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01篇“ 加载方式“的相关文章
- 多种加载方式的液压马达测试系统
- 本发明属于液压马达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种加载方式的液压马达测试系统,包括动力系统、测试控制单元、测试台架和测控系统;所述动力系统用于为整个系统提供动力源;所述测试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测控系统的控制信号,并驱动执行单元工作...
- 刘玉峰董万玉马俊宇胡康康刘凯磊秦政
- 一种根据移动端环境确定长图片加载方式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根据移动端环境确定长图片加载方式,属于移动数据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实时分析移动端环境数据,网络状态、设备性能、屏幕分辨率,智能优化长图片加载方式。根据网络连接类型和速度评估网络环境,结合设备性能CPU、内...
- 王义勇
- 海量实时数据加载方式的地图应用系统和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量实时数据加载方式的地图应用系统和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大于阈值的数据存储至预设存储器中,并对数据依据经纬度切割成二维数组区域;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第一数据请求;依据第一数据请求获取二维数组区域中对应的区域数...
- 邢益斌朱伟石乔木
- 一种考虑等离子焊接工艺关键参数及加载方式的钛合金焊缝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等离子焊接工艺关键参数及加载方式的钛合金焊缝疲劳寿命预测方法,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包括三部分:首先,通过控制焊接工艺参数,并使用组合式焊缝缺陷检测方法,检测已知工艺参数的焊接构件内部缺陷全信息;然后,通...
- 赵曦贾安多王雪峰柳月张骄扬
- 不同加载方式下减震器填充材料力学性能实验研究
- 2025年
- 目的研究不同加载方式下高密度泡沫铝的力学行为和吸能特性,为减震器结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方法利用MTS万能材料试验机和Instron 9350材料冲击试验机,分别对高密度泡沫铝板材表面纵向(x方向)、横向(y方向)和厚度方向(z方向)切取的试样开展准静态压缩、围压压缩以及落锤冲击实验,基于电测法获取高密度泡沫铝的压缩载荷-位移曲线,并通过理论计算得到高密度泡沫铝的吸能特性结果。结果准静态压缩载荷作用下,高密度泡沫铝制备的随机性导致其沿3个方向加载的力学性能出现小范围波动;围压压缩和落锤冲击载荷作用下,不同加载方向对高密度泡沫铝的力学性能和吸能特性影响可忽略不计。结论相比于准静态压缩加载,高密度泡沫铝在围压压缩加载下的塑性平台阶段具有明显的强化效应。对于落锤冲击加载,高密度泡沫铝的平台应力、密实化应变和吸收能量呈现一定的加载速率相关性,但其吸能效率与加载速率无关。
- 荣誉孙树堂王智鹏郝嘉欣张煜航连一仁朱业明闫津牛江宇
- 关键词:力学性能吸能特性准静态压缩
- 退变及加载方式对于高加载速率下椎间盘力学行为的影响
- 2024年
- 腰椎间盘退变导致了整个腰椎间盘粘弹性特性的变化,但是对于腰椎间盘退变的确切机制目前仍知之甚少,特别是在加载方式和高加载速率方面。利用胰蛋白酶溶液制备退变牛腰椎间盘模型,应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对退变椎间盘进行轴向压缩实验,研究加载方式对于高加载速率下腰椎间盘内部位移分布及弹性模量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无论退变前后,高加载速率下腰椎间盘的弹性模量均显著高于准静态加载时。退变对于弹性模量的影响及高加载速率下腰椎间盘内部位移分布的影响均与加载方式有关。组织切片染色结果表明,椎间盘的髓核和纤维环组织在注射胰蛋白酶后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结构破损。
- 刘清孙旺王爱国李琨
- 关键词:腰椎间盘退变加载方式
- 加载方式和速率对黄砂岩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 2024年
- 以常温和500℃高温加热后的黄砂岩试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加载方式和速率的单轴压缩实验,探究两种不同强度等级试件的抗压强度变化规律。建立预测黄砂岩的单轴抗压强度值的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黄砂岩单轴抗压强度随加载速率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在增大趋势;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砂岩的单轴抗压强度与试验值有较高的相似性,相对误差最大为0.011,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
- 孙嘉彬秦楠梁忠豪苏传奇
- 关键词:加载方式加载速率单轴抗压强度BP神经网络
- 单按键双加载方式的活检针
- 本申请涉及一种单按键双加载方式的活检针,包括外壳、外针组件、内针组件、加载按键和激发组件,加载按键包括加载座、穿设于加载滑槽的连接部、置于外壳外部的操作部和从加载座后端向后延伸出的舌片,舌片的后端形成有第一外针加载斜面和...
- 曾庆源冯波曾俊华
- 一种基于OverlayFS的IPC设备的固件补丁加载方式
-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OverlayFS的IPC设备的固件补丁加载方式,包括运行Linux系统以及加载SD卡补丁,本发明可以在不更改设备flash固件的情况下,通过加载外置存储SD卡中的补丁文件,实现设备固件功能变更。该方案...
- 陈桂鸿林喆
- 恒转速增转矩加载方式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 2024年
- 基于柴油机瞬态仿真平台,对柴油机恒转速增转矩瞬态加载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及研究。结果表明:柴油机从50 N·m加载到外特性时,加载后同一时间下转速越高,增压器压比、进气压力及进气流量升高率越大,压比、进气压力及进气流量达到稳定值的时间缩短,进气响应特性提升。定转速加载后,柴油机空燃比限制在17.5,一定时间后逐渐升高,转速越低,相对限制时间越长,且空燃比不受限制后升高速率也相对较缓。柴油机扭矩瞬态从50 N·m加载到外特性扭矩,由于空燃比限制,不同转速下实际扭矩响应差异较大,在加载后1 s时,800 r/min,1100 r/min,1400 r/min,1600 r/min对应的扭矩升高率为:73.5,184.6,334.4,463.8;在加载后2 s时,1400 r/min及1600 r/min的扭矩即可达到外特性扭矩,800 r/min及1600 r/min需要在3 s后一段时间才能达到目标扭矩。柴油机瞬态加载过程中,由于进气滞后,燃烧速率降低,燃烧过程变差,瞬态有效燃油消耗率变差。从800 r/min到1600 r/min,柴油机加载后,其整体瞬时燃油消耗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瞬态加载过程中,NO_(x)与CO排放迅速升高,转速越高,NO_(x)与CO排放相对较低。瞬态NO_(x)排放与瞬态燃油消耗率呈现trade-off的关系。
- 曹成欣
- 关键词:增压柴油机瞬态特性瞬态排放
相关作者
- 景飞

- 作品数:78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断面质量 交流伺服电机 精密下料 交流伺服 液压缸
- 赵升吨

- 作品数:1,558被引量:1,735H指数:18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机械压力机 交流伺服 交流伺服电机 精密下料 伺服
- 孙成奇

- 作品数:45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超高周疲劳 加载方式 应力 TI-6AL-4V 高强钢
- 全红娟

- 作品数:28被引量:123H指数:6
-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
- 研究主题:震源 加载方式 地震波 横波分裂 横波
- 范淑琴

- 作品数:432被引量:283H指数:10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交流伺服 交流伺服电机 旋压 伺服 精密下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