全省经济差异缩小的主要原因,而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3)2008开始运城、太原地级市内部第二产业差异极速下降,2010年后大同、吕梁地级市内部第二产业差异保持高水平,以及近十年太原、阳泉、大同、吕梁地级市内部第三产业差异逐步增加均直接影响着全省经济差异的大降缓升变化趋势。
王萍刘敏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
人口加权变异系数法的陕西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近些年来,陕西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趋势明显,尤其是以能源化工为基础的陕北经济快速发展与陕南经济的缓慢发展形成鲜明的对比.文中基于人口加权变异系数这一新的分析方法,对陕西三大区域经济发展做了对比分析,并得出陕西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杨勇
关键词:区域经济不平衡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区域不平衡的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基于人口加权变异系数的分析被引量:19
2012年
论文使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探析1993-2009年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区域不平衡的动态变化,并通过对人口加权变异系数进行空间和收入来源的二重分解,分析这种变化的空间和收入来源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区域不平衡程度总体上趋于下降,但自1998年以来下降幅度很小。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之间的农村居民收入不平衡是影响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区域不平衡的主要因素,其次是这四大区域内部的不平衡。从收入来源看,工资性收入是导致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区域不平衡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家庭经营性收入。
覃成林杨威
关键词:农村居民收入不平衡
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人口加权变异系数的空间与产业二重分解
本文使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分析1997-2010年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变化过程,并通过对人口加权变异系数的二重分解,在一个系统的框架内解析导致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变化的空间原因和产业原因,以及二者的耦合作用。结果表明,中国区...
张华
关键词: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
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新趋势及成因——基于人口加权变异系数的测度及其空间和产业二重分解被引量:119
2011年
本文使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分析了2001—2009年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变化过程,并运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二重分解法,在一个系统的框架内解析导致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变化的空间原因和产业原因,以及二者的耦合作用。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程度以2004年为转折点呈现出先持续较快上升,后平稳缓慢下降的变化过程。影响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最主要原因是四大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其次是四大区域内发展不平衡,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四大区域间的产业发展差异大于其各自内部的产业发展差异。就产业而言,工业对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影响最大,其次是其他服务业和批发零售及住宿餐饮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影响在增强。
覃成林张华张技辉
关键词: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加权变异系数
基于修正加权变异系数的电力调度公平性指标被引量:12
2009年
根据电量预测的偏差、机组少发电量及被核减的合同电量对电量完成率的影响,分别定义了修正后的合同电量完成率;借鉴经济学领域中的修正加权变异系数,用修正后的电量完成率,从单纯的只考虑电量完成率与考虑各机组之间年度合同电量差异的电量完成率2个角度,构造了基于修正加权变异系数的合同电量执行公平性指标,并以某省2006年直调电厂发电量数据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这2个公平性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合同电量完成率、完成电量的分散程度及调度机构对合同电量调度的公平程度,并能够得到从年度开始到某时刻的合同电量完成情况及调度执行的公平度,可以指导调度机构在后续月份中更好地实现公平调度。
张成刚王秀丽
关键词:加权变异系数
基于加权变异系数分解方法的河南区域经济差异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1990年到2007年,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在逐步拉大.使用加权变异系数分解人均GDP的方法来研究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认为造成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三次产业的地区差异.在对三次产业进行分解后研究其对地区差异的影响时,发现第一产业对河南省经济差异几乎不起作用,造成地区差异的关键因素是工业和新兴第三产业的差异,其中工业的年平均贡献率将近40%,是导致河南地区差异最重要的因素.因此,缩小河南省地区经济差异的关键在工业和新兴第三产业的发展上.
安乾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加权变异系数

相关作者

陈长石
作品数:40被引量:332H指数:12
供职机构: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规制 实证分析 实证研究 中心-外围模型 加权变异系数
张华
作品数:22被引量:538H指数:6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
研究主题:区域经济 加权变异系数 区域发展不平衡 人口 比较优势
刘晨晖
作品数:20被引量:210H指数:8
供职机构: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研究主题:中心-外围模型 经济转轨 房地产 投机泡沫 加权变异系数
马立平
作品数:86被引量:562H指数:11
供职机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
研究主题:数字经济 中国经济 综合评价 能源消费 全要素生产率
覃成林
作品数:219被引量:3,909H指数:35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区域经济 粤港澳 区域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 可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