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445 篇“ 动力特性 “的相关文章
冲击荷载作用下黄土动力特性 研究 2025年 为了研究黄土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力 响应特性 ,利用可靠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试验技术,对含水率分别为13%、16%、19%和22%的黄土试样进行了多组不同应变率的冲击压缩试验,撞击杆的设计速度分别为4、6、8、10 m·s^(-1)。试验结果表明:冲击荷载作用下黄土试样的动应力-应变响应过程具有明显的分段性,可划分为弹性变形、塑性流动和破坏3个阶段;应变率和含水率的变化对黄土试样的动力特性 影响显著,其中应变率的增加导致黄土试样出现塑性流动阶段延长的现象,含水率的增加则使得黄土试样的动应力-应变发展过程表现出由以塑性流动为主向以脆性破坏为主的转化趋势;黄土试样的屈服强度、破坏强度和破坏应变均随着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黄土试样的压缩波速主要受含水率的影响,含水率越高,波速越大。采用考虑损伤演化的Z-W-T元件组合模型对由试验获得的黄土试样动力 响应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由元件组合模型模拟得到的黄土试样动应力-动应变关系曲线与由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得到的动应力-应变曲线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对元件组合模型参数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黄土试样对高应变率的响应比对低应变率的响应更为敏感。 童朝霞 邢大鹏 郝志宾 许国一 冯锦艳关键词:路基工程 动力特性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 黄土 高应变率 高层钢框架支撑结构的动力特性 分析 2025年 高层钢框架支撑结构相较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大跨度建筑的设计中具有明显优势。地震是最常见的外部荷载之一,对高层钢框架支撑结构的动力特性 产生着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实践和理论分析,研究了高层钢框架支撑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性 。研究结果表明,支撑系统对结构的动力特性 有显著影响,能够有效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本文旨在分析高层钢框架支撑结构的动力特性 。 孟毅豪关键词:高层钢框架 支撑结构 动力特性 预崩解炭质泥岩路堤填料动力特性 试验 2025年 路堤填料的动力特性 对道路耐久性设计至关重要,目前预崩解炭质泥岩路堤填料动力特性 研究尚不完善,为此开展动三轴试验研究预崩解炭质泥岩路堤填料的动力特性 及累积塑性应变变化规律,分析不同围压σ_(3)、含水率w、静偏应力σ_(s)、压实度K和分形维数D对预崩解炭质泥岩路堤填料的骨干曲线、动模量Ed、阻尼比λ、累积塑性应变ε_(p)和临界动应力σ_(cri)的影响。建立了预崩解炭质泥岩路堤填料累积塑性应变经验模型,并对该模型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试样骨干曲线呈明显非线性,顶点处动应力σ_(d)随D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D=2.53时,对应的最大动应力为111.9 kPa,顶点处动应变ε_(d)则随D的增加单调递增;试样动模量E_(d)随着动应变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阻尼比λ随着动应变的增加而增加,试样破坏时的动应变越小,对应的阻尼比越大,动模量E_(d)与阻尼比λ在不同σ_(3)、w、σ_(s)、K和D下呈现不同的发展规律;试样累积塑性应变εp与σ_(3)、K成反比,与w、σ_(s)成正比;临界动应力σ_(cri)与σ_(3)之间呈现较好的线性正相关,与K和D之间为非线性正相关,与w和σ_(s)之间均呈现非线性负相关。所建立的预崩解炭质泥岩路堤填料累积塑性应变经验模型计算数据与试验实测数据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03~0.21之间,可较好预测预崩解炭质泥岩路堤填料累积塑性应变。研究成果可为预崩解炭质泥岩路堤动力特性 分析提供参考。 何忠明 向达 刘正夫 谢唐新关键词:动力特性 三轴试验 动模量 阻尼比 累积塑性应变 一种风力助推转子空气动力特性 实验装置 本发明属于流体力学实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力助推转子空气动力特性 实验装置。本发明通过控制液压杆可以模拟甲板纵摇、横摇、升沉等运动状态,能够精确测量转子在横向风力作用下的阻力和升力的时历曲线。本发明可以自动地调节转子的... 赵大刚 庞广康 郭春雨 王超 林健峰重载铁路路基冻胀条件下的动力特性 研究 2025年 陕北地区气候条件恶劣,其铁路路基遭受严重的不均匀冻胀变形,致使轨道结构的动力 响应产生极大变化。为探究重载铁路在路基发生冻胀情况下行车速度与扣件刚度对车辆-轨道-路基耦合动力特性 的影响,文章以某重载铁路K318+100处的路基冻胀病害为研究背景,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构建车辆-轨道-路基耦合动力 学模型,以典型冻胀波长10 m、峰值10 mm为条件,分析车辆轨道系统的动力 性能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车体垂向加速度在冻胀区域会出现滞后现象,该现象是由前后转向架的振动产生叠加效应所致;钢轨的垂向加速度和位移、轮轨垂向力、轮重减载率均随速度增大而增大;扣件刚度在120~160 kN/mm范围内时,钢轨垂向加速度减小幅度最为显著。 胡凯凯 龙振华 陈蔓菲 陈雅琨关键词:重载铁路 路基冻胀 行车速度 动力特性 在建输电铁塔-悬浮抱杆耦合体系动力特性 分析 2025年 为了明确在建输电铁塔-悬浮抱杆耦合体系的动力特性 ,以江苏省某500 kV双回路直线塔组立施工为工程背景,利用ANSYS软件对独立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独立输电铁塔以及在建输电铁塔-悬浮抱杆耦合体系结构分别进行有限元三维建模;采用Block Lanczos法对其动力特性 进行模态分析计算,并提取3种模型的前20阶振型及自振频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独立模型的低频振动以正交摆动、1阶扭转以及1阶弯曲为主,符合悬浮抱杆特殊的约束方式和传力体系;在输电铁塔-悬浮抱杆耦合体系中,由于悬浮抱杆的稳定性较差,耦合体系第1~5阶的模态均为悬浮抱杆的独立振动;从第6阶模态开始,出现输电铁塔杆件的局部振型以及整体摆动与局部构件振动的耦合振型;在建输电铁塔-悬浮抱杆耦合体系中抱杆的前5阶振型与独立抱杆模态分析相同,但振动频率有所降低,考虑耦合效应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的模态频率;研究结果明确了不同施工阶段铁塔-抱杆耦合体系的动力特性 ,对实际施工中的加固方案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刘骁繁 林禹轩 刘志伟 宋子健 王浩 徐梓栋关键词:输电铁塔 悬浮抱杆 动力特性 模态分析 斜拉索非线性静动力特性 及索力识别研究综述 2025年 斜拉索作为斜拉桥的关键部件之一,其索力分布和动态响应直接影响到桥体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斜拉索的力学特性 具有复杂的非线性特征,而大跨度桥梁的增加使得拉索长度增加,极易发生大幅非线性振动。随着对结构健康监测需求的增加,如何准确识别和监测斜拉索的索力成为了斜拉桥健康监测和性能评估中的重要问题。As one of the critical components of cable-stayed bridges, the cable force distribution and dynamic response of stay cables directly affect the safety, stability, and service life of the bridge structure. The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tay cables exhibit complex nonlinear features, and the increase in the length of stay cables due to the rise in large-span bridges makes them highly susceptible to significant nonlinear vibrations. With the growing demand for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accurately identifying and monitoring the cable force of stay cables has become a significant issue in the health monitoring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cable-stayed bridges. 郑义关键词:斜拉桥 非线性 动力特性 不同介质300 W叶轮动力特性 测试与数值模拟研究 2025年 为探究海流机与风力机的动力 学相似特征,研究叶轮在不同介质中的动力特性 变化规律。通过300 W叶轮的水槽试验与空气中车载试验对叶轮输出功率进行测试,并建立一套针对不同介质中300 W叶轮的数值仿真模型。结果表明,水槽试验在叶尖速比最高点动力特性 较低,叶轮动力特性 随叶尖速比的减小而升高;车载试验中叶轮动力特性 随叶尖速比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叶尖速比为4.8时功率因数最大为29%;同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300 W叶轮在不同介质中的运动情况。得出叶轮在水中涡流损失较小,但叶轮后方尾流低速区面积较大,导致叶轮利用效率降低,同时发现在水与空气中来流流速越大尾流低速区恢复越快。对比试验与仿真模拟动力特性 变化规律一致。该文利用试验验证仿真模型的合理性,为后续叶轮机械的设计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杨敏 韩巧丽 田应元 郭珊珊 王一博关键词:叶轮机械 动力特性 水槽试验 数值模拟 250 km/h高速铁路有砟轨道曲线段动力特性 分析 2025年 为研究高速铁路有砟轨道曲线段的动力特性 ,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 学理论,并运用多体动力 学仿真软件UM建立高速铁路车线动力 学模型,考虑实际存在的轨道不平顺,分析圆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对轮轨系统的动力 响应。结果表明:高速列车在曲线段运行时,由圆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而引起的各动力 学指标整体呈下降趋势;且唯有当圆曲线半径、外轨超高、缓和曲线长度和运行速度合理匹配时,车体和轨道的各项动力 学性能才会达到最低,列车和轨道线路之间的相互作用才会协调一致;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建议250 km/h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的圆曲线半径取值为5000 m,缓和曲线长度取值为300 m。 刘文祥 刘永孝关键词:高速铁路 有砟轨道 动力特性 仿真模型 曲线段 一种多年冻土区块碎石路基热-动力特性 试验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涉及道路建设技术领域,是一种多年冻土区块碎石路基热‑动力特性 试验装置和方法,装置包括模型箱、终端控制系统和设置在模型箱内侧的块碎石路基模型、不平顺动载模拟系统、孔隙变化智能监测系统、冻土环境模拟系统和热‑动力 响应监... 李双洋 姜琪 杨佳乐 刘慧颖 赵建沅 周尚琪
相关作者
李爱群 作品数:1,135 被引量:6,522 H指数:37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 研究主题:结构健康监测 阻尼器 悬索桥 隔震 工程结构 陈建军 作品数:420 被引量:1,927 H指数:21 供职机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可靠性 可靠性分析 拓扑优化 随机因子法 动力响应 张万福 作品数:128 被引量:272 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计算流体力学 动力特性 稳定性 密封 动力特性系数 白国良 作品数:479 被引量:1,622 H指数:20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抗震性能 再生混凝土 型钢混凝土 混合结构 动力特性 楼文娟 作品数:513 被引量:2,774 H指数:28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风洞试验 风荷载 风振响应 覆冰导线 输电塔